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论文写作指导》在线作业二(随机)-002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整篇论文的写作都以( )为依据,都围绕它进行论述。 A.论点 B.结论 C.核心思
东财《论文写作指导》在线作业二(随机)-0024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整篇论文的写作都以( )为依据,都围绕它进行论述。
A.论点
B.结论
C.核心思想
D.创新之处
2.下列表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
A.选题最好在前人基础上有所突破,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B.选题时必须要进行各方面的综合考虑
C.所选题目要能够回答和解决生产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D.对所选题目要做全面而非深入的分析,因此选题不宜小
3.正文的核心部分是:( )。
A.标题
B.参考文献
C.主题
D.主体
4.毕业论文与研究报告的关键区别在于:( )。
A.是否要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
B.是否要进行数据的调查研究
C.是否要提出新观点,为社会提供新信息
D.是否要体现研究成果
5.写作计划中要尽可能详尽些的主体部分是( )。
A.选题的提出及其内容的阐释
B.研究目的和具体要求的说明
C.写作步骤的安排
D.其他情况说明
6.下列关于关键词的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关键词可按照在文中的重要性排序
B.关键词只能从标题和摘要中选取
C.关键词以用来表示全文主题信息内容为目的
D.关键词一般是名词
7.间接引用的含义:( )。
A.直接使用作者的原话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B.应包括文章中所引用的每一篇资料
C.将他人作品的精华部分作为自己的主要部分
D.对他人的观点或结论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提练
8.调查报告型毕业论文要尽可能提供自己所见、所闻、所做的第一手资料,文中使用的间接材料要注重核查落实,这体现了论文写作中的( )特征。
A.真实性
B.灵活性
C.时效性
D.告知性
9.“在同一个思维过程中,互相否定的思想不能同时是真的。”这是遵循了逻辑分析中的( )。
A.矛盾律
B.排中律
C.对立律
D.同一律
10.引论中最主要、所占篇幅最长的部分是( )。
A.论文的写作目的、背景、研究主题
B.研究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C.研究的主要结论
D.文献综述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1.关于标题和选题,下面表述中错误的是( )。
A.选题要全面地揭示论文的基本内容
B.选题标志着论文写作工作的开始
C.标题用语要尽量紧跟社会形势,反映热点问题
D.标题一定包含在选题的内涵之中
12.撰写调查报告型毕业论文常用的调查方法有( )。
A.普遍调查法
B.抽样调查法
C.实地观察法
D.典型调查法
13.在一篇题为《浅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一文中,有哪些词可以作为关键词( )。
A.管理
B.出现
C.企业
D.人力资源
14.写好调查报告型毕业论文的前提是( )。
A.搞好调查研究
B.掌握适当的理论分析方法
C.掌握科学的调查方法
D.与相关调查部门进行沟通
15.论文的结论要注意避免下列错误:( )。
A.论据来源要权威
B.草草收尾,不当止而止
C.画蛇添足,当止而不止
D.引用材料要完整,避免产生歧义
16.不“合理使用”的形式:( )。
A.过量使用他人的作品
B.著作者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C.引用他人作品却不注明参考作品的名称和著作者姓名
D.不允许引用别人未发表的作品
17.下列哪些是引论写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
A.顺序井然、条理清楚、表述客观
B.开门见山,简明扼要
C.对论文各部分内容进行详尽的阐述
D.不要将引论变成提要的“克隆”或是提要的扩充
18.下列哪些本科毕业论文的题目拟定是不恰当的( )。
A.《论竞争机制在政府管理中的运用——竞争机制在公务员管理中的运用》
B.《我国电子商务技术与发展趋势分析》
C.《大学生就业与创业问题研究》
D.《创新的基本含义》
19.与论文指导教师沟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
A.对技术性问题要注意自己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理论性或探讨性的问题可向主导教师提出疑问或意见
B.学生要主动和老师沟通
C.做好沟通前的准备,使沟通更有效率
D.与老师沟通要注意方式方法
20.合理安排文章的结构应注意:( )。
A.避免结尾草草或拖泥带水
B.要有文献综述
C.段落层次安排要匀称
D.开宗明义,直奔主题
三、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21.按提纲内容的详略程度可将提纲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初学论文写作的同学总体上驾驭材料的能力和熟练程度有限,适宜采用简单提纲。
22.标题可以在论文写作之前确定,也可以在论文写作过程中加以修正。
23.批注功能在Word文件中的“插入”菜单栏中。
24.案例设计型毕业论文以真实的企业为原型,事件、情境可以完全按照实际发生的情况来写,也可以有一定程度的创作成分,进行杜撰或虚构。
25.在一定的总体范围内,选择一部分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个体进行深入调查,并以此来判断总体的一般规律,这是一种抽样性的调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