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南开大学 > 南开在线 >

南开18春学期(1709、1803)《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尔雅)》在线作业【标准答案】

作者:apycfd

18春学期(1709、1803)《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尔雅)》在线作业-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抱怨是什么的表征而不是托辞? A.倒退 B.停滞不前 C.发展
18春学期(1709、1803)《用经济学智慧解读中国(尔雅)》在线作业-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1.“抱怨”是什么的表征而不是托辞?
A.倒退
B.停滞不前
C.发展
D.落后
 
 
2.马克思关于社会形态的划分是什么?
A.原始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B.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C.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D.自然社会,商品社会,未来社会
 
 
3.社会主义的改革在所有制问题上道路变宽了是因为什么的提出?
A.混合所有制
B.私有制
C.新的经济法规
D.社会结构改变
 
 
4.经济行为不是道德情操问题而是什么?
A.职业套牢
B.名誉套牢
C.社会结构
D.专业化分工
 
 
5.中国第一次社会转型发生在什么时候?
A.1909-1919年
B.1919-1949年
C.1919-1937年
D.1949-1956年
 
 
6.公共品供给的主体是什么?
A.企业
B.全体人民
C.政府
D.协会
 
 
7.第二次转型和第一次转型的差别在于什么?
A.集体主义
B.资本主义
C.民主主义
D.唯心主义
 
 
8.儒学中人与人在世俗生活中应该恪守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A.仁
B.义
C.信
D.智
 
 
9.财产运行是有效还是无效初始配置是有效还是无效不重要是因为什么?
A.财产能够增值
B.财产能够重新配置
C.财产具有时间效应
D.财产能够自负盈亏
 
 
10.农耕文明走向工业文明中国选择的是哪种途径?
A.羊吃人运动
B.政治移民
C.资本转移
D.商业移民
 
 
11.东方社会主义的发祥地在哪里?
A.苏联
B.中国
C.日本
D.朝鲜
 
 
12.当什么成为建立并达成普遍社会交往关系的中介的时候选择就会变得非常重要?
A.劳动
B.劳动力
C.资本
D.货币
 
 
13.为了清楚地知道谁比谁的贡献更大更显著我们必须有很好的什么机制?
A.奖励机制
B.考核机制
C.申报机制
D.选择机制
 
 
14.市场经济是一个社会化的经济,赢得市场经济竞争的因素是什么?
A.人才
B.管理模式
C.效率
D.资本
 
 
15.合作化后期,进入合作化高潮阶段的制度形式是什么?
A.互助组
B.高级社
C.商业合作社
D.信用合作社
 
 
16.企业作为一个围观主体生产什么,如何生产,放在什么下讨论才有意义?
A.法律
B.道德
C.契约原则
D.社会结构
 
 
17.农民所擅长的是什么农业?
A.市场化农业
B.经济化农业
C.计划农业
D.自给自足的农业
 
 
18.瘦肉精事件属于什么范围的事件?
A.基本民生范围
B.一般民生范围
C.市场经济范围
D.控制经济范围
 
 
19.从1857年到1893年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争,仅仅发生的局部战争是什么?
A.克里木战争
B.科索沃战争
C.海湾战争
D.拉斯夫战争
 
 
20.心理损耗在经济学上称为什么?
A.负效用
B.正效应
C.正外部性
D.负外部性
 
 
21.医疗体系必须有哪些壁垒,越不过这些壁垒就绝对不能行医?
A.法律,技术,制度
B.知识,道德,制度
C.资本,技术,制度
D.知识,技术,制度
 
 
22.因什么所有带来的预期混乱以至于每一个人都蒙受了一定程度的效率损失加总起来构成了社会总的成本?
A.斗争
B.动乱
C.非法生产
D.不合作博弈
 
 
23.我们每个人的选择都不是无休止的,我们会在某一时点终止我们的选择,原因是什么?
A.选择是有成本的
B.选择疲劳
C.信心丧失
D.选择局限性
 
 
24.负外部性存在的时候最难处理的一件事是什么?
A.损失无法计算
B.受损主体感觉不明显
C.无明确处理法规
D.成本无法还原
 
 
25.中国和哪个国家是世界上外科手术水平最高的国家?
A.美国
B.日本
C.印度
D.日本
 
 
26.我们用什么来维系低水平的和谐?
A.道德
B.法律
C.约束
D.理解
 
 
27.一定时期社会发展不是由资源最富足的人群决定的而是由最少的人决定的,这个规则叫做什么?
A.资源缺损
B.短边约束
C.社会不均衡分配
D.地域约束
 
 
28.“公社”在中国社会上维系了多少年之后退出了舞台?
A.40年
B.37年
C.30年
D.27年
 
 
29.计量模型模拟出来的结果和现实相比是怎么样的?
A.基本相同
B.完全相同
C.大不一样
D.不能确定
 
 
30.一旦良知对一个人失去约束自利的个人就极有可能损害他人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A.进行有效的机制设计
B.制定严格的法律
C.限定人身自由
D.提高受教育程度
 
 
31.我们在为政过程中公权利的拥有者和公民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A.上下级关系
B.委托人和代理人关系
C.对等关系
D.主仆关系
 
 
32.中国改革前的粮票分为几种层次的粮票?
A.1
B.2
C.3
D.4
 
 
33.初级信用合作社为农民提供小额信贷,这种组织最早出现在哪个国家?
A.法国
B.日本
C.古巴
D.英国
 
 
34.毛泽东熟读24史最重视的是什么?
A.汉史
B.唐史
C.明史
D.清史
 
 
35.西方现代产权理论的发明者是谁?
A.牛顿
B.狄拉克
C.马克思
D.科斯
 
 
二、 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邓小平同志关于经济发展的理念是一种平衡发展的理念。
A.错误
B.正确
 
 
2.在以家庭为单位的劳动中是不可能理性地选择偷懒的。
A.错误
B.正确
 
 
3.公共资源的配置是集中配置的,配置给谁,配置多少,为什么要这么配置,如何配置是公共品配置所面临的问题。
A.错误
B.正确
 
 
4.不是所有市场失灵的地方都有公共品存在。
A.错误
B.正确
 
 
5.我们可以做到最大程度的净化信息得到完备信息做出最优选择。
A.错误
B.正确
 
 
6.古希腊意义上的习俗指的就是伦理。
A.错误
B.正确
 
 
7.共产党的理念最终是实现平衡发展。
A.错误
B.正确
 
 
8.西方的商业伦理中允许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A.错误
B.正确
 
 
9.盛唐时期的商业繁盛与単嗣继承制没有关系。
A.错误
B.正确
 
 
10.公共品和私人品的配置主体在配置上都具有足够的积极性。
A.错误
B.正确
 
 
11.失业是效率降低的结果。
A.错误
B.正确
 
 
12.公共地和私人地共同存在的时候公共地更容易被蚕食。
A.错误
B.正确
 
 
13.单位越小表示物品就越充足。
A.错误
B.正确
 
 
14.“未富先老”是工业文明派生出来的一个现象。
A.错误
B.正确
 
 
15.集体谈判是一种非常好的博弈机制但是不是一种好的谈判机制。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