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西方心理学流派》在线作业二-0010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25 道试题,共 50 分)
	1.弗洛姆对心理学有四大贡献:请选出不是其贡献的一项
	A.利用历史文献来研究心理学问题
	B.性格理论是弗洛姆对心理学的重要贡献
	C.对心理学争端作伦理学解释
	D.心理学研究的教育取向
	2.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意识、 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晚期,他在无意识的基础上,又提出“三部人格结构”说。即伊底、____、超我。
	A.忘我
	B.无我
	C.自我
	D.自私
	3.在早期,弗洛伊德把人的本能分为两种:性本能和____。
	A.自我本能
	B.生存本能
	C.生理本能
	D.安全本能
	4.()认为自我调节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他指出人通过认知过程不仅能控制自己的生活,而且能对未来指定计划和确定目标。
	A.班图拉
	B.皮亚杰
	C.梅耶
	D.斯彭斯
	5.()的研究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的实验研究,它是一项首创性的工作,具有历史意义
	A.艾宾浩斯
	B.罗兰贝格
	C.罗杰斯
	D.班杜拉
	6.华生对心理学的许多具体问题都有过具体的主张,以下不是其主张的是:
	A.关于感觉的理论
	B.关于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C.关于人格的理论
	D.关于动机的理论
	7.1919年华生出版了专著《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观点看心理学》这本书是他的行为主义观点最为全面系统的阐述。
	A.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
	B.行为主义
	C.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的观点看心理学
	D.心理学评论
	8.()主张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或意识内容本身,不应该研究其意义或功用。
	A.铁钦纳
	B.铁钦
	C.冯特
	D.纳詹姆士
	9.罗洛?梅对人格的力量水平做了划分:存在的力量;自我肯定的力量;自我主张的力量;____;暴力
	A.自我实现的力量
	B.攻击的力量
	C.战斗的力量
	D.侵犯的力量
	10.从1913~1930年左右的行为主义以()为代表,被称之为早期行为主义。
	A.华生
	B.皮亚杰
	C.梅耶
	D.冯特
	11.二重心理学以后,意动与内容之争并未完全结束,后来心理学史上发生的____与机能主义之争正是这场争论的继续。
	A.认知主义
	B.行为主义
	C.完形主义
	D.构造主义
	12.从总体上把人的需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本需要,这类需要与人类的本能相联系,主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另一类是____,这类需要不受本能支配,包括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A.发展的需要
	B.更高的需要
	C.成长需要
	D.最高的需要
	13.由于华生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可观察到的行为,反对内省法,所以他大力倡导客观方法,包括四种具体方法:观察法、____、口头报告法、测验法。
	A.条件反射法
	B.测量法
	C.记录法
	D.描述法
	14.弗洛伊德梦的学说争议很大的主要原因是( )
	A.他把人的一切梦的隐意都与梦者潜意识的本能欲望联系起来,未免有点太极端了
	B.他认为,要对梦进行解释就必须了解“梦的工作”
	C.他忽视社会环境的作用
	D.他认为,梦的工作有四个基本过程即凝缩、移置、象征、润饰
	15.苛勒是格式塔学派多产而富有创造力的代表人物,他著述甚丰,下列不属于其作品的为:____
	A.《人猿的智慧》(1917)
	B.《静止状态中的物理格式塔》(1920)
	C.《心之发展》(1921)
	D.《价值在事实世界中的地位》(1938)
	16.埃里克森看来,具有建设性机能的健康的自我必须保持一种同一性感,这一复杂的内部状态包括四个不同的方面:个体性, 整体性和整合性, 一致性和连续性和____。
	A.群体性
	B.团体性
	C.秩序性
	D.社会团结性
	17.形质学派一方面发展了马赫的感觉理论,另一方面又为____提供了一套形质概念与理论根据,这不能不说是这个学派的贡献。
	A.格式塔心理学派
	B.机能主义学派
	C.完形主义学派
	D.构造主义学派
	18.()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别人”,心理学是研究别人的科学,主张抛弃把心理学看作为主要研究自己的传统看法。
	A.巴甫洛夫
	B.铁钦
	C.冯特
	D.梅耶
	19.托尔曼早年认为中介变量有两类,即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后来他对此作了修改,认为有三种主要的中介变量:需要系统、行为空间和____。
	A.强化系统
	B.记忆系统
	C.动机系统
	D.信念
	20.请选出属于弗里茨.海德的作品
	A.《人际关系心理学》
	B.《心理研究》
	C.《格式塔心理学》
	D.《心理学评论》
	21.____在1920年提出“遗忘”一词,也称为遗觉影像或知觉影像。
	A.杨施
	B.舒曼
	C.乔斯特
	D.鲁滨
	22.皮亚杰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成熟、____、社会环境和平衡四个方面的因素。
	A.物理环境
	B.人文环境
	C.现实环境
	D.顺应
	23.()的新行为主义的理论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企图以客观性为原则, 以假设-演绎系统为方法论,构建一个关于人类和动物行为的普遍的,系统的心理学理论,使心理学变得客观,精确及可操作。
	A.赫尔
	B.皮亚杰
	C.梅耶
	D.冯特
	24.1894年法国的狄尔泰发表____一文,提倡描述的文化心理学运动,反对分析的试验心理学。
	A.《关于解释和描述的心理学》
	B.《心理学纲要》
	C.《关于一种描述和分析的心理学的观念》
	D.《民族心理学》
	25.操作主义是( )相结合的一种产物。
	A.机械唯物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
	B.行为主义与美国实用主义
	C.逻辑实证主义与美国实用主义
	D.行为主义与机械唯物主义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26.在关于记忆的研究中,艾宾浩斯专门创造了无意义音节和节省法的研究手段,通过多年试验研究得出如下一些关系:
	A.保持和遗忘与时间的关系
	B.记忆保持与诵读次数的关系
	C.重复学习和分配学习的规律
	D.音节组内各项的顺序与记忆保持的关系
	27.下列属于格式塔的组织原则的有:
	A.接近原则
	B.相似原则
	C.闭合原则
	D.完形趋向原则
	E.共向原则
	28.考夫卡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中提出了一系列新名词:下列名次属于他提出的有:
	A.“行为场”
	B.“环境场”
	C.“物理场”
	D.“心理场”
	E.“心理物理场”
	29.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存在主义者一样,都
	A.强调研究人类真实的内在自我,不主张用客观的方法研究那些表面化的东西
	B.都强调意向性在人格与行为研究中的重要意义,不主张把人看作僵死的机器和无目的、 无选择的动物
	C.都强调对人生意义及其价值的研究,注重心理学研究与人类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主张脱离实际纸上谈兵
	D.强调用实证的方法研究人类本性。
	30.荣格把人生分为四个阶段:
	A.童年时期(从出生到青春期)
	B.青春时期(从青春期到35岁或40岁)
	C.中年时期(从35岁或40岁到老年期)
	D.壮年期
	E.老年时期
	31.下列属于勒温的著作的有
	A.《人格的动力理论》(1935)
	B.《拓扑心理学原理》(1936)
	C.《心理动力的概念表述和测量》(1938)
	D.《解决社会冲突》(1948)
	E.《社会科学中的场论》(1951)
	32.冯特参考进化论的观点把民族心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A.原始人阶段
	B.图腾阶段
	C.英雄与神的阶段
	D.心理发展的阶段
	E.人性发展的阶段
	33.荣格的人格动力学理论包括:
	A.心灵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或自给自足的能量系统
	B.心理能量是人格的动力
	C.心理值是测量心理能量的标准
	D.等量原理和熵原理
	E.心理能量的前行与倒退
	34.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界统治长达半个世纪之久。行为主义大致上可分为三代:
	A.早期的行为主义
	B.新行为主义
	C.新的新行为主义
	D.刺激反应行为主义
	E.认知行为主义
	35.华生倡导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 )
	A.观察法
	B.条件反射法
	C.归纳法
	D.口头报告法
	E.测验法
	三、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36.尽管布伦塔诺的心理学是经验的而不是实验的,但他的理论仍旧被引进实验室,成为格式塔心理学的实验指南。
	37.采用否认现实甚至歪曲现实的非理性方法是自我防御机制。
	38.赫尔不认为,刺激与反应在时间上的接近将加强该刺激引起反应的可能性。
	39.艾里克森认为自我不是一个独立的力量,是伊底和超我压迫的产物。
	40.米契尔认为人如何行动取决于他对情境的建构情况,但反过来这种建构又依赖于特定的情境和建构本人。
	41.勒温认为,在心理环境的事实被人感知以后,他希望达到或离开某些地方,希望获得或躲避某些东西,这样取决于外界对象是具有正效价还是负效价。
	42.冯特的民族心理学同他的实验心理学一样,都是他所构建的心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43.勒温以场论为代表的早期研究主要是针对群体的,由于他坚持整体论的原则,重视在整个生活空间中研究群体行为,所以他的理论一开始就隐含着从个体心理学向社会心理学过度的倾向。
	44.罗杰斯对人格的基本假设是:有机体有一种先天的“自我实现”的动机,它表现为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各种潜能的趋向。
	45.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中最重要的,即决定因素是平衡或自我调节。
	46.斯顿夫认为,一切科学的研究对均为直接经验。
	47.罗洛?梅认为可划分出两种焦虑,即“正常焦虑”和“非正常焦虑”。
	48.马斯洛认为焦虑和负疚感一样,都是人类存在的本体论特点。
	49.霍尔在1887年创办了美国第一种心理学刊物——《美国心理学杂志》。
	50.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心理的发展是内因与外因的相互作用,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儿童心理不断产生量变与质变。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