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线作业二-0006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有
	A.改革单一集中的管理模式
	B.分配上克服平均主义
	C.都解放了生产力
	D.其关键是改变所有制形式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A.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C.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日友好条约》签订
	3.中共十六大提出了
	A.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 )这篇重要文章,指出:历史的经验表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A.《将革命进行到底》
	B.《论持久战》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井冈山的斗争》
	5.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的方针是
	A.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B.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C.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D.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6.经过两年多的斗争,迫使美帝国主义于1953年7月27日签订了朝鲜停战协定,具体签字地点是:
	A.板门店
	B.釜山
	C.汉城
	D.仁川
	7.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是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
	D.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8.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9.建国初期我国的战略方针是
	A.不要四面出击
	B.消灭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
	C.消灭一切敢于来犯之敌
	D.进行土地革命
	10.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于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11.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是:
	A.巩固政权、恢复经济
	B..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进行
	C.消灭资产阶级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12.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主要目的是
	A.否定“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B.纠正“文革”以来“左”的错误
	C.肯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D.用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指导全党
	13.中共八大确定的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针是
	A.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
	1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条重要原则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平等
	C.维护民族团结
	D.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15.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届三中全会
	C.十三大
	D.十一届六中全会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性质是
	A.社会主义性质
	B.新民主主义性质
	C.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性质#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过渡性质
	17.1956 年 4 月,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是
	A.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C.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8.“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是在第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来的。
	A.五
	B.四
	C.三
	D.二
	19.我国的城市改革是从简政放权,( )开始的。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国企改革
	C.优化组合企业
	D.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20.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主席,朱德、刘少奇、( )、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
	A.宋庆龄
	B.宋美龄
	C.李宗仁
	D.冯玉祥
	二、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21.1950年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要获得财政经济情况的根本好转,需要三个条件,即( )。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C.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D.解放台湾
	22.1951年开展的“三反”包括:( )。
	A.反宗派主义
	B.反贪污
	C.反浪费
	D.反官僚主义
	23.( )和( )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A.社会主义改造
	B.“大跃进”
	C.“三反”“五反”
	D.人民公社化运动
	24.中共“十二大”提出了党和国家在80年代的三大任务,即:( )。
	A.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B.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充当第三世界领袖
	25.为了实现中共“十二大”提出的党和国家在80年代的三大任务,必须做好几项工作:( )。
	A.进行机构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B.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打击经济领域和其他领域内破坏社会主义的犯罪活动
	D.在认真学习新党章的基础上,整顿党的作风和组织
	26.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与( )成为新时期我国外交战略的主题。
	A.战争
	B.和平
	C.发展
	D.斗争
	27.1959年,中共中央于在庐山召开的八届八中全会通过的《关于以彭德怀同志为首的反党集团的错误的决议》认定( )组成了“反党集团”。
	A.彭德怀
	B.黄克诚
	C.张闻天
	D.周小舟
	28.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以改革经济体制为中心
	D.坚持改革开放
	E.坚持反对和平演变
	29.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的改革之初,经济体制改革中促进横向经济联合应遵循( )。
	A.扬长避短
	B.形式多样
	C.自愿互利
	D.共同发展
	30.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确定( )的方针,对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向,提出了基本构想。
	A.调整
	B.改革
	C.整顿
	D.提高
	31.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前三个率先与中央人民政府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
	A.苏联
	B.保加利亚
	C.罗马尼亚
	D.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32.1961年中共八届九中全会确定的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是()
	A.调整
	B.改革
	C.巩固
	D.充实
	E.提高
	33.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 )的社会主义改造。
	A.农业
	B.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资本主义文化
	34.1953年前,国家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是通过( )等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把私营工商业引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
	C.统购包销
	D.经销代销
	35.建国后的头三年,新民主主义的主要任务是( )。
	A.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
	B.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C.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新民主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D.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
	三、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36.“文化大革命”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右倾错误逐步发展的产物。
	3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采取没收的办法,变私人资本主义经济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这是在中国条件下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由之路。
	38.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文章中,把“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正式公诸于世。
	39.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使人们的思想从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禁锢下解放出来,摆脱过去长期以来形成的而当时仍然存在的“左”倾错误的束缚,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的思想和作风,这是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40.“一五”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是以市场体制为中心的集中统一的经济体制。
	41.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左”倾错误的认识根源。
	42.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43.在北戴河会议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讲了“阶级、形势、矛盾”的问题,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做了正确的估计。
	44.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并举的总路线。
	45.“大跃进”是错误的反右倾,批冒进的产物,其目的是为了“高速度”
	46.按照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首先,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47.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我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必须实行对外开放。
	48.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从1983年起全面展开.
	49.到1987年,我国的对外开放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种对外开放格局。
	50.“三反”、“五反”运动,是建国后反对资产阶级进攻的一次重大斗争。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