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2021年春季学期在线作业(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电流Ⅰ段保护的灵敏系数通常用保护范围来衡量,其保护范围越长表明保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2021年春季学期在线作业(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电流Ⅰ段保护的灵敏系数通常用保护范围来衡量,其保护范围越长表明保护越()。
A.可靠
B.不可靠
C.灵敏
D.不灵敏
2.最大运行方式的定义是()。
A.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的运行方式
B.通过短路点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的运行方式
C.通过短路点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
D.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
3.差动保护只能在被保护元件的内部故障时动作,而不反应外部故障,具有绝对()。
A.选择性
B.速动性
C.灵敏性
D.可靠性
4.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电网,有多种补偿方式,得到广泛应用的补偿方式是()。
A.完全补偿
B.欠补偿
C.过补偿
D.相位补偿
5.高频保护基本原理是:将线路两端的电气量(电流方向或功率方向)转化为高频信号;以()为载波传送通道实现高频信号的传送,完成对两端电气量的比较。
A.微波通道
B.光纤通道
C.输电线路
D.导引线
6.在距离保护的Ⅰ、Ⅱ段整定计算中乘以一个小于1的可靠系数,目的是为了保证保护动作的()。
A.选择性
B.可靠性
C.灵敏性
D.速动性
7.在校验距离Ⅲ段保护远后备灵敏系数时,分支系数取最大值是为了满足保护的()。
A.选择性
B.速动性
C.灵敏性
D.可靠性
8.距离Ⅲ段保护,采用方向阻抗继电器比采用全阻抗继电器()。
A.灵敏度高
B.灵敏度低
C.灵敏度一样
D.保护范围小
9.在双侧电源系统中,采用方向元件是为了提高保护的()。
A.方向性
B.可靠性
C.灵敏性
D.选择性
10.电流保护I段的灵敏系数通常用保护范围来衡量,其保护范围越长表明保护越()。
A.可靠
B.不可靠
C.灵敏
D.不灵敏
二、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与返回电流的比值称为继电器的返回系数。
12.故障和不正常工作情况若不及时处理,将引起事故。
13.过渡电阻对于单电源供电系统中距离保护的影响时保护装置整定值越大,相对的受过渡电阻影响越大。
14.高频保护是以输电线载波通道作为通信通道的纵联保护。
15.方向圆特性阻抗元件本身具有方向性;一般用于距离保护的后备保护段。
16.主保护——满足系统稳定和设备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选择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线路故障的保护。
17.继电保护中电流规定方向:从线路流向母线为正方向。
18.零序过电流保护与相间过电流保护相比,由于其动作电流小,所以灵敏度较高。
19.远后备保护——当主保护拒动时,由本设备或线路的另一套保护来实现后备的保护。
20.带制动特性的差动继电器动作的灵敏度高于不带制动线圈的差动继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