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其他院校 > 国家开放大学 >

广东开放大学25秋电子政务第3次形成性考核【标准答案】

作者:pyfdzj

第3次形成性考核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推动公共服务电子化有助于扩大数字鸿沟。这一说法正确吗? 2.数字鸿沟是信息化应用带来的正常产品。这一说法正确吗? 3.数字鸿沟拉大了原
第3次形成性考核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推动公共服务电子化有助于扩大数字鸿沟。这一说法正确吗?
 
2."数字鸿沟”是信息化应用带来的正常产品。这一说法正确吗?
 
3.数字鸿沟拉大了原本就存在的社会差距,导致了新的社会不公,不利于社会的均衡发展。这一说法正确吗?
 
4.有了合理健全的制度、规范,就有了优良的电子化公共服务。这一说法正确吗?
 
5.门户网站叫做总站,与之相连的其他政府网站叫做分站或子站(友好链接除外),分站可以是基本网站,也可以是门户站点。这一说法正确吗?
 
6.开放政府信息,就是只要确保政府信息的充分公开就可以了。这一说法正确吗?
 
7.反馈信息主要是来自各行各业以及社会大众的信息,具体可以仅指对政府的批评、意见。这一说法正确吗?
 
8.政务信息资源建设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加强政策协调,创建适当竞争的市场环境。这一说法正确吗?
 
9.政务信息优化选择比较法是指通过对有关信息涉及到的问题、数据进行审核、查对来优化信息的质量。这一说法正确吗?
 
10.政务信息资源建设要立足现有信息资源的基本框架,通过分阶段扩充、改造、完善、优化、整合的方式进行。这一说法正确吗?
 
11.电子化公共服务在()方面的发展,要注意各项电子服务切实以顾客为导向。
A.广度
B.深度
C.规范程度
D.发达程度
 
12.所谓政府(),就是政府在提供服务过程中所形成的服务理念、态度、认知、信仰、价值取向等。
A.服务文化
B.服务态度
C.服务质量
D.服务水平
 
13.最典型的()是政府电子采购合同的订立。
A.行政许可服务
B.行政征收服务
C.行政确认服务
D.行政合同订立服务
 
14.统一的宏观规划关系到错综复杂的()的理顺,对跨系统、跨部门的"一站式”服务提出权威性要求。
A.条块关系
B.区域关系
C.上下关系
D.合作关系
 
15.()是一种将电话和互联网联系起来的公共服务方式。
A.政府网站
B.留言板
C.公共论坛
D.电话呼叫中心
 
16.()信息管理和信息处理可以集中国家的人、财、物资源,集中开发对国家发晨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的信息产品。
A.自上而下的
B.自下而上的
C.集约化的
D.分散式的
 
17.政务信息的()是指政务信息区别于其他信息的基本特征,主要有外表特征和内容特征。
A.标识
B.标记
C.标签
D.标注
 
18.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将这些在政府内部产生的信息加以采集、整理、加工,并且通过一定的方式,实现在政府内部与外部的()。
A.交流
B.共享
C.传输
D.交换
 
19.从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角度来看,()就是要根据政务活动的特定需要,从复杂的政务信息中把符合既定标准的一部分挑选出来。
A.优化选择
B.确定标识
C.组织排序
D.反馈调整
 
20.政务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就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在最广大的范围内广泛()。
A.统一
B.开放
C.互联
D.共享
 
21.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广泛性体现在()上。
A.服务对象
B.服务内容
C.服务质量
D.服务水平
 
22.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流程的优化,主要体现在()。
A.简化
B.规范化
C.快速化
D.程序化
 
23.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是指政府通过()提供公共服务。
A.现代通信技术
B.网络技术
C.公共政策技术
D.公共财政
 
24.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等公共事业,为社会公众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等提供保障。
A.教育
B.科技
C.文化
D.卫生
 
25.与一般的电子化服务相比,政府电子化公共服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A.广泛性
B.公益性
C.非盈利性
D.权威性
 
26.狭义的理解,政务信息资源是指政府机构为履行职责而()和保存的那部分信息内容资源。
A.产生
B.获取
C.利用
D.传输
 
27.从政府产生和需求的两个角度,可以将政务信息资源分为()。
A.政府决策信息
B.为社会各界服务的信息
C.反馈信息
D.政府间的交流信息
 
28.电子政务安全保障的内容包括()。
A.政务信息安全问题
B.电子政务的安全管理问题
C.电子政务的运行环境的安全问题
D.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
 
29.电子政务系统来自于外部的威胁有()等。
A.病毒传染
B.黑客攻击
C.信息恐怖活动
D.信息战争
 
30.从电子政务技术应用的层次角度考虑,安全需求包括()等。
A.管理层
B.应用层
C.链路层
D.物理层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