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东北师范 > 东师在线 >

东师小学数学教学论18秋在线作业3【答案】

作者:apycfd

小学数学教学论18秋在线作业3-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课外作业又称家庭作业 ,是( )的一种延伸 A.备课 B.课堂教学 C.小组讨论 D.探索发现 2.启发
小学数学教学论18秋在线作业3-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课外作业又称家庭作业 ,是( )的一种延伸
A.备课
B.课堂教学
C.小组讨论
D.探索发现
 
 
2.启发式谈话中设问的原则:(1)( )。(2)要在知识的关键处设问。 (3)问题要具有启发性,(4)问题要有系统性。
A.问题要模糊
B.问题要简要
C.问题要明确,有针对性
D.问题要具体
 
 
3.建构主义强调在学习 中应让学习者试着像( )那样去思考问题。
A.艺术家
B.科学家
C.工人
D.农民
 
 
4.发现法优点:(1)使学生增强学习的信心(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智慧,发挥学生的潜力 ,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4)
A.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B.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C.提高教学质量
D.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巩固。
 
 
5.( )是课堂教学的物质 载体。
A.课程标准
B.课程标准解读
C.教科书
D.练习册
 
 
6.以下不属于小制作方法的是( )
A.收集制作材料
B.设计制作内容
C.撰写制作报告
D.动手操作实践
 
 
7.“( )”法是美国的一位教学法专家兰本达教授提出来的
A.探索——发现
B.探究——研讨
C.指导——探究
D.指导——练习
 
 
8.( )是考评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
A.口头作业
B.日常检查
C.课上练习
D.课后作业
 
 
9.下列不属于第一学段中“数据统计活动”的教学内容的是( )
A.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如数量、形状、颜色)对物体进行比较、排列和分类
B.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C.设计简单的调查表
D.通过丰富的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
 
 
10.下列属于绝对评分的是( )、
A.标准分数
B.档案袋评价
C.百分制
D.百分等级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考评学生数学学习的 方法有( )、( )和( )。
A.日常检查
B.纸笔测验
C.口头检查
D.表现性评价
E.课后作业
 
 
2.( )主义强调,学习不是简单地让学习者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学习者( )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
A.建构
B.存在
C.人本
D.被动建构
E.主动建构
 
 
3.下列属于第二学段“ 简单数据统计 过程”的教学目标的有( )
A.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必要时可使用计算器)。
B.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
C.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根据具体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D.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
E.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4.复式教学是指( )个教师在同一教室进行的一堂课是给( )个以上( )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A.一
B.两
C.三
D.相同
E.不同
 
 
5.下列属于客 观 性 试题的有
A.选择题
B.是非题
C.作图题
D.匹配题
E.填空题
 
 
6.重视统计过程的( )是《( ) 》的重要指导思想
A.计算
B.学习
C.体验
D.标准
E.大纲
 
 
7.属于主观性试 题有( )
A.填空题
B.解答题
C.证明题
D.论述题
E.作图题
 
 
8.下列属于客观性试题的有( )
A.选择题
B.是非题
C.作图题
D.匹配题
E.填空题
 
 
9.下列属于第二学段“ 概 率 知 识 ”的教学目标的有
A.体验事情发生的等可能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B.通过实例,认识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C.能设计一个方案,符合指定的要
D.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并阐述自己的理由
E.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
 
 
10.“综合应 用”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 )
A.在活动中,帮助学生进行计算
B.在活动策略上给学生引导
C.在多样化的活动形式中,形成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
D.在活动的过程中,帮助归纳解决问题的方法
E.加强生活技能指导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组织学生交流可以扩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认识范围
A.错误
B.正确
 
 
2.推理是第二学段“实践活动 ”包括的内容
A.错误
B.正确
 
 
3.主观性试题的评分是非常客观的。
A.错误
B.正确
 
 
4.数学作为一门课程在我国学校设立的年代是从清末开始的。
A.错误
B.正确
 
 
5.评价应具有开放性,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不应该是透明的,应该在学生清楚地意识到他 在被评价的前提下开展相应的评价工作。
A.错误
B.正确
 
 
6.表现性评价是让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成就的评价称为表现性评价。
A.错误
B.正确
 
 
7.逻辑块每套共32块,分为四种颜色——红、黑、黄、蓝
A.错误
B.正确
 
 
8.实践活动教学时要注意 : 加强实践活动的指导;加强综合设计的指导。
A.错误
B.正确
 
 
9.计算机是现代教学手段。
A.错误
B.正确
 
 
10.知道可以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数据信息是第二学段中“数据统计活动” 的教学内容
A.错误
B.正确
 
 
11.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是第一学段 中“数据统计活动 ”的教学内容。
A.错误
B.正确
 
 
12.动手操作实践是小课题的方法
A.错误
B.正确
 
 
13.“空间与图形”领域在教学方法上的新改革倡导组织探究活动,使学生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14.平均数的教学作为代数知识的学习来处理
A.错误
B.正确
 
 
15.我国 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
A.错误
B.正确
 
 
16.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小学以算术知识为主,内容是围绕算术知识展开的。以后的发展将代数初步知识,几何初步知识和统计初步知识等纳入到小学数学中 ,使小学数学内容更加丰富。
A.错误
B.正确
 
 
17.评价关注的只是数学知识和技能。
A.错误
B.正确
 
 
18.PCI 原则要求教师理解和关注社会发展的结果和过程。
A.错误
B.正确
 
 
19.在统计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培养学生的统计意
A.错误
B.正确
 
 
20.咨询模式是学生提出问题和要求,计算机回答并讲解有关的教学内容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