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练习2 试卷总分:100 得分:96 1.分析我国目前行政道德失范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 A.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B.行政人员既是行政人也是经济人 C.社会转型期价值观
作业练习2
试卷总分:100 得分:96
1.分析我国目前行政道德失范现象存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
A.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B.行政人员既是“行政人”也是“经济人”
C.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制度监管存在真空地带
D.公共管理涉及的领域过多,摊子过大
2.培养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首要的任务是( )。
A.树立行政人员的道德自主性
B.促进行政人员公共性信仰的生成
C.严格控制其权力的行使
D.加大对不负责任行为的惩罚力度
3.行政纪律公共性的集中体现是( )。
A.适用于一切公共事务
B.使用于行政人员公务活动以内
C.对全社会成员普遍适用
D.既适用于行政人员公务活动又适用于其私人身份活动
3.建构政府信任关系的公开性原则要求政府在行政活动中( )
A.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在权力运行中彼此配合协调
B.表现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C.增加政府透明度,在可能条件下尽量多的让公众了解政府的情况
D.代表公众利益,满足公众需要,实现公众的价值
5.在我国,行政人员把服务精神贯彻到行政管理活动中并通过公共行政的服务价值的实现去实现个人价值的职业选择和道德追求的总和是 行政理想。
9.行政荣誉是社会舆论对行政组织及其行政人员的行为做出的( )的道德评价以及行政人员的全体或个人对这种评价的自我意识。
A.否定性
B.肯定性
C.客观
D.中性
10.行政人员运用行政道德的技能,在行政伦理学中称为( )
A.行政能力
B.行政技能
C.行政效能
D.行政良能
8.现阶段的行政伦理规范中,( )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
A.廉洁奉公
B.求真务实
C.艰苦奋斗
D.勤政为民
9.行政作风形成的基础和根本途径是行政人员的( )。
A.行政能力培养
B.思想政治教育
C.行政管理实践
D.知识理论学习
14.行政人员在行政执行中的行为代表着( )。
A.行政人员本人
B.政党
C.所在机关
D.国家与政府
11.政治哲学讨论的核心问题历来都是( )。
A.道德
B.公平
C.正义
D.民主
12.政府信任关系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方面是( )。
A.社会或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状况
B.行政机构部门之间的信任状况
C.行政组织下级对上级的信任状况
D.政府对社会和公众的信任状况
13.下面关于行政良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行政人员在执行政策时,要讲感情而不是讲政策
B.在社会主义国家,行政人员按政策办事和凭良心办事是统一的
C.行政人员应该照章办事,而不能讲良心
D.行政人员制定政策的依据是法律,与良心无关
14.探寻行政伦理规范的制定依据,实际上是对行政人员( )本质的追寻。
A.社会
B.自然
C.道德
D.法律
15.行政伦理的基本特征包括( )。
A.非功利性和非交换性
B.政治性与社会性
C.操作性与技术性
D.整体性与系统性
E.高尚性与广泛性
16.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所进行的政治监督的主要方式有( )。
A.日常监督
B.舆论监督
C.专门监督
D.信访监督
17.公正的原则是行政责任制度设计的出发点。
18.行政荣誉的获得,是对行政人员履行职责行为的肯定,但是不包含着对其职责以外的个人行为的肯定。
19.行政理性包括( )
A.程序理性
B.道德理性
C.实践理性
D.认知理性
20.下面关于行政作风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行政作风仅指行政机关的工作作风
B.行政作风与行政人员的个人气质无关
C.行政作风仅指行政人员的个人作风
D.行政作风即行政办事作风
21.行政道德是行政技能的( )
A.现实表现
B.人格特征
C.客观基础
D.主观前提
22.行政组织根据自身利益需要,所制定的行政纪律往往没有法律规范严格、具体和细致。
23.政府信任关系的特性包括( )。
A.具体性
B.复杂性
C.稳定性
D.随意性
E.内隐性
24.下面关于行政良心和行政良知的关系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行政良知是形成行政良心的途径
B.行政良知是发现行政良心的过程
C.行政良知是认识行政良心的过程
D.行政良心是行政良知的根据
25.理想与信念教育更多地属于何种范畴?( )。
A.道德教育
B.文化教育
C.法制教育
D.政治教育
26.行政良知的全部内容是( )
A.遵纪和守法
B.爱国和爱民
C.诚信和忠恕
D.勤政和廉政
27.法律规范的特征表现为( )。
A.具有同一性,使用同一标准指导或评价人们的行为
B.反映国家意志
C.具有很强的逻辑性
D.具有强制性的规范性
28.公共政策要体现政府信用,最为根本的是其( )。
A.系统性
B.科学性和稳定性
C.实效性
D.及时性
29.决定了行政伦理具有非功利性和非交换性的是行政的( )。
A.社会性质
B.管理性质
C.政治性质
D.公共性质
30.要做到勤政为民,必须树立( )
A.廉洁意识
B.责任意识
C.学习意识
D.宗旨意识
31.行政人员严格遵守行政纪律的同时也就严格遵守了法律,而反之,行政人员违背行政纪律的行为却有可能并没有触犯法律所规定的违法行为底线。
32.建构政府信任关系的客观求实原则要求政府在行政活动中( )。
A.各级政府.政府各部门在权力运行中彼此配合协调
B.代表公众利益,满足公众需要,实现公众的价值
C.增加政府透明度,在可能条件下尽量多的让公众了解政府的情况
D.表现出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
33.行政伦理是关于整个政府管理的价值观念体系,包括( )。
A.行政人员的个人道德
B.行政管理的职业道德
C.行政机构的组织伦理
D.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E.行政过程的政策伦理
34.现阶段,我国行政人员最基本的行政伦理要求是:( )
A.求真务实
B.勤政为民
C.实事求是
D.廉洁奉公
35.确立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道德自主性的根本途径是( )。
A.加强技能训练
B.培养行政人员的行政责任意识
C.以上都不对。
D.强化行政人员的权力意识
36.现阶段,我国行政人员最基本的行政伦理要求是:( )
A.廉洁奉公
B.实事求是
C.求真务实
D.勤政为民
37.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是( )。
A.提高道德水平
B.加强理想与信念教育
C.增强法治观念
D.加强制度建设
38.以下各组范畴属于自律与他律关系的是( )。
A.社会舆论监督与法制规范监督
B.上级主管部门监督和部门内部监督
C.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
D.行政行为习惯与行政人员内心信念
41.行政管理实践选择了( ),这样可以调动行政管理组织及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在享有权力的同时有承担相当的责任。
A.无责任制
B.无限责任制
C.半责任制
D.有限责任制
43.行政荣誉在本质上不是为了给被授予者一种利益满足,而是肯定他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付出和价值。
41.民主既可以成为一种防错和纠错机制;成为一种有效的监督机制;也可以成为一种宣泄机制和成为人们自我实现的机制。
42.勤政为民必须深入基层,知民情,为此,应做到:( )
A.勤于学习和思考
B.注重调查研究
C.强化群众观念
D.和群众交朋友
45.行政纪律公共性的集中体现是( )
A.对全社会成员普遍适用
B.适用于一切公共事务
C.既适用于行政人员公务活动又适用于其私人身份活动
D.使用于行政人员公务活动以内
44.勤政是廉政的前提,而廉政则是勤政目标或结果
45.行政伦理建设过程中必须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化。
46.行政人员为了个人私利而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 )
A.在统治行政时期是无关道德的行为
B.无论在何种时代都是不道德的行为
C.在服务行政时期是无关道德的行为
D.在管理行政时期是无关道德的行为
47.行政权力具有超然性。是致力于实现以国家利益形式表现的公共利益,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
49.社会主义国家的行政理想,从其实质内容看,主要有( )。
A.勤政理想
B.从观理想
C.廉政理想
D.爱国理想
49.对于社会信用体系而言,良好的政府信任关系具有( )作用。
A.示范和推动
B.完善
C.领导
D.对照
50.广义的行政良心包括( )
A.行政良能
B.行政人格
C.行政良知
D.行政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