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上)1537》18春在线作业2-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列各句中的“也”,用在句中表示提顿语气的一句是(  )
	A.寡人之於國也,盡心为耳矣
	B.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奚谷,不知地之厚也。
	C.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謂也。
	D.故言有召禍也,行有招辱也。
	2.以下各项关于词义变化的例子,属于词义扩大现象的一项是( )
	A.獄:原义为“案件”,引申为“监狱”。
	B.丈夫:原义为“成年男子”,引申为“女子的配偶”。
	C.臭:原义为“气味”,引申为“难闻的气味”。
	D.裁:原义为“裁衣”,引申为“裁断,裁决”。
	3.下列四组字中全是指事字的一组是(  )
	A.亦、寸、甘、下
	B.犬、上、本、州
	C.夕、末、刃、及
	D.未、又、曰、目
	4.“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句中的“相”应解释为( )
	A.帮助
	B.宰相
	C.照看
	D.扶助盲人走路的人
	5.下列句子,具有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
	A.故天下盡以扁鵲爲能生死人。
	B.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管仲,世所謂賢臣,而孔子小之。
	D.秦軍降諸侯,諸侯吏卒乘勝,多奴虜使之。
	6.下列句子,具有前置宾语的一句是(  )
	A.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B.誰與,哭者?
	C.吾能居其地,吾能乘其舟。
	D.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7.“太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中,“兵”的词义保留在下列成语中的是(  )
	A.先禮后兵
	B.窮兵黷武
	C.短兵相接
	D.兵不厭詐
	8.被称作古今汉字分水岭的字体是( )
	A.钟鼎文
	B.隶书
	C.草书
	D.楷书
	9.专门解释唐宋元明清之间诗、词、曲中习用的特殊语词的词典《诗词曲语辞汇释》的作者是 ( )
	A.杨树达
	B.张相
	C.朱起凤
	D.符定一
	10.“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句中的“莫”字,其詞性是( )
	A.副词
	B.名词
	C.形容词
	D.无定代词
	11.下列句子,含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 )
	A.射之,豕人立而啼。
	B.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絶江河。
	D.踵門而告文公。
	12.下面列举的词义变化的例子,其变化类型属词义缩小的一例是( )
	A.響:回聲—聲音
	B.色:臉色—颜色
	C.獄:案件—監獄
	D.墳:土堆—墳墓
	13.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是( )
	A.無乃爾是過與?
	B.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C.是社稷之臣也。
	D.客果有能也。
	14.下面几个部首,可以表示房屋意义的是( )
	A.宀
	B.厂
	C.示
	D.邑
	15.下列句子中,“所”字专门表示被动的一句是( )
	A.所殺大臣,多吕后力。
	B.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C.諾,恣君之所使之。
	D.大月氏王已爲胡所殺。
	16.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
	A.田 末 牧 特
	B.魚 本 孟 恭
	C.人 上 逐 甦
	D.刀 刃 亦 泪
	17.下面各句,“启”用本义的是 ( )
	A.齐桓公并国二十,启地千里。
	B.(共叔段)将袭郑,夫人将启之。
	C.适启其口,匕首已陷于匈矣。
	D.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
	18.“太后之色少解”的“少”字,其词性是( )
	A.形容词
	B.副词
	C.名词
	D.动词
	19.下面几个字中的省去形旁的字是( )
	A.项
	B.狄
	C.娶
	D.考
	20.在阅读古籍时,要想了解某个字的本义及其与字形的关系,应该查检的工具书是( )
	A.《說文解字》
	B.《康熙字典》
	C.《辭海》
	D.《辭源》
	二、 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以下工具书,专门查检古代汉语虚词的是( )
	A.词诠
	B.康熙字典
	C.助字辨略
	D.经传释词
	E.经籍纂诂
	2.下列各句中“其”做语气词是的( )
	A.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B.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C.安陵君其许寡人也。
	D.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呼!
	E.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
	3.下列各组简繁字,古书中不能通用的有( )
	A.裏——里
	B.餘——余
	C.禮——礼
	D.雲——云
	E.術——术
	4.下面各句,用有通假字的有( )
	A.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B.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C.齐王怪之,因不敢饮,阳醉去。
	D.行十余里,广详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
	E.强自取柱,柔自取束。
	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意动用法的是 ( )
	A.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B.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C.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D.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也。
	E.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不我与:表示疑问,没有语法现象。
	A.错误
	B.正确
	2.“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 哀:悲哀之意。
	A.错误
	B.正确
	3.古白话是六朝以后以北方口语为基础进行加工的书面语言。
	A.错误
	B.正确
	4.“姜氏何厭之有?”中加点字为“满足”之意
	A.错误
	B.正确
	5.“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以异日。” 远:意动用法,“以……为远”。
	A.错误
	B.正确
	6.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字的音,上字取韵母,下字取声母和声调。
	A.错误
	B.正确
	7.古代汉语就是指文言文。
	A.错误
	B.正确
	8.异体字就是形体不同的字。
	A.错误
	B.正确
	9.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怪:使动用法。
	A.错误
	B.正确
	10.能愿动词和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A.错误
	B.正确
	11.“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侯:名词活用为动词,“封侯”。
	A.错误
	B.正确
	12.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名词,表示工具。
	A.错误
	B.正确
	13.“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中“狱”是监狱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14.“君子引而不发。”中的“引”是开弓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15.“爪牙”一词在古代是褒义词。
	A.错误
	B.正确
	16.清代王引之的虚词专著《经传释词》主要解释虚词的特殊用法。
	A.错误
	B.正确
	17.“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中加点一字是“干肉”的意思。
	A.错误
	B.正确
	18.“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斃于车中。”中加点字为“倒下”之意
	A.错误
	B.正确
	19.小篆是古汉字与今汉字的分水岭。
	A.错误
	B.正确
	20.汉字的字形与意义有密切关系,分析字形有助于了解字义。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