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18年9月课程考试《环境质量评价》作业考核试题 -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关于五级划分环境影响程度的指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极端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严重而长期的其损害或损失,代替、恢复和重建非常困难和昂贵,并需很长的时间
B.非常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无法替代、恢损复和重建的损失,这种损失是永久的、不可逆的
C.中度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的损害和破坏,或回复是可能的,但相当困难且可能要较高的代价,并需比较长的时间
D.轻度不不利:外界压力引起某个环境因子暂时性破坏或受干扰,环境的破坏或干扰能较快的自动回复或再生,或气体待遇重建比较容易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工程分析工作内容的是( )。
A.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分析
B.污染物分析
C.清洁生产分析
D.人员编制安排
3.对于拟建项目类型相同的现有项目的设计资料或实测数据进行工程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是( )
A.物料衡算法
B.类比法
C.资料复用法
D.现场实测法
4.下列环境因素中,不属于环境敏感区范围的是( )
A.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珍稀动植物栖息地或特殊生态系统
C.人口密集区、文教区、党政机关集中的办公地点
D.城市规划中的工业区
5.1969年,( )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把环境影响评价用法律固定下来的国家。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加拿大
6.下面关于生物影响评价的说法不确切的是()
A.用于预测和评价生物影响的方法必须是基于项目或行动的类型及与之相关联的影响方面的全面考虑
B.用于预测和评价生物的技术手段很多,包括将数据资料编排得当的报告,生物指数,数学和物理模型以及费用-效益分析法等,但应根据实际慎重选用
C.景观生态学方法不能用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
D.在陈述生物环境影响时,重要之点是确认生物-生态环境是一个动态的整体系统
7.对于新建项目的大气污染源调查可通过( )或设计资料确定。
A.物料平衡法
B.遥感技术
C.类比调查
D.现场实测
8.下列选项中,()可作为是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评价后需要的污染物最终排放量。
A.改扩建与技术改造前现有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
B.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污染物排放量
C.实施治理措施和评价规定措施后能够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
D.A、B、C的代数和
9.下列定义中错误的是( ).
A.生态环境影响定义:生态系统受到外来作用时发生的影响和变化
B.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科学地分析与预估生态受到外来作用时所发生的响应与变化的趋势
C.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影响预测的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人为的判别能否接受的过程
D.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现状影响的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人为的判别能否接受的过程
10.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首先是从( )领域开始的。
A.环境质量评价
B.规划环境影响
C.噪声环境影响
D.建设项目
11.国家( )有关单位、专家、和公众以适当的方式参与环境影响评价。
A.鼓励
B.支持
C.保障
D.反对
12.水环境现状调查和监测过程中,关于调查时间的确定原则下列不正确的是( )。
A.根据当地水文资料确定河流、湖泊、水库的丰水期、枯水期、平水期,同时确定最能代表这三个时期的季节和月份
B.评价等级不同,对调查时期的要求有所不同
C.当被调查的范围内面源污染严重,丰水期水质劣于苦枯水期时,一、二级评价的各类水域应调查丰水期,若时间允许,三级也应调查丰水期
D.冰封期较长的水域,且作为生活饮用水、食品加工用水的水域或渔业用水时,不用调查冰封期的水质水文情况
13.关于环境背景值,正确的说法是( )。
A.环境中的水、土壤、大气、生物等要素,在环境影响评价是所含的 化学元素的正常含量
B.一般低于环境本底值
C.一般高于环境本底值
D.环境中各种要素在自身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受到外来污染影响下形成的化学元素组成的正常含量。
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态影响型项目工程分析基本内容的是( )。
A.全过程分析
B.工程概况
C.生态环境影响源分析
D.施工规划
15.重庆市土地利用规划草案未编写有关环境影响的篇章或者说明,审批机关应 ( )。
A.限期补报
B.先审批,后补编写
C.不予审批
D.征求当地环保部门意见
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环境调查基本内容的是( )。
A.社会经济
B.地形地貌
C.人群健康状况
D.文物与景观
17.对于技改扩建项目污染物源强,清算新老污染源“三本帐”,其中正确的关系是( )。
A.技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B.技改扩建后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前排放量
C.技改扩建前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完成后排放量
D.技改扩建后排放量+“以新带老”削减量+技改扩建项目排放量=技改扩建前排放量
18.对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国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实施分 类管理,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很小影响的,应编制( )
A.环境影响报告书
B.环境影响报告表
C.环境影响登记表
D.环境影响登记书
19.下列方法不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是( )。
A.指数法
B.环境影响预测模型
C.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
D.专业判断法
20.环境影响评价的类别中,下列选项中不满足按照环境要素划分分类的是( )。
A.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B.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C.环境影响后评价
D.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21.对于地形、地理特征和排放高度、排放量较大的点源的调查,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范围还应扩大到界外区域,各方位的界外区域的边长大致为评价区域边长的( )。
A.0.2倍
B.0.5倍
C.1倍
D.1.5倍
22.下列关于筛选预测水质参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根据对建设项目的初步分析,可知此项目排入水体的污染源与污染物情况
B.结合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级别,工程与水环境两者的特点,即可从将要排入水体的污染物中筛选水质参数
C.筛选的数目尽可能多
D.筛选的数目既要说明问题又不过多,使所选水质参数的影响预测能力基本反映建设项目的地面水环境影响
23.下列选项中可作为改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评价后需要的污染物最终排放量的是( )。
A.改扩建与技术改造前现有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
B.改扩建与技术改造项目按计划实施的自身污染物排放量
C.实施治理措施和评价规定措施后能实现的污染物削减量
D.以上各项代数和
24.各单项工作环境影响评价划分为( )个工作等级。
A.3
B.2
C.5
D.4
25.关于环境现状调查的一般原则,不正确的是( )。
A.调查范围应小于评价区域
B.对评价区域边界以外的附近地区,若遇有重要的污染源时,调查范围应适当放大
C.应先收集现有资料,经过认真分析筛选后择取可用部分
D.若引用资料不能满足需要时,再进行现场调查或测试
2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声级一般用来评价噪声源,对特殊噪声源在测量A声级的同时还需要测量其频率特性
B.对突发噪声往往需要测量最大A声级L Amax如及其持续时间,脉冲噪声应同时测量A声级和脉冲周期
C.等效连续A声级即将某一段时间内连续暴露的不同A声级变化,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以A声级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
D.计权等效连续感觉噪声级用于评价一般噪声
27.不属于污染物分析内容的是( )。
A.污染物分布及污染物源强核算
B.无组织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
C.正常排放源强统计及分析
D.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28.下列选项中不是环境现状调查的工作内容的是( ).
A.明确环境保护目标
B.明确评价标准
C.确定评价时段
D.了解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29.下列选项不属于工程分析工作内容的是( )
A.工艺流程和产污环节分析
B.污染物分析
C.清洁生产分析
D.人员编制安排
30.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 )进行分析、 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 法与制度。
A.环境污染
B.生态恶化
C.环境影响
D.环境破坏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环境空气质量功能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
A.居住区
B.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C.文化区
D.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E.特定工业区
2.生态影响评价工程分析技术特点有( )
A.工程组成完全
B.重点工程明确
C.全过程分析
D.污染源分析
E.其他分析
3.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 )
A.居住区
B.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
C.文化区
D.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E特定工业区
4.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的筛选依据和选择方法有()
A.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
B.结合当地大气污染状况
C.该建设项目等标排放量Pi 值较大的污染物
D.在评价区内已经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物
E.列入国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污染物
5.大气污染的常规控制技术有()
A.洁净燃烧技术
B.烟气的高烟囱排放技术
C.烟(粉)尘污染净化技术
D.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E.活性污泥法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 8978-1996)》排入( )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A.G
B.3838中Ⅳ类水域
C.G
D.3838Ⅴ类水域
E.G
F.3097中三类海域
G.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
7.大气污染的常规控制技术有( )
A.洁净燃烧技术
B.烟气的高烟囱排放技术
C.烟(粉)尘污染净化技术
D.气态污染物净化技术
E.活性污泥法
8.复杂地形系指:( )
A.山区
B.丘陵
C.沿海
D.大中城市的城区E平原
9.下面()是河流水文调查的内容
A.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的划分
B.河流的面积和形状
C.河流平直及弯曲
D.结冰、封冻、解冻
1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90)》II类标准适用于()
A.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
B.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
C.商业中心区
D.工业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主导风向主要是指拟建工程项目所在地点多年统计结果中出现风频率最大的风向。( )
A.错误
B.正确
2.在执行环境标准时,国家环境标准优先于地方环境标准。( )
A.错误
B.正确
3.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工作中需要统一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 )
A.错误
B.正确
4.我国的环境标准可以分为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 )
A.错误
B.正确
5.建设项目可以划分为以污染为主和以非污染环境影响为主两大类。( )
A.错误
B.正确
6.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中不包括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A.错误
B.正确
7.环境是指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各种因素的综合体。( )
A.错误
B.正确
8.人工环境是由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 )
A.错误
B.正确
9.以人的需要为尺度,预测将要形成的客体的价值,即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预测功能。( )
A.错误
B.正确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目前建设项目要进行环评,而规划不要进行环评。( )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