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三(权重20%)
试卷总分:100 得分:8
1.工程管理者要遵循现代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即“最低合理可行”原则,其核心思想是将风险降低至合理可行的范围。
2.工程风险产生的主要因素既由工程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也源于工程的社会试验性质。
3.工程风险本身带有主观实在性和客观建构性的“二象性”特征。
4.完善的风险评估应该包括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风险特征描述等三个步骤。
5.工程项目早期的定性风险分析主要有“分项评价法”和“专家综合评价法”两种方法,但各有利弊。
6.在工程风险管理实践中,常用后果的严重程度及其发生的可能性这两个因素的组合来表述风险等级,一般采用风险矩阵的形式。
7.工程全生命周期中的不安全因素仅仅包括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三个方面。
8.我国工程安全的核心伦理主体应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例,着重考虑工程师。
9.美国风险沟通的立法基础不只是为了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利(right to know)而是旨在满足公众的知情需要(need to know)。
10.我国工程安全的核心伦理主体应该着重考虑的角色是:
A.工程规划者
B.工程管理者
C.工程师
D.工程操作人员
11.作为职业的工程师,除了坚守伦理“底线”之外,还兼具“追求卓越”的伦理责任。
12.完备的工程风险分析框架理应不包括以下哪些环节:
A.风险评估
B.风险决策
C.风险管理
D.风险沟通
13.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推荐使用的风险矩阵定义了A、B、C、D这4个风险等级,其中A代表:
A.严重风险
B.高风险
C.中风险
D.低风险
14.在美国化学工程师学会界定的后果严重程度等级中,“一次性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属于哪个等级:
A.2级
B.3级
C.4级
D.5级
15.“职业”(profession)的基本伦理特征不包括:
A.具有使命感
B.受到社会尊重
C.受到公众信任
D.能够自负盈亏
16.下列不涉及工程师个体的职业伦理责任的是:
A.角色责任
B.多人责任
C.义务-责任
D.过失-责任
17.对工程安全事故的调查不能仅止于表层因素,还必须深入: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
D.不健全的组织安全文化
18.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近海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其在国际核事件分级表中的等级属于:
A.5级
B.6级
C.7级
D.8级
19.在工程伦理语境中,与“工程风险”直接相关的基本概念不包括:
A.损失
B.?收益
C.风险事件
D.风险因素
20.下列能够反映合理风险观的概念表达式的是:
A.风险=概率×后果
B.风险=危害+愤怒
C.风险=危害×愤怒
D.风险=概率×后果±信任
21.1986年,世界范围内先后发生了三起重大工程事故:
A.印度博帕尔农药厂化学品泄漏事故
B.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事故
C.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D.瑞士化工厂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故
22.依据现代安全管理理论,分析工程共同体的安全伦理责任的主要角色包括:
A.工程规划者
B.工程管理者
C.工程师
D.工程操作人员
23.工程风险的产生主要因素有:
A.由工程本身的复杂性决定
B.源于工程的社会试验性质
C.由工程固定应用场景决定
D.源于工程的力学理论性质
24.工程风险本身带有“二象性”特征:
A.主观实在性
B.客观实在性
C.主观建构性
D.客观建构性
25.完备的工程风险分析框架理应包括以下哪些环节:
A.风险评估
B.风险决策
C.风险管理
D.风险沟通
26.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建议,完善的风险评估应该包括哪些步骤:
A.危害识别
B.危害特征描述
C.暴露评估
D.风险特征描述
27.风险沟通提出的典型伦理问题有:
A.风险沟通是否应该只是告知,还是试图劝告?
B.是否应该告知公众不感兴趣的风险?
C.是否应该告知公众可能误解的风险?
D.风险沟通中的信息如何表达和组织?
28.下列涉及工程师个体的职业伦理责任的有:
A.角色责任
B.义务-责任
C.过失-责任
D.多人责任
29.工程师的安全职业责任就是要深入分析并杜绝:
A.人的不安全行为
B.物的不安全状态
C.管理上的不安全因素
D.不健全的组织安全文化
30.?通常认为,本质安全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
A.最小化
B.替代
C.缓和
D.简化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