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性测试一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单向沟通中双方无论语言或情感上都不要信息的反馈,如()等。
A.交谈
B.作报告
C.发指示
D.下命令
2.“压力情境多数是可以控制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战胜压力,至少也能减轻压力造成的损失程度”是()。
A.压力不可避免观
B.压力辩证观
C.压力可控观
D.压力承受观
3.()就是将适当的“行动任务”安排到今日的日程、时程上。
A.计划管理方法
B.时间“四象限”法
C.GTD方法
D.排程方法
4.积极心理的(),是指积极心理活动对这种有目的、有方向的集合体的存在和发展需要的满足。
A.个体价值
B.集体价值
C.社会价值
D.组织价值
5.人际关系的形成阶段包括()。
A.觉察阶段
B.表面接触阶段
C.亲密互惠阶段
D.升华阶段
6.责任感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
7.人际关系的()作用是指向朋友诉说可以降低和消除消极情绪的影响,恢复心理平衡,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
A.信息沟通
B.心理保健
C.自我认识
D.人际协调
8.()反映的是员工对继续留在组织的义务感,它是员工由于受到了长期社会影响形成的社会责任而留在组织内的承诺。
A.感情承诺
B.继续承诺
C.规范承诺
D.幸福承诺
9.人际关系形成的先决条件主要有()。
A.人
B.人际接触
C.人际需要
D.人际环境
10.博恩·崔西认为价值观是人的信念的核心,他把人的品性比喻成五个同心圆,最外面的同心圆是指()。
A.价值观
B.生活态度
C.信念
D.行为
11.幸福越高级价值便越大;越低级价值便越小。
12.心理冲突指个人内心里同时怀有两种动机而无法同时满足所形成的心理困境,分为(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积极冲突
13.容貌与幸福感没有必然的联系。
14.情商能力是认知的能力、思维的能力、语言的能力、观察的能力、计算的能力、律动的能力等的总和,主要表现为一种理性的能力。
15.有血缘关系也不一定有亲情。
16.工作带来幸福是因为( )。
A.工作能创造幸福
B.工作能发现幸福
C.工作能享受幸福
D.事业成功是幸福最主要的源泉
17.主观幸福感具有()的特点。
A.主观性
B.整体性
C.相对稳定性
D.多样性
18.对幸福指数的认识误区包括( )。
A.对幸福指数的简单化理解
B.对幸福指数的绝对化理解
C.对幸福指数的凝固化理解
D.对幸福指数的政绩化理解
19.可以影响人的幸福水平的结构因素主要有( )。
A.收入的支配结构
B.收入的可变结构
C.收入的时序结构
D.收入的来源结构
20.为提升幸福指数奠定物质基础的因素是( )。
A.社会因素
B.政治因素
C.经济因素
D.心理因素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