主页 > 其他院校 > 国家开放大学 >

河南开放大学24秋政府公共关系作业练习2【标准答案】

作者:pyfdzj

作业练习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政府公共关系评估就是根据特定的标准,对政府公共关系计划、实施及效果进行衡量、检验、评价和估计,以判断其优劣。 2.社会舆论的对象是( )。
作业练习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政府公共关系评估就是根据特定的标准,对政府公共关系计划、实施及效果进行衡量、检验、评价和估计,以判断其优劣。
 
2.社会舆论的对象是( )。
A.社会公众
B.多样化和一致性
C.公开性和评价性
D.公众所关注的事物或问题
 
3.在现代社会里,政府公共关系主要依靠的是人际传播。
 
4.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作用有( )。
A.整理信息,积累资料
B.沟通公众,改善工作
C.监视环境,调整政策
D.调查民意,制定政策
 
5.危机公共关系是指当政府或政府部门遇上信任、形象危机或者某项工作产生了失误时政府或政府部门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来获得社会公众的原谅理解,从而挽回影响的一项工作。
 
6.信息传播者的权威性越大,传播的效果就越好。
 
7.政府公共关系传播内容是指传播者发出的有关组织的所有信息。
 
8.下面不属于政府传媒形象管理内容的,是( )。
A.加强培训,提高传媒形象技巧
B.做好传媒亮相前的准备
C.工作环境的家庭化管理
D.电视采访中的形象控制
 
9.政府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包括( )。
A.任意非随机抽样
B.随机抽样调查
C.政府外部公众调查
D.政府机构内部情况调查
 
10.公共关系作为一种传播沟通活动,一般都是采用刚性手段来调节双方的关系,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公共关系才采用柔性手段。
 
11.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 )。
A.伯尼斯
B.巴纳姆
C.卡特里普
D.艾维.李
 
12.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共关系学著作是( )。
A.《公共关系学》
B.《有效的公共关系》
C.《公众舆论的形成》
D.《原则宣言》
 
13.政府公共关系主体和客体之间是以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政府为主导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互动关系。
 
14.影响传播效果的受众因素主要有( )。
A.提供社会服务的需求信息
B.亲身影响、个人特性
C.预存立场、团体规范
D.获得求知需求的信息
 
15.单向沟通指的是信息的发送者以协商和讨论的姿态面对公众,信息发送后还需要及时听取反馈意见。
 
16.下列哪个选项不是3s论的具体内容( )。
A.选择性获取
B.选择性注意
C.选择性理解
D.选择性记忆
 
17.政府向公众宣传政策、方针以影响公众言行的传播形式是( )。
A.新闻发布会
B.听证会
C.政府公益广告
D.参观与咨询
 
18.政府危机公关中引导公众向公关主体预设的目标行动指的机理是( )。
A.联动机理
B.劝说机理
C.引导机理
D.管理机理
 
19.公关主体在运用媒介时,对当地的民众心理进行调查、
有效把握,根据受众的心理、兴趣和需要来确定发布的
内容和方式,这体现了善用媒介的什么原则( )。
A.时效原则
B.真实原则
C.成本原则
D.权变原则
 
20.公关主体不管运用哪种传播媒介,都要做好信息真实、态度诚恳,如此方能得到目标受众的认同和支持,这种善用媒介的原则是什么? (  )
A.真实原则
B.成本原则
C.实效原则
D.权变原则
 
21.政府公共关系的客体是( )。
A.社会公众
B.媒体
C.政府部门
D.公务员
 
22.政府公共关系活动的目标是提高政府的哪些方面的形象?(  )
A.决策能力
B.服务水平
C.廉洁形象
D.以上都是
 
23.新闻发布会中,下列不属于政府的应有的态度的是(  )。
A.言行一致
B.居高临下
C.开诚布公
D.严谨可靠
 
24.政府公关活动在什么时间开展最合适,持续多久最适宜,这指的是哪种政府常态公关的策略(  )。
A.确定空间
B.确定时限
C.确定类型
D.编制预算
 
25.1923年,首先把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课程推上了纽约大学的讲堂是(  )。
A.乔治.迈克尔利斯
B.托马斯.马文
C.爱德华.伯尼斯
D.艾维.李
 
26.政府公共关系活动中,政府如何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完整性?( )
A.依赖媒体自行报道
B.建立信息收集和发布机制
C.允许公众自行解读
D.依赖公关人员的个人判断
 
27.以下不是政府危机公关应对的模块的是(  )。
A.公众模块
B.管理模块
C.媒介模块
D.决策模块
 
28.宴请型政府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常见的宴请形式有(  )
A.展览会和开放参观
B.宴会、招待会、茶会、工作进餐
C.奠基典礼、落成典礼、揭幕典礼
D.签字仪式、剪彩仪式、就职仪式
 
29.政府拒绝面对“闹事”事件,否认一切问题,这是政府在危机公关时经常出现的哪种误区(  )。
A.拒不承认误区
B.一闹就软误区
C.概不负责误区
D.偏见误区
 
30.以下不属于国内社会公众公关意义的是(  )。
A.疏导利益冲突
B.鼓励公众的参与
C.调适公众心态
D.塑造政府形象
 
31.下列不属于政府公益广告功能的是(  )。
A.社会动员功能
B.社会教育功能
C.塑造政府信誉
D.展现个人魅力
 
32.政府转危为机的核心是提升政府的(  )。
A.美誉度
B.知名度
C.有效度
D.参与度
 
33.政府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传播媒介开
展宣传活动,这当中的公众属于什么类型模式(  )。
A.公众互动型模式
B.公众参与型模式
C.公众潜在型模式
D.公众接受型模式
 
34.以下哪一项不是政府危机公关应对范围的类别(  )。
A.属地识别
B.行业识别
C.性质识别
D.主管部门识别
 
35.政府公共关系的任务主要是提高知名度的问题。
 
36.经济效益原则要求在调查中选择恰当的调查方法和调查方案,争取用较小的投入获得较大的效果和较多的信息资料。
 
37.展示型政府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主要包括( )。
A.典礼仪式
B.颁奖、授勋仪式
C.开放参观
D.各种类型的展览会
 
38.合理地选择政府公共关系媒介,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
A.独特
B.传播经费
C.传播对象特点
D.传播信息内容
 
39.坚持全员公关的原则的做法有( )。
A.在民众中开展公共关系培训
B.培养全体公务员的公关关系意识
C.在公务员中开展公共关系培训
D.确保公务员的主人翁地位
 
40.政府公共关系广告的作用是( )。
A.行为调节
B.塑造形象
C.体现宗旨
D.强化实效
 
41.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是( )。
A.宣传引导、树立形象
B.协调沟通
C.收集信息
D.决策咨询
 
42.坚持公众导向原则要求做到( )。
A.要树立公众利益至上的观念
B.以形象效益为中心
C.政府公共关系策划要符合政府总目标
D.要努力寻求利益关系的热点
 
43.政府公共关系机构肩负的重要职责,是( )。
A.决策参谋
B.协调关系
C.收集情报、宣传教育
D.专业制作
 
44.在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活动中,下行沟通是指( )。
A.管理者对政府工作人员所进行的自上而下的信息沟通
B.在政府系统内,依据一定的组织层次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
C.在政府系统中层次相当的个人或团体之间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
D.政府组织集体成员和基层公众通过一定的渠道与管理决策层所进行的自下而上的信息交流
 
45.宴请型政府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常见的宴请形式有( )。
A.签字仪式、剪彩仪式、就职仪式
B.展览会和开放参观
C.奠基典礼、落成典礼、揭幕典礼
D.宴会、招待会、茶会、工作进餐
 
46.在政府内部公共关系活动中,正式沟通是指( )。
A.是信息发送者以命令方式面向受众
B.在政府系统内,依据一定的组织层次所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
C.不受政府监督,自由选择沟通渠道
D.信息的发送者以协商和讨论的姿态面对公众
 
47.1923年,首先把公共关系作为一门课程推上了纽约大学的讲堂是( )。
A.爱德华.伯尼斯
B.托马斯.马文
C.艾维.李
D.乔治.迈克尔利斯
 
48.(   )是指政府与社会各界良性互动,以塑造良好形象,争取公众对政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的所有活动的总称。
A.政府公共关系
B.信息传播
C.公共关系
D.政府沟通
 
49.社会舆论的对象是( )。
A.社会公众
B.多样化和一致性
C.公开性和评价性
D.公众所关注的事物或问题
 
50.1952年,卡特里普和森特出版了权威的公共关系学著作是( )。
A.《公共关系学》
B.《有效的公共关系》
C.《公众舆论的形成》
D.《原则宣言》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