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23春《中国古建筑史》在线测试-0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中国古建筑的建造顺序从先到后依次为:
	A.台基→柱子→墙面→屋顶
	B.台基→柱子→屋顶→墙面
	C.屋顶→台基→柱子→墙面
	D.屋顶→柱子→墙面→台基
	2.明清时期,祭天选在什么日子?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3.下面哪种建筑不会出现在佛寺中?
	A.鼓楼
	B.斋堂
	C.宰牲亭
	D.藏经阁
	4.下面哪个历史事件与故宫无关?
	A.奉天殿被雷击焚毁
	B.太平天国运动
	C.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
	D.末代皇帝退位
	5.北京城里,下面哪两座建筑是沿中轴线左右对称的?
	A.太庙——社稷坛
	B.天坛——地坛
	C.钟楼——鼓楼
	D.西直门——广渠门
	6.关于大明宫的修建历史,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由唐高祖李渊为自己修建
	B.由唐太宗李世民为太上皇李渊修建
	C.始建于唐太宗李世民时期,由唐高宗李治继续修建至完工
	D.由武则天为自己修建
	7.长城城墙上的券门的作用是:
	A.便于守军出入城墙
	B.便于守军出入敌楼
	C.设在城墙两侧
	D.设在城墙外侧
	8.关于大明宫的使用历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自唐太宗李世民起的所有唐朝(及武周)皇帝均居住于此
	B.先后居住过唐高宗李治等、武则天等17位唐朝(含武周)皇帝
	C.唐朝灭亡后,大明宫一直沿用至元朝,最终被蒙古骑兵摧毁
	D.大明宫至今依然保存完好,与故宫一样作为古建筑景点开放
	9.关于大明宫遗址公园的作用,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可以保护大明宫的古建筑
	B.可以展示大明宫的出土文物
	C.可以看到复原的部分城门和宫殿
	D.设有研究大明宫的科研单位
	10.关于云冈石窟的修建历史,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修建于北魏年间
	B.持续修建了60多年
	C.全部由北魏高僧昙曜主持修建
	D.早中晚期的佛像风格迥异
	二、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30 分)
	11.祠堂的功能包括:
	A.祭祀先人
	B.开办学校
	C.联络宗族感情
	D.惩办触犯族规者
	12.下面属于中国的石窟有:
	A.莫高窟
	B.云冈石窟
	C.吴哥窟
	D.麦积山石窟
	13.关于白马寺的历史,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
	B.唐朝时期规模达到顶峰
	C.屡毁屡建,香火始终未断
	D.现存建筑以明清时期为主
	14.中国古建筑为什么多为木结构?下面哪些说法具有可能性?
	A.中国盛产木材,西方盛产石材
	B.中国人更加偏爱五行对应的材料,而石在五行之外
	C.中国人更加追求实用,可以接受对建筑翻新、重建,不要求永恒不朽
	D.柔和、灵活的木结构更符合中国人含蓄、温和的民族性格
	15.关于我国佛教、道教和儒家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A.佛教作为外来宗教,与本土的道教始终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
	B.儒家在我国历史上始终处于正统地位,佛教和道教在不威胁儒家地位的前提下自由发展
	C.我国历史上,儒、道、释虽然偶尔也有矛盾,但和平共处是主流
	D.随着儒家地位的确立,佛教和道教在我国日渐衰落
	三、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6.包拯在开封去世后就地安葬,合肥包拯墓是后人为纪念他而专门修建的衣冠冢。
	17.白马寺中保存有宋、金、元、明、清等各个朝代的建筑和文物。
	18.孔庙、孔府和孔林的位置是相邻的。
	19.在古代,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祭天。
	20.古建筑具有的物质功能十分强大,但携带的历史信息很少。
	21.佛教最早是在东汉年间由印度传入我国。
	22.由于印度式“窣堵波”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因此佛塔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楼阁形式相结合,演化出各种中国式佛塔。
	23.因为中国盛产木材,西方盛产石材,所以中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西方古建筑多为石结构。
	24.两千多年间,虽经无数次的改朝换代,孔庙却始终受到统治者高规格的待遇,在世界上乃是绝无仅有。
	25.明朝中后期,朝廷决定在北京城外再修一圈新城墙,但由于花费巨大,不久就无力支付,只好改变计划,将南面已修好的部分向内部弯折,与原来南面的城墙相接,这样形成了“凸”字形。
	26.由于木结构不容易保存,古人攻破都城时为了彰显胜利往往也会烧毁敌方的宫殿,因此至今完好保留下来的宫殿建筑很少。
	27.“昙曜五窟”是北魏高僧拓跋濬以北魏五位皇帝为原形主持修建的。
	28.所有楼阁式塔都有平座,可以360度观景。
	29.石结构和木结构各有千秋,并无优劣之分。
	30.“神道”指陵园中由阙门通向墓地的道路,两旁除种植花木,不设任何雕塑、陈设。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