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东北师范 > 东师在线 >

东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8秋在线作业3【答案】

作者:apycfd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8秋在线作业3-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 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A.价值观辨析法 B.角色扮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8秋在线作业3-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 ) 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A.价值观辨析法
B.角色扮演法
C.榜样引导法
D.行为强化法
 
 
2.( )是注意在学习过程中的运用,它帮助学习者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对有意注意的分配进行调节和控制。
A.精加工策略
B.注意策略
C.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3.行为强化法是指
A.教师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
B.就是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并把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的行为模式进行比较,解决价值冲突,进而按照较符合要求的价值观支配自己的言行。
C.教师利用小学生的模仿特点,让他们观察并模仿榜样的行为,使自身受到强化,从而实现受训练的目的。
D.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的方法。
 
 
4.心理卫生的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A.心理健康的状态和思想品德的优良
B.心理健康的状态和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
C.心理变态的预防和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
D.思想品德的优良和心理变态的预防
 
 
5.“意志”的名词解释,正确的是( )
A.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
B.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C.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或形象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D.指一个人自觉确定目的,支配、调节行动,克服困难以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
 
 
6.心理治疗是指
A.根据个体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辅导与教学的方法,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或调节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它既可以是发展性教学,也可以是补救性教学,但主要面对的是正常学生群体;其方案实施既可以在课堂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活动中进行。
B.根据个体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帮助前来咨询的人排除各种心理问题,使之能及时摆脱不利的心理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其特点是在咨询室内,由经过心理咨询专门训练的教育者,对前来咨询的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
C.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已经产生较严重心理障碍的人进行专门的调节,使其回复到正常状态。
D.对在心理素质或心理健康方面出现了问题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帮助,使之得以克服。
 
 
7.想象是
A.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
B.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C.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D.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或形象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8.教师运用强化手段来巩固学生良好行为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一种方法是
A.价值观辨析法
B.角色扮演法
C.榜样引导法
D.行为强化法
 
 
9.注意是
A.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持久的知觉活动。
B.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C.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D.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表象或形象材料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10.小学生不合群的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婴儿早期与同伴隔绝导致以后的适应问题
B.小学生的品行不良
C.由于身边没有同龄伙伴和朋友,在家里主要同父母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他们能与给自己保护和支持的成年人很好相处(如教师),而不会处理与同龄人的关系。
D.家长的过分保护
 
 
二、 多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下面有关意志品质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意志的自觉性是人在行动中具有明显的目的性,充分认识所采取行动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服从于一定要求的良好品质。
B.意志的坚持性是一种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作出决定并立即采取相应行动的良好品质,与之相反的则是优柔寡断和草率决定等不良品质。
C.意志的自制性是一种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约束自己产生或完成与任务相反行动的良好品质
D.意志的果断性是一种在行动中能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而坚持到底的良好品质。
 
 
2.以下有关认知的论述正确的有哪些
A.认知具体是指那些能使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是人类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产物。
B.我们不能直接看到主体内在的认知过程,但可以通过观察、分析主体认知活动的外在行为来推断其大脑内部进行的认知活动。
C.它受遗传因素、生活经验、环境及教育等因素的影响。
D.从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认知发展就是人的信息加工系统不断改进的过程。
 
 
3.小学生意志果断性的特点:( )
A.小学生的果断性随年级升高而不断发展
B.相当一部分小学生表现出优柔寡断的特征
C.相当一部分小学生表现出草率决定的特征
D.小学生意志的受暗示性和独断性特征较为明显,其中受暗示性尤为突出
 
 
4.小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表现在:
A.抽象逻辑思维的自觉性很强
B.抽象逻辑思维发展不平衡
C.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D.思维缺乏灵活性
 
 
5.小学生正确自我意识的培养有哪些途径:
A.倾听别人的评价
B.自我反省与体验
C.在比较中认识自己
D.自信心的培养
 
 
6.学习障碍产生的原因有:( )
A.大脑功能失调
B.生化因素
C.遗传因素
D.环境剥夺和营养不良
 
 
7.引起小学生恐惧的原因有:( )
A.小学生的性格特征
B.小学生对幼年时暗示引起的恐惧的记忆
C.经验得来的恐惧。
D.习得的恐惧
 
 
8.表情是情绪和情 感的外部表现,主要包括( )
A.姿态表情
B.面部表情
C.言语表情
D.声调表情
 
 
9.弗洛伊德认为,焦虑可以分为:
A.现实焦虑
B.道德焦虑
C.神经性焦虑
D.主观焦虑
 
 
10.表情是情绪和情感的外部表现,主要包括( )
A.姿态表情
B.面部表情
C.言语表情
D.声调表情
 
 
11.在理解和运用心理健康标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A.心理不健康与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表现不能等同
B.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C.心理健康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动态变化的过程
D.心理健康标准只是一种理想尺度
 
 
12.心理健康教育课在课堂开始阶段,使用的方法为
A.预热方法
B.澄清方法
C.行为强化法
D.介绍方法
 
 
13.学习动机训练的方法包括:( )
A.通过设立目标、评价、奖励等外部手段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
B.通过晕轮效应激发学习动机
C.通过鼓励学生提问题培养其学习动机
D.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价值
 
 
14.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成立时,在其宪章中对健康的含义做了科学的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 )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A.精神上
B.身体上
C.心理上
D.社会适应
 
 
15.关于情绪和情 感的正确论述,正确的有( )
A.情感具有外显性和即时性
B.情绪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反映形式
C.情感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和稳定性
D.情感比情操具有更稳定和含蓄的特点
 
 
16.关于情感和情绪的正确论述有( )
A.情感具有外显性和即时性
B.情绪是人类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反映形式
C.情感具有一定的内隐性和稳定性
D.情感比情操具有更稳定和含蓄的特点
 
 
17.从内容上,儿童的恐惧可分为( )
A.对身体损伤的恐惧
B.对自然事件的恐惧
C.对孤独的恐惧
D.对社交的恐惧
 
 
18.1995年,首都儿科研究所孙静等人把学习障碍分类,包括( )
A.听语能力异常
B.阅读能力异常
C.运算上的能力异常
D.非语言学习能力异常
 
 
19.小学生恐惧的防治方法有:( )
A.培养小学生乐观、开朗、坚定的良好性格
B.丰富小学生的知识、扩大其视野。
C.对小学生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
D.父母加强对小学生的保护和看管
 
 
20.关于自我概念的表述,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
B.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
C.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D.把一个人的各种特殊习惯、能力、观念、思想和情感组织在一起,贯穿于经验和行为的一切方面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当本我冲动违背超我严格的道德标准时,就会引发道德焦虑。
A.错误
B.正确
 
 
2.超常儿童是相对常态儿童而言的,两者具有共同性,但是有明确的界限。
A.错误
B.正确
 
 
3.按国际惯例,以智力测查的标准可将智力落后分为:一轻度智力落后;二中度智力落后;三重度智力落后;四极重度智力落后。
A.错误
B.正确
 
 
4.组织策略就是注意在学习过程中的运用,它帮助学习者针对具体的学习任务对有意注意的分配进行调节和控制。
A.错误
B.正确
 
 
5.智力落后是一种疾病
A.错误
B.正确
 
 
6.心育教学,是指根据个体心理特点和规律,运用辅导与教学的方法,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或调节其不良的心理健康状态。
A.错误
B.正确
 
 
7.学习障碍是指那些智力落后或生理残疾,在读、说、写、算及需要交流技能方面有障碍的儿童。
A.错误
B.正确
 
 
8.精神分析的方法具体有:一自由联想;二梦的分析;三阐释与自我了解;四暴露疗法。
A.错误
B.正确
 
 
9.遗传因素可能导致学习障碍。
A.错误
B.正确
 
 
10.表情是指表达情感状态的身体各部分的动作变化模式。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