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考核作业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要求学前儿童按事物的外形特征或量的差异来进行分类发生在(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2.1903年我国自己开办的第一所幼稚园是( )。
A.湖南幼稚园
B.湖北幼稚园
C.广东幼稚园
D.京师同文馆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方法选择依据的是:( )。
A.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内容
B.幼儿园的客观条件
C.儿童的年龄特点
D.全面性与整体性
4.“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科学区角活动指导的意义体现在:( )。
A.科学区角的意义在于提供对幼儿有挑战性的任务,否则,幼儿的自主活动可能将是不断地重复练习
B.教师要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不同水平的指导
C.教师要在幼儿现有水平上提供支架式的帮助,而不是代替幼儿进行操作之后让幼儿简单模仿
D.以上三个都是
5.对幼儿科学能力的评价通常体现在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中,评价者可以通过( )相互参照来评价幼儿科学能力的发展水平。
A.正式观察和非正式观察
B.情景观察和自然观察
C.正式观察和情景观察
D.正式观察和自然观察
6.家庭儿童科学教育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
A.个别性、随机性、灵活性、潜移默化性
B.个别性、潜移默化性、开放性、灵活性
C.亲密性、开放性、潜移默化性、灵活性
D.潜移默化性、联系性、随机性、灵活性
7.运用木棍、积木、手指、手臂、步长等作为量具,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 )。
A.非正式量具测量
B.正式量具测量
C.观察测量
D.普通测量
8.下列游戏中属于运动性游戏游戏的是:( )。
A.“听听谁在叫”游戏
B.分类游戏
C.玩纸风车游戏
D.跳棋游戏
9.在幼儿园进行集体活动如“有趣的磁铁”,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 )。
A.单元目标
B.年龄阶段目标
C.活动目标
D.科学知识教育目标
10.下列教育活动中属于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活动的是( )。
A.集体教学活动
B.区角活动
C.偶发性教育活动
D.游戏活动
11.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学科的完善,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更新和扩展,更加强调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融合,强调以探究为中心的观点以及生态教育的观点。
12.材料呈现的数量和密度应遵循的原则是:材料数量应当充足,但密度不宜太大。
13.材料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是指“材料有多种组合的可能性,能激发幼儿接近材料,能自由地用自己的方式操作、改变、组合它们”。
14.材料呈现的层次性,主要是为了能很好地兼顾到不同年龄、能力幼儿发展的特殊性,让幼儿选择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使科学区角的价值最大化。
15.科学教育是指在各级各类学校中所进行的数学和自然科学教育的总称。
16.科学信息交流是指幼儿将所获得的有关周围环境的信息,以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形式进行表达和交流。
17.正式量具测量是指以通用的标准量具对物体进行测量的方法。
1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容依据科学性和启蒙性、广泛性和代表性、地方性和季节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等要求而选择。
19.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评价的方法按功能划分,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20.科学教育的目的不随整个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而变化。
21.材料呈现的目的性是指在科学区角中呈现的材料必须体现某种教育或教学目的。
22.安全的心理环境是幼儿进行自主活动的前提,所谓创设 “安全的心理环境”就是将来自幼儿外部环境的种种压力加以消解或转化的过程。
23.活动目标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重在指向幼儿,而非指向教师,并且还要考虑到所在班级幼儿的已有经验,结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具体特点,提出有层次性的目标。
24.教学目标的陈述应有利于考虑如何对教学的结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价。
25.非正式量具的测量指不采用通用、标准的量具,而是运用一些自然物,如木棍、绳子、手指、步长等作为量具,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
26.学前教育评价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学前教育评价是学前教育科学化的必然要求;其二,高质量的学前教育需要质量控制。
27.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是新《纲要》中,对科学领域中提出的内容和要求中的一项。
28.对幼儿科学能力的发展而言,更有价值的评价是对幼儿“最近发展区”的评价,它评价的是幼儿的发展潜力,而不是其已经达到的能力。
29.“学前儿童的科学”以动作逻辑为基础,成人的科学以形式逻辑为基础。
30.配对游戏是将自然界中有联系的事物呈现在幼儿眼前,让幼儿在它们之间进行配对。
31.在选择和编排教学活动内容时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
A.注意选择适宜、恰当的内容
B.所选内容应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在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内,即以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又有发展的空间
C.所选内容应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既具有适度的新颖性,又要避免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经验,应着重于幼儿身边的科学
D.所选内容应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32.下列资源中,属于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物力资源的是:( )。
A.幼儿园的材料资源
B.科学发现室
C.社区里的超市、医院、工厂
D.家庭资源
3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内涵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 )。
A.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是引导幼儿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过程
B.是支持幼儿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体验科学精神和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过程
C.是使幼儿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感性认识和经验的过程
D.是引导幼儿认识自然的过程
34.下列选项中,体现生活中的科学教育独特价值的是( )。
A.生活中的科学教育产生于幼儿的内部动机
B.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是一种整合教育
C.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是一种极具个性化的教育方式
D.生活中的科学教育是一种结果可预测的教育
35.生活中的科学教育的特点十分突出,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
A.形式和内容多样
B.这种教育不是基于教师事先的准备,即教师在教育产生时是被动的
C.教育的结果不可预测
D.教育的结果可预测
36.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而对幼儿的回答,教师回应通常存在的问题是:( )。
A.对幼儿与自己不一致或没把握的回答故作没听见,不予理会;随意打断幼儿的问答,以自己的想法为出发点
B.急于把正确答案告诉幼儿,代替他们思考;以所谓的标准答案为评价标尺,忽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童趣体验
C.对幼儿回答的评价机械单一,缺乏具体信息的指导
D.使用封闭性问题来引导开放性话题,影响幼儿从自我经验出发来诗意地回答问题
E.应答中伴随指责、批评的口吻,缺乏等待的耐心,伤害幼儿回答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