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春东财《社会学》在线作业一(随机)【参考答案】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8-07-19 09:27

东财《社会学》在线作业一(随机)-001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按流动主体的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批进城农民工,这
东财《社会学》在线作业一(随机)-001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按流动主体的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批进城农民工,这些农民工属于____。
A.代际流动
B.群体流动
C.个人流动
D.水平流动
 
 
2.拟剧论的倡导者是( )。
A.赫伯特·H·海曼
B.乔治·霍曼斯
C.埃里森
D.欧文·戈夫曼
 
 
3.根据社会学对文化类型的区分,制度、规范和观念等属于( )。
A.主文化
B.亚文化
C.物质文化
D.非物质文化
 
 
4.依据群体内人际关系发生的缘由及其性质可把群体划分( )。
A.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B.内群体和外群体
C.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D.血缘群体、地缘群体和业缘群体
 
 
5.社区发展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 )在其著作《社区发展:将小城镇建设成更加适宜生活和经营的地方》中提出并使用的。
A.F·法林顿
B.J·斯坦纳
C.桑德斯
D.波尔斯
 
 
6.群体存在的基础,从社会成员个体方面看,____是群体得以维持的根本。
A.互动关系
B.交换关系
C.人际关系
D.社会关系
 
 
7.个体的社会化以____为基础。
A.社会环境
B.社会制度
C.个人的社会参与能力
D.个人的生物遗传素质
 
 
8.“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初级群体的( )特点。
A.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B.成员之间难以替代
C.成员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
D.整合程度较高
 
 
9.在社会学中,文化能够世代相传是指文化能够____。
A.纵向传递
B.横向传递
C.交互传递
D.逆向传递
 
 
10.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实际上就是说,子女能不能成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主要责任之一就在于家庭。家庭是最基本的初级群体,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初级群体承担着( )功能。
A.社会化
B.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
C.维护社会秩序
D.促进社会运行
 
 
11.____是家庭关系的起点和基础。
A.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B.夫妻关系
C.婆媳关系
D.祖孙关系
 
 
12.____是指国家或政府为解决社会问题、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公正与社会进步而采取的各种原则或方针。
A.社会制度
B.社会控制
C.社会政策
D.社会规范
 
 
13.下列关于种姓制度说法错误的是:( )。
A.种姓制度与印度次大陆的文化以及印度教的轮回观念紧密相连
B.种姓制度实行族内婚
C.种姓制度最高为刹帝利
D.种姓制度认为一个人在社会分层中的地位是一出生即确定的
 
 
14.一个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这是( )的过程。
A.预期社会化
B.发展社会化
C.逆向社会化
D.再社会化
 
 
15.在心理成熟中,下列哪个属于情绪成熟:( )。
A.不易冲动
B.能随机应变
C.不固执
D.无随意性
 
 
16.在我国,通常所划分的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或大区)——乡(镇或街道)——村(居民委)——邻里等七级,是按照____来划分的。
A.群体关系
B.微观社会
C.地缘关系
D.社会制度
 
 
17.下列哪一个不是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 )。
A.自然环境
B.社会文化环境
C.组织内部不同层次的目标
D.组织目标的参与者
 
 
18.从空间性上看,大学属于( )。
A.法定社区
B.自然社区
C.专能社区
D.精神社区
 
 
19.在我国,由于二元经济结构和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使我国农村青年和城市青年在入学和就业机会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种由于户籍制度所导致的对农村青年不利的社会化机制,是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 )。
A.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B.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C.代差问题
D.社会发展迅速
 
 
20.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不断深化,社会成员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发挥着不同的职能。这是社会分化中的( )分化。
A.水平
B.垂直
C.横向
D.纵向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列哪几项属于评比性文化( )。
A.自强
B.自立
C.庆典方式
D.礼仪
E.姿态
F.吸毒
 
 
2.下列观点哪些是符号互动论的基本观点( )。
A.在社会互动中起中介作用的是符号
B.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
C.符号的意义是固定不变的
D.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的人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根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
E.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
 
 
3.社会角色理论的来源有( )。
A.美国芝加哥学派
B.人类学
C.“完形主义心理学”
D.社会戏剧论
 
 
4.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过渡,初级社会群体的发展趋势有( )。
A.家庭原有的生产功能
B.教育功能日趋社会化
C.赡养功能日趋社会化
D.邻里等的名存实亡
 
 
5.我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分层结构出现了巨大变化,表现在:( )。
A.城乡制度变革加速了社会成员的流动
B.新兴职业对自获条件的要求为社会成员的行业和职业流动提供了可能
C.职业结构的变化催生了一个日益庞大的中间阶层
D.职业体系日趋开放
E.社会自由流动空间日益扩大
 
 
6.下面列举的社会成员间的差别哪些属于自然差别:( )。
A.性别
B.年龄
C.职业
D.地位
E.种族
F.声望
 
 
7.西方组织理论认为,组织成员是具有理性的个体,因此,需要组织设计各种方法去刺激员工的积极性,使之为实现组织目标做出贡献。组织所拥有的对于其成员进行刺激的因素包括( )。
A.工资
B.职位的晋升
C.自身价值的实现
D.相应的社会地位
 
 
8.下列哪些属于文化的特征( )。
A.遗传性
B.复合性
C.超个人性
D.象征性
E.传递性
F.变迁性
 
 
9.从社会变迁方式角度划分,社会变迁可分为( )。
A.整体变迁
B.局部变迁
C.渐进的社会变迁
D.激进的社会变迁
 
 
10.传统管理理论包括( )。
A.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B.亨利·法约尔的行政管理理论
C.马科斯·韦伯的“科层制”管理理论
D.巴纳德的组织协作论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