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卷时间2024-11-27 21:15:46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道小题,总分值40分)
1.
能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物的最小量,这称之为()。
(2分)
A绝对感受性
B差别感受性
C绝对感觉阈限
D差别感觉阈限
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 C回答正确展开
2.
听了一首乐曲,头脑里浮现出乐曲表现的现实世界,这种想象称之为()。
(2分)
A幻想
B理想
C再造想象
D创造想象
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 C回答正确展开
3.
运动是人体的一种()。
(2分)
A机能
B动作
C动作系统
D体能
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 A回答正确展开
4.
卡特尔认为,人有16种()。
(2分)
A表面特质
B根源特质
C独特特质
D共同特质
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 B回答正确展开
5.
已掌握的技能对新技能的学习产生影响,这一现象叫()。
(2分)
A正迁移
B负迁移
C迁移
D干扰
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 C回答正确展开
6.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主要是因为人的心理具有()。
(2分)
A客观性
B社会性
C主观性
D自发性
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 C回答正确展开
7.
发散思维又称之为()。
(2分)
A求同思维
B辐合思维
C求异思维
D再现思维
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 C回答正确展开
8.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其动机斗争的形式是()。
(2分)
A双趋型
B双避型
C趋避型
D多重趋避型
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 A回答正确展开
9.
“一目十行,一览无余”,这是()品质好。
(2分)
A注意的广度
B注意的稳定性
C注意的分配
D注意的转移
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 A回答正确展开
10.
“一题多解”属于()。
(2分)
A动作思维
B形象思维
C集中思维
D发散思维
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 D回答正确展开
11.
某儿童的智力年龄为8岁,实际年龄是7岁,其智商约为()。
(2分)
A112
B87
C127
D114
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是 D回答正确展开
12.
一般能力又称之为()。
(2分)
A再造能力
B创造能力
C智力
D操作能力
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 C回答正确展开
13.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属于()。
(2分)
A态度测验
B投射测验
C自陈测验
D创造能力测验
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 C回答正确展开
14.
()被称为“生命中枢”。
(2分)
A延脑
B脑桥
C中脑
D间脑
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 A回答正确展开
15.
某人智商108,这说明他的智力()。
(2分)
A很低
B一般
C优秀
D超常
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 B回答正确展开
16.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强、平衡、灵活的,其相应的气质类型是()。
(2分)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 B回答正确展开
17.
直接推动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称之为()。
(2分)
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价值观
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 B回答正确展开
18.
注意属于()。
(2分)
A认识过程
B心理现象
C个性特征
D心理过程
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是 B回答正确展开
19.
梦是一种典型的()。
(2分)
A无意想象
B有意想象
C再造想象
D幻想
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是 A回答正确展开
20.
脾气急躁、性情温和,这是描述人的()。
(2分)
A兴趣特征
B能力特征
C气质特征
D性格特征
正确答案C您的答案是 C回答正确展开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20分)
1.
按照意识的内容不同,可以把它分为()。
(2分)
A有意识
B无意识
C自我意识
D客体意识
正确答案 C,D您的答案是 CD回答正确展开
2.
发散思维具有()等特点。
(2分)
A变通性
B新颖性
C流畅性
D独特性
正确答案 A,B,C您的答案是 ABC回答正确展开
3.
内部言语具有()特点。
(2分)
A隐蔽性
B简略性
C展开性
D随意性
正确答案 A,B您的答案是 AB回答正确展开
4.
按照起源,需要可分为()。
(2分)
A社会性需要
B物质性需要
C生理性需要
D精神性需要
正确答案 A,C您的答案是 AC回答正确展开
5.
根据信息加工理论,人的记忆可分为()和工作记忆三个阶段。
(2分)
A感觉记忆
B长时记忆
C内隐记忆
D外显记忆
正确答案 A,B您的答案是 AB回答正确展开
6.
以应用为研究目的的心理学分支学科有()。
(2分)
A教育心理学
B管理心理学
C咨询心理学
D心理测量学
正确答案 A,B,C,D您的答案是 ABCD回答正确展开
7.
常用的能力测验有()。
(2分)
A智力测验
B特殊能力测验
C韦克斯勒测验
D创造力测验
正确答案 A,B,D您的答案是 ABD回答正确展开
8.
根据记忆的内容不同,把记忆分为()等不同种类。
(2分)
A形象记忆
B情景记忆
C语义记忆
D情绪记忆
正确答案 A,B,C,D您的答案是 ABCD回答正确展开
9.
人脑由()和小脑组成。
(2分)
A延脑
B大脑
C脑干
D间脑
正确答案 B,C,D您的答案是 BCD回答正确展开
10.
()是意识活动的核心因素。
(2分)
A记忆
B语言
C思维
D个性
正确答案 B,C您的答案是 BC回答正确展开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道小题,总分值10分)
1.
注意的分散主要表现为注意的动摇现象。
(1分)
正确答案 错误您的答案是 错误回答正确展开
2.
暗适应比明适应慢。
(1分)
正确答案 正确您的答案是 正确回答正确展开
3.
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动机是推动人去行动的重要心理因素,不能直接观察到。
(1分)
正确答案 正确您的答案是 正确回答正确展开
4.
想象是从感知到思维的过渡阶段。
(1分)
正确答案 正确您的答案是 正确回答正确展开
5.
178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1分)
正确答案 错误您的答案是 错误回答正确展开
6.
一篇文章之所以头尾易记、中间易忘,因中间部分受到前摄抑制、倒摄抑制的双重干扰。
(1分)
正确答案 正确您的答案是 正确回答正确展开
7.
基本动作是建立在反射动作的基础上的,是无需训练就会的。
(1分)
正确答案 正确您的答案是 正确回答正确展开
8.
对象和背景差别大,便于感知。
(1分)
正确答案 正确您的答案是 正确回答正确展开
9.
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有机体的一种定向反射。
(1分)
正确答案 正确您的答案是 正确回答正确展开
10.
耶基斯-多德逊定律认为情绪唤醒水平越高越有利于问题解决。
(1分)
正确答案 错误您的答案是 错误回答正确展开
四、问答题(每题10分,共3道小题,总分值30分)
1.
简介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10分)
考生答案:
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起着接收、处理、储存和传递信息的作用。周围神经系统包括神经元和神经末梢,传递和传递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信息,控制和调节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和行为。
正确答案
答:首先指明神经系统的结构;然后阐明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系统(NS)是指由神经元构成的复杂的机能系统。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所组成。
由于结构和机能的不同,一般将人的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传递、储存和加工信息,产生各种心理活动,控制人的全部行为,从眨眼到解决复杂的符号逻辑问题。周围神经系统由神经和神经节组成,它从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导向人体各部分,担负着与身体各部分的联络工作,起传入和传出信息的作用。
展开
2.
简述个性的基本特征。
(10分)
考生答案:
(1)稳定性。只有比较稳定的、在行为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代表一个人的个性。个性是相对稳定的,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2)整体性。个性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由各个密切联系的因素构成的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在这个整体中,各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使每个人的行为的各方面体现出统一的特征。
(3)独特性。个性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性,人的个性千差万别、千姿百态。这是因为不同的遗传、家庭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
(4)社会性。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中,个性的本质方面是由人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个性的社会性是个性最本质的属性。个性具有社会性,但个性的形成也离不开生物因素。
(5)功能性。个性决定个体的生活方式及身心状态,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正确答案
答:解题的基本思路是从个性的含义出发,具体阐明个性的基本特征。
个性是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尽管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但仍有一些共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塑性;独特性;社会性和生物性。
展开
3.
怎样复习效果好?
(10分)
考生答案:
1.复习基本法 通过温课回顾,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基本方法。具体方法有:①过度复习法。就是集中在一个时间内进行超过所需次数的复习。但不是次数越多越好,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当复习达到熟记的程度以后,再用取得这种效果所需的时间和次数的百分之五十继续复习,效果最好。这种方法适用于初次复习。②循环复习法。学完一部分知识后,及时地进行一次复习。学完下一部分知识后,再进行第二次复习。这次复习要包括第一次复习过的内容。如此继续下去,一环套一环,学到一定阶段,再把整个复习内容分成若干单元,每一单元复习后,都要搞一次小循环。这种方法适用于阶段性复习。③重点复习法。就是在复习时不面面俱到,而是抓住知识重点——构成知识体系的“关节点”,也就是构成章节“骨架”展开复习。④尝试回忆法。⑤实践操作法。复习时,结合知识点的要求,根据具体条件进行实际操作如造句、解题等。这对于巩固学过的知识和提高能力大有益处。
2.复习意义明确法 复习时通过综合归纳,就能探索出篇章单元甚至全册的主旨,掌握知识的要领,去粗取精,实现学习过程中的飞跃和升华。
3.复习任务落实法 复习的任务大致有三项:①强化记忆,使学习的成果牢固地贮存在大脑里,以便随时取用。②查漏补缺,保证知识的完整性。③融会贯通,使知识系统化。复习,是与遗忘作斗争,而遗忘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不通过反复的、有效的刺激来强化记忆,所学知识就会慢慢遗忘。其次,在学习过程中,很难保证学到完整的知识。难免出现漏洞和欠缺。通过复习,自己检查出来后,就可以及时补上,这正是复习的中心任务。对复习应注意克服两种片面认识,一要克服复习光是为了考试的倾向,避免只在临考前进行复习的做法。二要纠正复习时只简单地重复学习知识而很少开动脑筋的弊病。
4.尝试回忆复习法 一种独立地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回想一遍,自己考自己,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开动脑筋的复习方法。有人把这叫做“过电影”,即在头脑中把上课的每个关键问题“放映”一遍;也有人把这比喻为“反刍”,就像牛一样,在休息时让食物重回口腔,细细地加以咀嚼。尝试回忆有四个好处:①可以检查当天的听课效果。回忆时,可以边回忆边对照书;也可以回忆后看书。为了专心回忆,也可以在草稿纸上把回忆的主要内容写出来。②可以提高记忆能力。③可以提高看书和整理笔记的积极性。④可以培养爱动脑筋的习惯。
5.浓缩复习法 把所学各科的教材按一定的科学系统自编提纲,高度概括后“把书变薄”,浓缩记忆内容的一种复习方法。浓缩的原则应是:①要有科学的体系。就是要把大量看起来是单一的,需要死记硬背或逐个理解的知识内容,有意识地归并到某个知识体系中,从横向、纵向形成有机联系,组成一条知识链。②要抓住关键。在概括知识内容时,要抓住关键的知识点,前后联系,纵横结合,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浓缩复习并没有固定模式,或列表式,或图示式,可以因学科知识特点和复习者学习的特点自行创造。总之,要把大堆需记忆和理解的公式、概念、定理、方法、技巧概括起来,高屋建瓴,求得整体效应。
6.联想复习法 在复习时,不仅熟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而且尽量探究知识点之间的多种多样的联系,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这种复习方法叫联想复习法。联想复习有三种方式:①接近联想。由这一事物联想到在空间或时间上接近的事物,从而把有关知识串联起来。②类比联想。由这一知识点联想到与它性质相似的知识点。③对比联想。由这一知识点联想到与它性质对应的知识点。例如,复习英语单词,可以把大小、上下、左右、前后、好坏等进行对比联想。许多知识都可以用联想法把它们联系起来。
7.讨论复习法 复习时,几个人在一起针对某些疑难问题展开讨论,集思广益,互相启迪,这就是讨论复习法。讨论复习要注意:①参加讨论的人数以3-5人为宜,且要程度相当,学力相近,这样才有展开讨论的基础。②讨论复习要在个人复习得较为成熟的前提下进行,这样才能提出疑难,展开讨论。③讨论时不要盲目从众,要独立思考,提倡求异思维。当大多数人的答案或解题方法比较一致时,可以问问自己:还有更好的方法和其他答案吗?也不能固执己见,而应该抱虚心求教,取长补短的态度。
正确答案
答:根据遗忘理论,具体说明复习策略。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了遗忘曲线,他发现遗忘是不均衡的,先快后慢,先多后少。
根据遗忘理论,复习需讲究策略: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试图回忆与反复阅读结合;复习多样化;活动有助于记忆等。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