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18春在线作业2-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社会工作者运用自己的知识和专业训练帮助案主宣泄郁闷的情绪,提高案主对自己的认知能力,学习一些新的处事技巧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这是工作者在介入过程中扮演( )的角色。
A.联系人
B.教育者
C.倡导者
D.治疗者
2.工作者把案主过长的谈话或不同部分所表达的内容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的过程叫做:
A.对焦
B.面质
C.澄清
D.摘要
3.真诚是工作者在专业关系中能够以( )出现,也容许自己的感受适当地在个案工作过程中表现。
A.专业的自我
B.非正式的自我
C.真正的自我
D.疏离的自我
4.下列关于社会工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志愿者从事的助人活动属于专业社会工作范畴
B.“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体现了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C.困难群体是专业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
D.建立工作双方的伙伴式合作关系是专业社会工作的目标
5.世界上第一部社会福利性质的法案是:
A.伊丽莎白济贫法
B.国民救助法
C.爱尔伯福利法
D.睦邻组织法
6.个案记录的要求不包括下面哪一条:
A.以会谈后记录为主
B.符合机构要求
C.逐字记录原话
D.可以简明扼要
7.李某向社会工作者诉说,他儿子整体呆在屋里打游戏,自己很少有时间管他,很为儿子的情况担心。社会工作者建议李某多抽点时间带儿子到户外活动,此时社会工作者扮演的基本角色是:
A.倡导者
B.支持者
C.研究者
D.关系协调者
8.个案工作评估必须对有关各方做出交代,不包括下面哪项:
A.对案主有所交代
B.对案主家人有所交代
C.对社会有所交代
D.对专业本身有所交代
9.当社工与案主意见产生分歧时,社工会直接地、没有禁忌地指出案主在言谈中、感受上和行为方面的不一致或矛盾,这种情况用术语概括就是:
A.对焦
B.质问
C.面质
D.反映
10.支持性的技巧是指工作者通过身体及口头语言的表达,令案主感到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纳,从而( )的一系列技术。
A.回避当前困境
B.展望未来
C.认真反思过去
D.建立信心
11.建立专业助人关系的必要前提是:
A.对他人的关心
B.对案主的承诺
C.对他人的期待
D.对案主的接纳
12.个案工作中的“接纳”是指:
A.认同服务对象的价值观
B.对服务对象的价值观不做评判
C.对服务对象所说的任何话不加质疑
D.尊重和包容服务对象
13.在幼儿园,小朋友遵守纪律时老师们便奖励他们一朵小红花。之后,这些小朋友越来越遵守纪律。根据行为主义的理论,上述行为发生变化是( )的结果。
A.刺激-反应
B.认知-行为
C.符号-互动
D.环境-行为
14.社会工作的三个精神支柱分别是:人道主义、实证主义和:
A.启蒙思想
B.孝悌观念
C.乌托邦思想
D.后现代主义
15.个案工作中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有目的的专业谈话叫:
A.接案
B.访视
C.评估
D.会谈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制定个案工作的分层目标受下列哪些因素的影响:
A.案主的期望与要求
B.工作者的价值观
C.工作机构的督导意见
D.案主家人的期望与要求
E.案主与工作者互动
2.个案工作中同感的了解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原因在于:
A.是与案主建立良好关系的必要条件
B.是工作者了解案主的必要途径
C.它能决定个案工作的方向
D.是工作者协助案主自我表达的方式
E.它能对相关方面有所交代
3.萨提亚认为,一个良好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包含以下特征:
A.对现实有正确的评估
B.对自己的能力、需求和其他状况有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C.引导个人学会思想、感受和行为的新途径
D.处理方式有弹性
E.能充分动用自己所拥有的全部资源
4.理性情绪治疗模式注重辅导技巧的总结,属于检查技巧的是:
A.辩论
B.反映感受
C.角色扮演
D.示范
E.识别
5.小明的父亲平时忙于工作,很少回家,小明非常依赖母亲。期末考试中,小明多门功课不及格,父亲回家得知此事后暴跳如雷,大声责骂儿子:“你这个臭小子,不会读书,只会花钱,都是***惯坏的!”小明的母亲对丈夫的行为十分不满,反驳说:“你平时不关心儿子,只会骂他,你赚来的钱他不花,谁花?”小明家庭中存在的主要家庭结构问题包括:
A.纠缠
B.倒三角
C.联合对抗
D.疏离
E.三角缠
6.儿童福利院社会工作者何某服务残疾儿童多年,相信他们有潜能,运用各种手法帮助他们成长,适应社会。例如他会带领儿童走进社区,为居民表演节目,得到居民赞赏。何某的这些实践行动说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是:
A.推动社会工作者实践的动力
B.确立机构目标的根据
C.体现社会工作者教育的核心内容
D.有效促进社会工作者的个人成长
E.维系社会的期望
7.个案会谈是个案工作中工作者与案主面对面有目的的专业谈话,它具有以下特点:
A.会谈目的的明确性
B.会谈角色的规定性
C.会谈的互惠性
D.会谈过程的随机性
E.会谈内容的选择性
8.结案并不意味着案主的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进入结案阶段还可能是因为:
A.工作者感觉案主出现了新的问题需要其他机构或工作者为案主继续提供服务
B.工作者和案主感觉专业关系并不是很好
C.案主拒绝接受结束的提议
D.案主觉得自己离开工作者后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
E.案主不能处理与工作者分离的情绪
9.下列哪些优点是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特征:
A.强调非理性信念对求职者情绪和行为的影响
B.以行为心理学为其理论来源,具有科学的实验基础
C.强调工作者积极主动介入个案辅导过程
D.治疗方法和技术比较系统,也比较容易操作
E.采取开放的态度综合运用各种辅导技巧
10.危机介入模式是围绕服务对象的危机而展开的服务。下面对于危机介入模式特点的论述正确的是:
A.社会工作者应引导服务对象回忆童年的生活经历
B.社会工作者要快速做出危险性判断
C.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改变不当的自我概念
D.社会工作者要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E.社会工作者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的问题
三、 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个案工作是个别化的社会工作方法。
A.错误
B.正确
2.社会建构论认为社会现实不是客观独立的存在的,而是社会建构而成的。
A.错误
B.正确
3.在社会建构理论看来,社会工作者不是也不应该扮演比当事人更高的专家角色。
A.错误
B.正确
4.个案工作评估为保证质量不能让案主参与。
A.错误
B.正确
5.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有其宗教基础。
A.错误
B.正确
6.相较于社会工作的其他方法,如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个案工作起源最早,发展也最充分和完备。
A.错误
B.正确
7.个案工作就是替案主解决问题。
A.错误
B.正确
8.心理与社会治疗模式需要让求助者自己发现其自我形象与他人的实际评价之间的差距。
A.错误
B.正确
9.行为修正模式以改变家庭成员的关系与相处方法为起点。
A.错误
B.正确
10.从个别化的原则出发,个案记录允许资料记录的独特性。
A.错误
B.正确
11.叙事治疗并不追究故事本身的绝对真实客观,重要的是反映出的作者的主观理解。
A.错误
B.正确
12.个案工作史上第一位个案工作者是玛丽·里士满女士。
A.错误
B.正确
13.专业关系一旦结束,工作者与案主不再有任何关系。
A.错误
B.正确
14.工作者与案主之间良好的关系是促成案主信任的基础,所以工作者在介入过程中不能让案主产生不悦情绪。
A.错误
B.正确
15.工作者引导案主具体、深入地探索自己的经验、处境、问题、观念等的技巧叫做“支持性技巧”。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