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研究19春在线作业1-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97.5
一、判断题 (共 25 道试题,共 62 分)
1.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及“开元盛世”都出现在这个时期。
2.隋文帝对此实行州县两级地方建制,州设刺史、县置令。合并州县,淘汰冗官,节省了国家开支,加重了百姓负担。
11.二馆是门下省的弘文馆和太子东宫的崇文馆。
3.唐高宗乾封元年(666年),尊庄子为太上玄元皇帝。
5.府兵制是征兵制中的一年兵役制。
6.汉代在基层单位里的土地占有、耕作、以及田赋的收取等,采取的是井田制的方式。
7.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这一时期政治相对稳定,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因此被成为盛世。
8.武则天借唐玄宗名义把《氏族志》改为《姓氏录》,进一步贬抑士族,打击门阀势力。
9.《西游记》为吴敬梓所写,是一部充满神话色彩的长篇神话小说,把唐初贞观年间青年僧人玄奘,不必艰险、赴天竺取经的历史铺陈为小说。
7.隋文帝的改革,使“五服之内,政决王朝;一命免拜,必归吏部”,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和地方官的控制与管理,削弱了地方士族势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也为唐以后各朝沿用。
11.待御史属台院,督察百官,审查百官犯罪案件。
12.经过甲骨四堂的著录、断代和考释、证史及综合论史的努力,甲骨文终于凿破鸿蒙,成为商史研究的资料大宗。
18.周人的分封大致有两类:其一为褒封,主要为先圣王后裔;其二、封亲戚功臣谋士。
14.五代前期,北方战火连年,经济破坏严重,南方虽处于割据状态,但社会较为安定,经济发展较快。
15.清朝统治者在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置上,基本沿袭明制,并加损益,形成了以强化皇权、“首崇满洲”为特征的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治体制。
19.以755年爆发的安史之乱为界,隋朝分为前后两期。
17.唐代府兵的中央指挥机构主要是十二卫与东宫四率。
18.在商品交换日益频繁、发达的情况下,唐后期的大城市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存储汇兑业务,即柜坊和飞钱。
19.武则天名曌,因她在唐为则天皇后,建立武周为则天皇帝,史称武则天。
20.曲辕犁结构完备,装有犁壁便于深耕,配有犁评,可调节犁锋入土的深浅度,操作灵活省力,便于转弯,提高了耕作速度和质量。
5.秦始皇统一全国,废除郡县制,实行分封制。
22.西汉时御史大夫也不是专职的监察官,其主要职责包括监察和执法两个方面,成帝时更名为大司空。御史大夫的下属有中丞,因在宫中办公,是皇帝近臣,常可与御史大夫抗衡。
23.624年,唐高祖颁布均田令及租庸调制,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基础的赋役制度。
13.孔子用大量的精力搜集整理了《诗》、《书》、《乐》,删修了鲁国史书《春秋》,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提出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政治上认为“仁”是最高的理想境界;为实现“仁”而制定的制度和行为准则称之为“礼”。把我国古代有关政治和社会伦理思想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25.宗法制度的最主要特点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以嫡为大宗,庶为小宗,小宗之嫡在本支中为大宗,庶仍然为小宗等为组织原则。
二、单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12 分)
30.()年,武则天称帝,改元为周,上尊号“圣神皇帝”,以洛阳为神都。
A.690
B.590
C.480
D.750
27.隋朝,581年至()年,存在时间很短,但其重要性却不容低估。
A.718
B.618
C.518
D.418
28.集中国6世纪以前地理学之大成,并对后世山水文学有巨大影响的名著是()。
A.《禹贡地域图》
B.《水经注》
C.《梦溪笔谈》
D.《徐霞客游记》
29.西周分封制度的原则是()
A.礼乐制度
B.宗统制度
C.宗法制度
D.王朝官制
30.刘知几于景龙四年撰成《史通》,这是我国()史学评论著作。
A.第三部
B.第二部
C.第一部
D.第五部
三、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5 分)
33.周人为巩固政权统治而制定的分封制,具体原因可归纳为:
A.总结夏商历史经验,分封诸侯藩屏王室
B.把礼看成是维护统治秩序的规章和手段
C.分封诸侯是周代建立周天子及诸侯卿大夫等级维系的政治隶属结构的需要
D.分封王室亲戚于战略要冲,以加强对全国的统治
32.唐代中央机构主要有三省()。
A.中书省
B.门下省
C.尚书省
D.四属司
33.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特征是:
A.从统一走向分裂,由兼并再度统一,是当时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B.社会变革异常激烈是这500多年历史的明显时代特征
C.政治变革剧烈,郡县制逐渐取代宗法分封制,官僚制度逐渐取代世卿世禄制度
D.文化史上的黄金期,出现了“百家争鸣”新气象
34.两税法因包括()和()的内容,又因每年分两期缴纳,所以称为两税法。
A.户税
B.关税
C.地税
D.年税
35.清初加强中央集权体制的主要措施中,中枢机构的改革包括:
A.逐步削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康熙时期设立“南书房”
B.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掌管军国机要;将六科归于都察院管理,监察机构的皇权附庸性质日益突出
C.设立理藩院、内务府与八旗都统衙门
D.采取科举与八股取士制度,在官员的选拔任用上“首崇满洲”,实行满、汉复职制
36.南宋朱熹为儒家经典中的()和《孟子》做注释,合为“四书集注”,以后逐渐成为科举考试的必读书。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老子》
37.清朝前期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要举措包括:
A.平定三藩之乱
B.统一台湾,在台湾设立府、县行政机构,隶福建省
C.土尔扈特蒙古回归
D.抗击沙俄入侵与签订《尼布楚条约》
38.中央国子监下设为:()书学、算学。
A.国子学
B.太学
C.四门学
D.律学
31.清代小说盛行著名的有:
A.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B.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C.曹雪芹的《红楼梦》
D.杨宽的《西周史》
34.商鞅变法共有两次,第一次变法在前353年,其主要内容:
A.是废除世卿世禄制
B.是奖励军功,禁止私斗
C.是编制户籍,实行什伍连坐法
D.是奖励耕织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