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形成性考核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古代巴蜀著名的天文学家不包括下列( )。
A.落下闳
B.扬雄
C.张思训
D.秦九韶
2.下列选项中,不是司马相如的代表作的是( )。
A.《子虚赋》
B.《上林赋》
C.《谕巴蜀檄》
D.《离骚》
3.《华阳国志》历来受到学者的高度评价和推崇,范晔的《后汉书》、裴松之的《三国志注》、( )唐初编修的《晋书》以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等,大量取材于《华阳国志》。
A.郦道元的《水经注》
B.屈原的《离骚》
C.李白的《蜀道难》
D.杜甫的《春夜喜雨》
4.四川独立建省,开始于以下哪个朝代。( )。
A.宋代
B.唐代
C.元代
D.秦朝
5.东汉的《击鼓说唱俑》,它出土于( ),是最能体现四川艺术诙谐幽默特色的作品。
A.成都青城山
B.峨眉山
C.成都天回山
D.三星堆遗址
6.作为蚕桑源头的嫘祖故里( ),历代所产丝绸也驰名全国,如唐朝时,其特产“鹅溪绢”就因其纹样结构紧密匀称,层次分明,工艺精湛,深受赞许,被列为朝延贡品。
A.盐亭
B.南充
C.中江
D.成都
7.( )的《登幽州台歌》完全摆脱六朝绮靡余风,恢复魏晋风骨。
A.陈子昂
B.李白
C.杜甫
D.温庭筠
8.( )是最早把西南边疆地区下层社会的风貌和异国人民在殖民地统治下的生活殆尽现代文学创作中的作家。
A.艾芜
B.阿来
C.巴金
D.王蒙
9.川人结合在风格多变的川菜上,与百味相融,由此便生出层出不穷的千香百味来,这就是川菜的24种味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不正确的是( )。
A.酥麻型
B.麻辣型
C.辛香型
D.咸鲜酸甜型
10.竹枝词一直在巴人民间流传,但到了唐代,对竹枝词发展成为一种诗歌形式,具有推动意义的诗人是( )。
A.苏轼
B.黄庭坚
C.刘禹锡
D.杨慎
11.宋祁著《益部方物略记》,成了第一个介绍四川奇异土特产和部分烹饪技巧的书籍,后来苏轼身体力行,把四川烹饪技术发扬光大到中原、江南和岭南地区,这在他的诗词、词话和宋人笔记里就能发现。
12.1911年6月17日,四川保路同志会成立,发表《宣言书》号召全川民众奋起保路。
13.有“人间仙境”=“童话世界”美誉的九寨沟,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14.重庆是古代我国巴人的发祥地,巴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15.三星堆出土的酒器一般包括酿酒器具和饮酒器具两大类,酿酒器形如高颈大罐,颈高、口直,可使酿酒时便于密封罐口,避免杂菌进入并造成厌氧的发酵优越条件;罐的下部成反弧内收形,以利吸收热量;底小而平,便于埋在灶坑边热灰中保温。从这个酿酒用高颈罐的特点上,不难看出,此时蜀人酿酒技术已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蜀人发明酿酒的时间当在此之前。
16.常璩(约公元291年—361年),字道将,蜀郡江原(今成都崇州市)人,东晋史学家、地理学家。
17.开水白菜是一道四川名菜,原系川菜名厨黄敬临在清宫御膳房时创制,相传,黄敬临当厨时,不少人贬损川菜“只会麻辣,粗俗土气”,为了破谣立证,他冥思苦想多时并经由百番尝试,终于开先河地创出了“开水白菜”这道菜中极品,把极繁和极简归至化境,一扫川菜积郁百年的冤屈。
18.川菜有“七滋八味”之说,“七滋”指甜、酸、麻、辣、苦、香、咸。
19.《锦城竹枝词》《芙蓉话旧录》等书对陈麻婆创制麻婆豆腐的历史均有记述。
20.古代都江堰枢纽工程渠首系统主要由三大主体工程,即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组成。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