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考核作业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95
1.各年龄段进行比较性观察时要求有所不同,比较物体明显不同点的要求应主要放在( )。
A.2~3岁
B.3~4岁
C.4~5岁
D.5~6岁
2.下列游戏中属于运动性游戏游戏的是:( )。
A.“听听谁在叫”游戏
B.分类游戏
C.玩纸风车游戏
D.跳棋游戏
3.运用木棍、积木、手指、手臂、步长等作为量具,对物体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是:( )。
A.非正式量具测量
B.正式量具测量
C.观察测量
D.普通测量
4.以下物品中可以作为学前儿童自然测量工具的是( )。
A.绳子
B.秤
C.直尺
D.钟表
5.“自然”作为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课程出现在我国学前教育体系中是由谁提出的( )。
A.雷震清
B.陶行知
C.张雪门
D.陈鹤琴
6.学前儿童通过眼睛、手等感官来测量物体,这种测量方式是( )。
A.普通测量
B.观察测量
C.正式量具测量
D.非正式量具测量
7.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是( )。
A.维果茨基
B.皮亚杰
C.布鲁纳
D.布鲁姆
8.从材料的用途来看,可以将科学区角中提供的材料分为( )。
A.安全保护材料、科学探索材料、活动操作材料
B.安全保护材料、活动操作材料、工具
C.科学探索材料、活动操作材料、工具
D.安全保护材料、科学探索材料、活动操作材料、工具
9.“最近发展区”理论对科学区角活动指导的意义体现在:( )。
A.科学区角的意义在于提供对幼儿有挑战性的任务,否则,幼儿的自主活动可能将是不断地重复练习
B.教师要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不同水平的指导
C.教师要在幼儿现有水平上提供支架式的帮助,而不是代替幼儿进行操作之后让幼儿简单模仿
D.以上三个都是
10.下列资源中,属于社区科学教育资源中无形资源的是:( )。
A.社区意识
B.物力
C.财力
D.信息
11.由于区角活动是根据学前儿童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选择并进行操作的,所以教师不应该对区角活动进行指导。
12.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的室内、廊沿或活动室的一角,供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儿童收集的无生物及实验用品等的场所,是学前儿童开展选择性科学活动的地方。
1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目标体系,是纵向层次和横向结构组成的一个矩阵式的网状结构。
14.教师评价主要有自评和他评两种方式,通常采用两种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15.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欲望是新《纲要》中,对科学领域中提出的内容和要求中的一项。
16.通过观察幼儿在区角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可以判断其心理环境是否安全。
17.安全的心理环境是幼儿进行自主活动的前提,所谓创设 “安全的心理环境”就是将来自幼儿外部环境的种种压力加以消解或转化的过程。
18.学前儿童科学实验,是指在人为控制条件下,教师和幼儿利用一些材料、仪器或设备通过简单演示或操作,对周围常见的科学现象加以验证,以发现客观事物的变化及其因果联系的方法。
19.教学目标要用可观察的行为来陈述,使教学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20.学前儿童测量的类型主要有观察测量、非正式量具的测量和正式量具测量三种。
21.社区对幼儿的发展影响可以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部分,影响和结果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22.学前教育评价是对学前教育的社会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
23.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是指一切促进幼儿学习科学的教育活动。
24.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总目标是指根据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以及学前教育总目标制定的,是指学前儿童在教师不同程度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学习时所应获得的发展。
25.学前儿童科学教育中的乡土资源,是指幼儿园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
26.活动目标的表述必须依据幼儿科学教育的总目标和参考年龄阶段的目标,使之具体化、行为化和具有可操作性。
27.科学信息交流的类型包括语言方式和非语言方式二类。
28.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方法,是指为完成科学教育的任务,实现科学教育的目的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
29.目标评价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重点对教学方案进行社会学分析,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进行跟踪评价、及时反馈等。
30.科技制作是指幼儿利用一定的材料和工具,通过实际操作,完成某种实物制品的方法,它是对学前儿童开展技术教育的重要方法。
31.集体教学活动的特点主要有:( )。
A.结构化程度高,教师起主导作用,面向全班幼儿
B.易于进行统一、直接的指导
C.易于开展集体讨论和相互交流
D.易于体验集体合作、共同活动的乐趣
32.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而对幼儿的回答,教师在应答时需要思考的问题有:( )。
A.问题提出的出发点是什么
B.儿童回答的合理之处、新异之处何在
C.应答的引导方向是什么
D.教师应该如何作出应答
E.教师的应答是否存在策略、语言、时间上的问题
33.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而对幼儿的回答,教师回应通常存在的问题是:( )。
A.对幼儿与自己不一致或没把握的回答故作没听见,不予理会;随意打断幼儿的问答,以自己的想法为出发点
B.急于把正确答案告诉幼儿,代替他们思考;以所谓的标准答案为评价标尺,忽视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童趣体验
C.对幼儿回答的评价机械单一,缺乏具体信息的指导
D.使用封闭性问题来引导开放性话题,影响幼儿从自我经验出发来诗意地回答问题
E.应答中伴随指责、批评的口吻,缺乏等待的耐心,伤害幼儿回答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4.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科学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
A.提供充足、多样的实验材料和充足的时间,以保证幼儿能反复操作、与物体相互作用,在实验过程中去探索、发现、判断,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B.积极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活动,使实验活动成为幼儿主动的探索活动
C.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注意实验材料在操作过程中的变化,认真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D.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学习操作技能和注意安全事宜
E.组织幼儿就实验的现象和结果开展讨论、交流,引导幼儿分析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鼓励幼儿解释实验的结果
35.家长在早期科学阅读中的作用主要有:( )。
A.选择适合幼儿的科学阅读内容
B.帮助幼儿理解阅读的内容
C.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内容拓展
D.训练幼儿的阅读技巧
36.科学区角的创设必须遵循以下哪些原则?( )
A.安全性原则
B.以幼儿的兴趣为中心
C.与其他教育途径相结合
D.适合幼儿发展水平
E.因时、因地制宜和组织形式的多样化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