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形成性考核练习6(第11-12章)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1.将攻击行为看作是人类本能的观点出自( )。
A.习性学
B.社会交换理论
C.挫折-攻击理论
D.社会学习理论
2.导致人际交往中出现"先入为主"、“以偏概全”的错误的社会心理现象称为( )。
A.社会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从众
3.下列行为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从众
B.合作
C.竞争
D.捐赠
4.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包括( )。
A.信息变量(改为特征)
B.渠道变量(特征)
C.信息接收者变量(特征)
D.宣传说服者变量(因素)
5.下列因素中,哪些能够影响人际吸引( )。
A.相似性
B.互补性
C.差异性
D.熟悉性
6.下列词汇中,哪些属于建立亲密关系的条件( )。
A.了解
B.关心
C.信任
D.承诺
7.在学校中由心理辅导者对来访的学生进行的心理帮助,称为( )。
A.心理辅导
B.心理咨询
C.心理援助
D.心理治疗
8.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属于( )。
A.急性应激障碍
B.创伤应激后障碍
C.心境障碍
D.人格障碍
9.有些原本学习很好的学生在升入高中之后,会出现学习成绩下降、心情烦躁、无所事事,甚至出现想退学的想法,这种现象通常属于( )。
A.适应性障碍
B.急性应激障碍
C.心境障碍
D.情绪障碍
10.下列活动中,哪些容易出现沉浸体验( )。
A.运动
B.逛街
C.做家务
D.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
11.增进幸福感的有效策略中包括( )。
A.与自己的大家庭保持频繁来往
B.让自己变得更加富有
C.保持和大自然的亲密接触
D.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
12.下列哪些问题应该纳入发展性辅导的范围( )。
A.学习问题
B.生活技能缺乏
C.人格障碍
D.生涯规划
二、问答题
13.什么是亲社会行为?社会刻板印象和从众的含义。
14.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阐述友谊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5.谈谈对心理健康描述性标准的理解,并说明心理健康的意义。
16.试述增进幸福感的有效策略和乐观的意义。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