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审计学概论》在线作业二-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列审计证据属于内部证据的是( ) A.应收账款回函 B.被审计单位保留的购货发票 C.被审
东财《审计学概论》在线作业二-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列审计证据属于内部证据的是( )
A.应收账款回函
B.被审计单位保留的购货发票
C.被审计单位收到的支票
D.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声明书
2.当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认定层次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时,注册会计师应当( )。
A.实施分析程序
B.实施控制测试
C.重新评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D.扩大样本规模
3.注册会计师判断应当发表保留意见还是无法表示意见的标准是( )。
A.财务报表中错报的严重程度
B.被审计单位滥用会计政策的严重程度
C.被审计单位会计估计的不合理程度
D.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严重程度
4.注册会计师审计萌芽于()。
A.威尼斯
B.英国
C.美国
D.中国
5.下列各项风险中,对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产生影响的是( )。
A.信赖过度风险
B.信赖不足风险
C.误受风险
D.非抽样风险
6.审计档案的所有权属于()。
A.审计该单位的注册会计师
B.承接该项业务的会计师事务所
C.被审计单位
D.审计署
7.注册会计师在判断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合法时运用的标准是( )
A.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
B.会计法
C.审计准则
D.审计法
8.下列有关控制测试的描述正确的有()。
A.控制测试指的是确定控制是否得到执行
B.控制测试指的是评价控制的设计
C.控制测试指的是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D.了解内部控制与控制测试的含义相同
9.在每个考核周期内接受的继续教育累计学时数不得少于()学时。
A.60个
B.70个
C.80个
D.90个
10.下列选项中,按照审计的目的和内容不同划分,不属于此标准下的审计分类的是( )。
A.经营审计
B.合规审计
C.财务报表审计
D.注册会计师审计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1.职责分离中需要分离的主要职责有()。
A.授权
B.记录
C.保管
D.分析
12.下列有关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的表达正确的有()。
A.总体审计策略一经制定,不可改变
B.具体审计计划一经制定,不可改变
C.具体审计计划是依据总体审计策略来制定的
D.总体审计策略可与具体审计计划合二为一
13.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包括()。
A.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
B.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
C.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
D.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
14.审计总目标的演变可以分为()。
A.以查错防弊为主要审计目标阶段
B.以降低风险为主要审计目标阶段
C.以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为主要审计目标阶段
D.查错防弊和验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公允性两目标并重阶段
15.评价审计证据适当性时,注册会计师一般考虑( )。
A.审计证据的相关性
B.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C.审计证据的可靠性
D.审计证据的证明力
16.下列对于审计风险与审计证据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有()。
A.评估的审计风险与所需收集审计证据的数量存在正向关系
B.评估的审计风险与所需收集审计证据的数量存在反向关系
C.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与所需收集审计证据的数量存在正向关系
D.可接受的审计风险与所需收集审计证据的数量存在反向关系
17.下列有关发现抽样的描述正确的有()。
A.发现抽样是固定样本量抽样的一种特殊形式
B.预计总体偏差率定为0%
C.在对选出的样本进行审查时,一旦发现一个偏差就立即停止抽样
D.发现抽样适合于查找重大舞弊或非法行为
18.分析程序可以使用的比较基准有()。
A.以前期间的可比信息
B.被审计单位的预期结果
C.注册会计师的预期数据
D.所处行业或同行业中规模相近的其他单位的可比信息
19.具体审计计划应当包括()。
A.风险评估程序
B.计划实施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C.其他审计程序
D.审计报告的编制
20.下列属于鉴证业务的是()。
A.半年报审阅
B.特殊目的审计
C.预测性财务报表的审核
D.内部控制鉴证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1.我国规定,注册会计师在每个考核周期内接受的继续教育时间累计不得少于80个学时。( )
22.在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中,注册会计师应删除引言段中对自身责任的描述以及范围段。
23.注册会计师制定审计计划时应当谨慎,因为在执行中审计计划不能修改。( )
24.注册会计师考虑的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整体的内部控制。( )
25.实质性程序包括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两类。注册会计师在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存在或发生、计价认定进行测试时,选用实质性分析程序更为适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