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总分:0 得分:0
一、 简答题 (共 5 道试题,共 50 分)
1.个人如何应对工作压力?
2.群体规范的功能是什么?
3.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是什么?
4.社会知觉的种类有哪些?
5.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什么?
二、 名词解释 (共 3 道试题,共 24 分)
1.组织行为学
2.气质
3.性格
三、 其他题 (共 1 道试题,共 26 分)
1.案例分析题:“上旬拉平”。在安排上旬生产任务时,将难干和易干的活搭配分给每个人,使每个人在上旬完成的生产指标基本拉平,这样不致挫伤他们完成本月任务的积极性。
“中旬超额”。在中旬,把所有容易的活全部安排下去。同时,根据需要也适当安排些难干的活,使多数工人在中旬就可超额完成一些工时。
“下旬稳住”。在中旬已经超额的前提下,下旬把所有难干的活安排下去。这时得奖已成定局,再多干就可多超,即使难干的活也感到义不容辞,勇于承担。
我们的课本中把它做为双因素理论的运用,请解释它是怎样利用双因素理论的?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