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师学导论#》形考任务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教师的( )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定。 A.自主感 B.成就感 C.价值感 D.教学效能感 2.小学教师
《现代教师学导论#》形考任务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教师的( )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定。
A.自主感
B.成就感
C.价值感
D.教学效能感
2.小学教师的一般教育效能感与个人教学效能感都表现出( )的趋势。
A.低-低-低
B.低-高-低
C.高-低-高
D.高-高-高
3.学校教育活动观的( )强调把“教与学”两类活动真正组成共时、多向、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
A.双边共时性
B.灵活结构性
C.动态生成性
D.综合渗透性
4.( )是指教师知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在何种条件下才能更好地运用原有知识、经验开展教育与教学工作的一种知识类型。
A.学科性知识
B.教育性知识
C.一般文化知识
D.实践性知识
5.( )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
A.行为主义
B.认知主义
C.建构主义
D.人本主义
6.( )被成为缄默的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是指教师在实现教育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景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表现为教师对具体课堂情境的处理方式。
A.学科性知识
B.教育性知识
C.一般文化知识
D.实践性知识
7.( )是教师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种基本能力。
A.一般育人能力
B.教学能力
C.教育研究能力
D.教学反思能力
8.( )是指教师在面对问题时,不是仅仅凭借自己的经验对问题进行主观判断,而是从不同的侧面、站在他人立场上、根据事实证据来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由此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而实施方案解决问题,并进一步得出一般结论或普遍规律的过程。
A.教育研究
B.教学研究
C.教学反思
D.教育思考
9.社会所倡导的教育观念具有( )的特点。
A.外显性
B.内隐性
C.理想性
D.实然性
10.新时代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观念有( )。
A.现代人才观
B.适应时代发展的基础教育价值观
C.承认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的学生观
D.综合立体、动态的学校教育活动观
11.转变教师教育观念的策略主要有( )。
A.参加教育科学研究活动
B.从实践中学习
C.读书学习
D.小组探讨澄清观念
12.教师知识结构分为( )。
A.学科性知识
B.教育性知识
C.一般文化知识
D.实践性知识
13.舒尔曼认为每一种类型的知识都具备( )的形式。
A.原理性知识
B.程序性知识
C.案例性知识
D.策略性知识
14.教师专业能力包括( )。
A.一般育人能力
B.教学能力
C.教育研究能力
D.教学反思能力
15.现代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有( )。
A.教学认知能力
B.教学设计能力
C.教学实施能力
D.教学反思能力
16.教师教育观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对相关教育要素特别时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对所教学生的个体性和差异性、对自己的教学能力的主观认识。
17.教师教育观念是影响教师决策的关键因素,也似乎教师教学行为的内在向导。
18.在指导学生时,教学效能感高的教师表现得比较民主,鼓励学生自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用表扬、批评等外部强化控制学生。
19.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当务之急是更新教师的学生观,使教师正确处理师生关系、重新认识教育的价值。
20.以案例性知识的形成为核心,帮助教师加速PCK的形成与获得是教师培训的一种良好的策略与方式。
21.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是学科性知识。
22.PCK是指学科内容教学化知识。
23.教师教学认知能力的核心是研究学生的能力。
24.教师进行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是:课题选择-查阅文献-研究设计-实施研究计划-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论文或报告。
25.小学教师的研究范围主要是关于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和关于教育对象的研究。
26.基于主题的案例研究是教学反思的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