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秋学期《统计学》在线作业3-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75 分)
1.3.统计调查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是依据()进行分类的。
A.组织方式
B.搜集资料方法
C.登记时间连续性
D.包括范围
2.4、编制质量指标指数一般是采用()做同度量因素
A.基期质量指标
B.报告期质量指标
C.基期数量指标
D.报告期数量指标
3.1.有意识地选择三个钢厂调查其产值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抽样调查
B.典型调查
C.普查
D.重点调查
4.5、某商场报告期销售额为基期的104.5%,价格平均下降了5%,商品销售量的变动为()%
A.4.5
B.0.5
C.9.5
D.10
5.5.若要了解月末半成品的库存情况,的擦汗人员应进行实地盘点,这种搜集资料的方法属于()
A.大量观察法
B.报告法
C.采访法
D.直接观察法
6.12.要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入情况,最适合的调查方式是()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7.4、结构相对数反映总体内部的()
A.密度关系
B.质量关系
C.数量关系
D.计划关系
8.8.有意识地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是()
A.重点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普查
9.15.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重点调查的是()
A.了解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
B.了解全国人口总数
C.了解上海市居民家庭的收支情况
D.了解某校学生的学习情况
10.4、编制动态数列的基本原则是要使动态数列中各项指标数值具有()。
A.可加性
B.可比性
C.一致性
D.同质性
11.19、某化工产品生产50吨需要催化剂30千克,计划产量为120吨,则需要的催化剂为()
A.72千克
B.80千克
C.62千克
D.82千克
12.1、平均数反映了()
A.总体分布的集中趋势
B.总体中总体单位分布的集中趋势
C.总体分布的离散趋势
D.总体变动的趋势
13.13.统计分组的结果应表现为()
A.组内同质性,组间差异性
B.组内差异性,组间同质性
C.组内差异性,组间差异性
D.组内同质性,组间同质性
14.5、计算估计标准差的依据是()
A.因变量的数列
B.因变量的总偏差
C.因变量的回归偏差
D.因变量的剩余偏差
15.10、定量数据的计量尺度()定序数据
A.等于
B.高于
C.低于
D.无法判断
二、 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25 分)
1.2、平均增长速度是环比增长速度连乘积开n次方根。
A.错误
B.正确
2.2、标志和指标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两者没有任何联系。
A.错误
B.正确
3.3、回归分析是指对相关现象的关系转变为函数关系,并建立变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来研究变量之间数量变动关系的统计分析方法。
A.错误
B.正确
4.3、编制工业产品产量总指数过程中多使用的同度量因素(又称权数)是用不变权数(不变价格),所以指数数列中各环比指数的连乘积等于定基指数。
A.错误
B.正确
5.4、可变组成指数=固定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