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18年9月课程考试《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作业考核试题【参考答案】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8-08-14 09:18

西安交通大学18年9月课程考试《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作业考核试题 -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颗粒在污泥浓缩池中() A.自由沉淀 B.絮凝沉淀 C.拥挤
西安交通大学18年9月课程考试《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作业考核试题 -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颗粒在污泥浓缩池中()
A.自由沉淀
B.絮凝沉淀
C.拥挤沉淀
D.压缩沉淀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OD测定通常采用K2Cr2O7和KMnO7为氧化剂
B.COD测定不仅氧化有机物,还氧化无机性还原物质
C.COD测定包括了碳化和硝化所需的氧量
D.COD测定可用于存在有毒物质的水
 
 
3.环境噪声具有的特点是
A.易评估和暂时性
B.分散性和持续性
C.无形性和多发性
D.危害大和复杂性
 
 
4.植物对有机污染物的修复不包括()
A.对有机物的吸收
B.有机物的固化
C.有机物的降解
D.有机物的稳定
 
 
5.修复不包括()
A.恢复
B.重建
C.整顿
D.改建
 
 
6.不能用来脱除H2S臭味的物质是( )
A.活性炭
B.氢氧化铝
C.盐酸
D.次氯酸钠
 
 
7.TOD是指()
A.总需氧量
B.生化需氧量
C.化学需氧量
D.总有机碳含量
 
 
8.气体抽提修复技术优点不包括()
A.处理量大
B.干扰小
C.对不易挥发有机污染物处理效果明显
D.易于与其他技术组合使用
 
 
9.“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 )
A.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B.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C.环境保护,科学发展观
D.持续快速的发展
 
 
10.《京都协议书》是针对哪一环境问题而制定的?( )
A.全球变暖
B.大气污染
C.土壤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11.在化学氧化修复技术中,常用的氧化剂不包括()
A.双氧水
B.高锰酸钾
C.臭氧
D.氯气
 
 
12.下列属于环境问题的是( )。
A.火山爆发
B.台风
C.海啸
D.物种消失
 
 
13.以下不属于植物修复技术优点的是( )
A.植物修复技术影响因素少
B.植物修复的开发和应用潜力巨大
C.植物修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D.植物修复过程易于为社会接受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降解的有机物一部分被微生物氧化,一部分被微生物合成细胞
B.BOD是微生物氧化有机物所消耗的氧量与微生物内源呼吸所消耗的氧量之和
C.可降解的有机物分解过程分碳化阶段和硝化阶段
D.BOD是碳化所需氧量和硝化所需氧量之和
 
 
15.大气污染的修复净化技术不包括()
A.植物修复技术
B.微生物修复技术
C.无机矿物材料修复技术
D.原位修复技术
 
 
16.下列不属于水中杂质存在状态的是()
A.悬浮物
B.胶体
C.溶解物
D.沉淀物
 
 
17.Lasagna工艺优点不包括()
A.在低渗透性土壤中效果显著
B.污染物可在地下去除
C.无噪声污染
D.电极可随意放置
 
 
18.关于活性炭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活性炭是以含碳为主的物质经高温碳化和活化而成
B.活性炭比表面积越大越好
C.活性炭本身是非极性的
D.活性炭还具有催化氧化作用和催化还原作用
 
 
19.近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被破坏、赤潮、沙尘暴等已经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很大的影响.造成酸雨的主要有害物质是( )
A.CO2
B.硫和氮的氧化物
C.含氟化合物(氟利昂)
D.化肥和含磷洗衣粉的使用及其污水的排放
 
 
20.各类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 )
A.白色垃圾污染
B.污水污染
C.石油污染
D.固体污染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根据环境修复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环境修复可分为( )
A.工程修复
B.物理修复
C.化学修复
D.生物修复
 
 
2.植物修复有机污染有三种机制包括()
A.直接吸收并在植物组织中积累非植物毒性代谢物
B.释放促进生物化学反应的酶
C.强化根际的矿化作用
 
 
3.以下属于土壤污染特点的是()
A.隐蔽性
B.短期性
C.不可逆性
D.污染后果的即时性
E.后果一般不严重
 
 
4.按照不同作用机理,可将土壤自净作用划分为()
A.物理生物净化作用
B.物理净化作用
C.化学净化作用
D.生物净化作用
E.化学生物净化作
F.物理化学净化作用
 
 
5.用于生物修复的微生物包括( )
A.土著微生物
B.外来微生物
C.基因工程菌
D.微生物产品和酶
E.用于生物修复的其他微生物
 
 
6.生态工程的主要应用类型有( )
A.生态农业
B.生态工业
C.生态建筑及生态城镇建设
D.流域和区域的生态治理与开发
 
 
7.生物修复的原则
A.适合的生物(先决条件)
B.适合的场所
C.适合的环境条件
D.适合的技术费用
 
 
8.重金属对植物的上海表现在( )
A.细胞壁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
B.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C.呼吸作用发生紊乱
D.细胞核核仁遭到破坏
E.植物激素发生变化
 
 
9.水环境修复技术的物理方法包括()
A.冲刷/稀释
B.曝气
C.机械/人工除藻
D.底泥疏浚
 
 
10.修复生态工程可以分为( )
A.农业
B.种植业
C.渔业
D.林业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按照污染我的性质划分,水污染可以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和生物类污染。
A.错误
B.正确
 
 
2.一般当土壤的pH值提高到9左右时,对重金属的抑制效果可以达到70%-80%。
A.错误
B.正确
 
 
3.化学固定修复技术没有局限性。( )
A.错误
B.正确
 
 
4.水体缺氧是水体富营养化的表现之一。()
A.错误
B.正确
 
 
5.根据处理程度,废水处理可以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处理。
A.错误
B.正确
 
 
6.堆腐技术适用于挥发非卤有机污染物和多环芳烃。()
A.错误
B.正确
 
 
7.植物来源的脱卤酶不能还原含氯的三氯乙烯。( )
A.错误
B.正确
 
 
8.根据污染物的排放方式,湖泊水库的污染源控制可以分为点源污染控制和面源污染源。( )
A.错误
B.正确
 
 
9.自然湿地修复技术的最大影响因子是固体悬浮物
A.错误
B.正确
 
 
10.化学氧化修复技术的化学产物为水和二氧化碳,对环境无害。()
A.错误
B.正确
 
 
11.我国在有关沙漠和沙漠化徒弟的生态恢复工作中,这方面还没有成功的范例。( )
A.错误
B.正确
 
 
12.生态塘处理技术对于有机化合物尤其是有机物和氨氮等有较好的去除效果。( )
A.错误
B.正确
 
 
13.氧化沟工艺和A2/O工艺属于生物处理工艺。( )
A.错误
B.正确
 
 
14.环境问题产生的萌芽阶段是19世纪工业革命至20世纪50年代
A.错误
B.正确
 
 
15.水分及有机污染物含量过高会对固化/稳定化技术的有效性构成影响。( )
A.错误
B.正确
 
 
16.任何一个环境中都包含许多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是相互孤立的,没有太大联系。
A.错误
B.正确
 
 
17.按照环境修复对象可以将环境修复分为土壤环境修复,水体环境修复和大气环境修复三类。( )
A.错误
B.正确
 
 
18.按照地下水污染的自然属性,地下水污染元可以划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两个类型。
A.错误
B.正确
 
 
19.颗粒在流体中移动速度的大小仅仅取决于颗粒的形状。()
A.错误
B.正确
 
 
20.植物修复是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积累某种或某些化学元素的理论为基础,利用植物及其根际圈微生物体系的吸收、挥发、降解和转化作用来清除环境中污染物质的一项新兴的污染治理技术。
A.错误
B.正确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