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师《法理学》在线作业二-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在下列法学概念中,用以定义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使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构成一个有机联系
        
         
     
	福师《法理学》在线作业二-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在下列法学概念中,用以定义“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使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的是(     )
	A.法律体系
	B.法制体系
	C.法学体系
	D.法学课程体系
	2.按照我国现行法的规定,凡法律条文本身需要进一步明确界限或作补充规定的(     )
	A.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解释
	B.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C.由最高人民法院解释
	D.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
	3.法律规则的两个构成部分是行为模式和(     )
	A.行为许可
	B.法律制裁
	C.法律后果
	D.法律责任
	4.我国婚姻法规定:"夫妻双方有互相扶助的义务"。这一规定所包含的义务属于(     )
	A.对世义务
	B.专属义务
	C.救济义务
	D.公义务
	5.以承担法律责任的程度为标准,法律责任可以分为(     )
	A.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
	B.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
	C.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
	D.过错责任与无过错责任
	6.并未规定行为规则,而规定参照、援用其他法律条文或其他法规的法律规范称之为( )
	A.权利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确定性规范
	D.准用性规范
	7.关于人权的正确表述是(     )
	A.人权是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的结合
	B.道德权利必须逐步转化为法律权利
	C.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之间没有冲突
	D.没有法律保障的人权是不存在的
	8.由于社会情势的变化而对原有的法律规范作出变更的活动称为(     )
	A.法的创制
	B.法的认可
	C.法的修改
	D.法的废除
	9.法与原始习惯的相同点是( )
	A.都有相同的经济基础
	B.都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社会规范
	C.都在相同的范围内起作用
	D.都有保证实施的相同方式
	10.法治的一般原则从总体上可以概括为(     )
	A.平等原则和自由原则
	B.实体原则和形式原则
	C.民主原则和程序原则
	D.秩序原则和正义原则
	11.法律义务表现为法律关系主体(     )
	A.可以自己作出一定行为
	B.必须作出或不作出一定行为
	C.可以要求他人作出一定作为
	D.可以要求他人不作出一定行为
	12.违宪制裁的方式包括(     )
	A.撤销或改变
	B.撤职或降级
	C.记过和开除
	D.罚款和罢免
	13.以下几种说法中,不属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特点的是(     )
	A.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
	B.重视调解的作用
	C.重视权利观念
	D.重视制定法
	14.在西欧中世纪,法的本质被归结为上帝意志。这种神学观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经院主义哲学家( )
	A.奥古斯丁
	B.阿奎那
	C.杰弗逊
	D.边沁
	15.按照法的阶级本质和经济基础对法加以的划分 ,在法学上称之为( )
	A.法律渊源
	B.法的历史传统
	C.法律部门
	D.法的历史类型
	16.法律关系的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资格称为(     )
	A.法律关系的内容
	B.法律事实
	C.权利能力
	D.行为能力
	17.首先提出"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的是(     )
	A.马克思
	B.孟德斯鸠
	C.亚里士多德
	D.韩非子
	18.与"主义务和从义务"相对应的范畴是(     )
	A.对世权和对人权
	B.原权利和救济权
	C.专属权和可移转权
	D.公权利和私权利
	19.资本主义法制在垄断时期的重要变化之一是(     )
	A.法的社会化
	B.法的自由化
	C.法的西方化
	D.法的本土化
	20.调整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部门法是(     )
	A.刑法
	B.民法
	C.经济法
	D.商法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根据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享有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议案即享有立法提案权的机关和个人包括(     )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各专门委员会
	C.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D.全国人大各代表团或30名以上的人大代表
	2.在封建社会中后期,出现了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律,其例证有(     )
	A.商法的兴起
	B.罗马法的复兴
	C.经济法作为一个部门法出现
	D.《拿破仑民法典》的制定
	3.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的相互关系是(      )
	A.有权利能力的不一定有行为能力
	B.有行为能力的不一定有权利能力
	C.有行为能力的一定有权利能力
	D.有权利能力的一定有行为能力
	4.在我国,有权制定司法解释文件的机关是(     )
	A.最高人民法院
	B.最高人民检察院
	C.国务院
	D.地方各级司法机关
	5.法的要素包括(     )
	A.法律规则
	B.法律概念
	C.法律效力
	D.法律原则
	6.马克思主义法学认为法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表现为(     )
	A.经济基础由法决定
	B.经济基础对法具有反作用
	C.法由经济基础决定
	D.法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7.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法律规范的制定
	B.法律继承
	C.法律移植
	D.法律规范的认可
	8.法律适用具有(     )
	A.很大的强制性
	B.很强的权威性
	C.很强的专业性
	D.严格的程序性
	9.法律事实分为(   )
	A.法律后果
	B.法律动机
	C.法律行为
	D.法律事件
	10.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的一般关系是(     )
	A.法制是民主的基础
	B.民主是法制的基础
	C.民主是法制的保障
	D.法制是民主的保障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法的实施与法的实现是可以通用的两个概念。(  )
	A.错误
	B.正确
	2.法规清理,是最常见的一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系统化工作。(  )
	A.错误
	B.正确
	3.在我国法律监督的体系中,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属于国家监督的一个分支部分。(  )
	A.错误
	B.正确
	4.执政党的政策就是法律。(  )
	A.错误
	B.正确
	5.法人的权利能力与行为能力范围是一致的。(  )
	A.错误
	B.正确
	6.对社会无害的行为,也属于我国法律认可的合法行为之列。(  )
	A.错误
	B.正确
	7.法律规范按照是否允许依法自主调整可以分为任意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  )
	A.错误
	B.正确
	8.国家也可以成为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  )
	A.错误
	B.正确
	9.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都一样( )
	A.错误
	B.正确
	10.法的第二级本质讲的是人们的行为自由和责任。(  )
	A.错误
	B.正确
	11.社会主义的法是被奉为法律的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  )
	A.错误
	B.正确
	12.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特点是,以制定法为主,习惯法为补充,判例法为例外情况。(  )
	A.错误
	B.正确
	13.法的定义反映了法的规范性、国家强制性、同一性、阶级意志性及物质制约性的特征。(  )
	A.错误
	B.正确
	14.对法律规范逻辑结构的完整表达公式是:假定+处理+制裁。(  )
	A.错误
	B.正确
	15.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学理解释也可被视为正式解释,具有法律约束力。(  )
	A.错误
	B.正确
	16.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之一。
	A.错误
	B.正确
	17.行政处分和行政处罚一样,都是法律制裁的方式。(  )
	A.错误
	B.正确
	18.法的制定需要经过讨论与确立两个阶段。(  )
	A.错误
	B.正确
	19.法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最终受社会生产力水平制约。(  )
	A.错误
	B.正确
	20.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实行法治就意味着一定有健全的法制。(  )
	A.错误
	B.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