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发展突出的时期是( )
A.春秋战国
B.宋代
C.明代
D.唐代
2.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殿堂,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A.秦始皇兵马俑
B.敦煌莫高窟
C.龙门石窟
D.少林寺
3.以儒家思想为主,糅合了释、道两家思想而创立的一种新的哲学形态是( )
A.魏晋玄学
B.隋唐佛学
C.宋明理学
D.乾嘉朴学
4.隋炀帝时,设立() ,标志着科举制度正式确立。
A.进士科
B.明经科
C.明法科
D.制科
5.关于文化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广义文化”,即人类社会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
B.“狭义文化”则排除人类社会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成果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及意识形态和观念形态的文化。
C.文化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理论思维水平、思维模式、精神风貌、心理状态、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D.文化专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如儒家文化、道教文化、佛教文化等。
6.下列古代科技成就不属于中国四大发明的是()
A.指南针
B.造纸术
C.瓷器
D.指南针
7.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在于,它使得中国文化显现出强大的延续力、丰富的多样性和()。
A.相对的独立性
B.差异性
C.地域性
D.多变性
8.人祭祀最崇尚的天神和祖宗时最高级别用的祭品是牛、羊、猪三种牲畜组成的所谓“太牢”,规格低的是用羊、猪组成的“()”。
A.少牢
B.天牢
C.水牢
D.地牢
9.齐国的()是战国私学的汇集地。
A.稷下学宫
B.书院
C.太学
D.官学
10.曹魏时期,对汉律作了一系列实质性的改革,如改()为刑名,列于律首。
A.五刑
B.具律
C.八议
D.议宾
11.战国末期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家创立的“五德终始”论对后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12.佛教的经典包括三个方面,有经(修行教义)、律(信徒守则)、 论(解释和研究教理的著述)
13.道教从古代的鬼魂崇拜发展而来,并融摄了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和秦汉时期的黄老道而成,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1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经典成为封建王朝的官方学术和教育的主要内容。
15.在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中,楚国实行法治最为彻底,国力渐趋强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16.中国古代第一部行政法典是《唐律疏议》。
17.东汉时期,早期道教教派五斗米道、太平道相继出现,标志着道教的正式诞生。
18.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法典是《宋刑统》。
19.西周时期教学内容“六艺”范畴的是礼、乐、射、御、书、数。
20.隋代统治者将儒学经典加以整理,分为甲、乙、丙、丁目,分统经、史、子、集四类,成为后来书籍分类的正统方法。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