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能源汽车涂装PVC工序工艺方案
摘要: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过程中涂装PVC工序采用的工艺方案,从PVC涂料特性及功能、PVC各工序作业内容、PVC质量控制、新能源汽车PVC工艺差别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粗密封;细密封;底板防护;PVC涂料
引言
汽车涂装的一般工艺流程如下:前处理→电泳→烘干→粗密封→底板防护→细密封→烘干→打磨→B1→B2→水分烘干→清漆→烘干→修饰→点修补→喷蜡。
在汽车涂装的整个工艺过程中,为了提高汽车的密封性、隔音性、防震性、抗石击性,PVC涂料被广泛用于涂胶工艺中,涂胶工序主要包括粗密封、底板防护、细密封。涂装PVC工艺主要使用PVC涂料和沥青板。
一、PVC胶的特性及功能
PVC胶也称为聚氯乙烯涂料,它是由聚氯乙烯树脂和增塑剂、填充料及颜料、附着力促进剂、稳定剂等添加剂混合而成的高固体分、无溶剂型涂料,是一种固体物质达到95%以上、挥发性物质小于5%的黏稠膏状物质,它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耐磨损性、密封性、粘接性、隔音性,在汽车行业得到广泛的运用。
PVC涂料分为2种:焊缝密封胶和底板防护胶。焊缝密封胶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伸展性、硬度、抗磨损性,可以起到很好的密封、隔音、防漏水的作用;底板防护胶主要喷在车底部和4个轮罩区域,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和附着力,能起到防震、抗石击、保护车体的作用。
焊缝密封胶主要是通过胶枪涂覆在车身焊缝处,由于车身内部结构复杂,不同的车型焊缝结构和形状不一样,为了保证涂胶质量,涂装车间采用多种类型的枪嘴,常用的枪嘴有扁嘴枪、弯头扁嘴枪、尖嘴枪、圆嘴枪等。在焊缝密封胶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主要是GRACO公司的气动泵、过滤器、连接输胶主管道和输胶减压阀,再通过胶管和胶枪等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输胶系统。GRACO公司的气动泵性能稳定,压力足,维护方便;过滤器的主要作用是除去涂料中的杂质,避免密封胶出现明显颗粒,所用的输胶减压阀是带稳压装置的减压阀,通过减压阀可以调节生产现场出胶量的大小,使出胶均匀、稳定且连续,提高胶条的美观度,同时也可避免开枪和收枪时胶条堆积,减少残胶的产生,减少擦净作业工作量,提升生产节拍。
底板防护胶主要采用喷涂的方式均匀喷涂在车底和轮罩区域,枪距要合适,走枪速度要均匀,不能漏喷,不能堆积,不能喷到车厢内和车外板上。PVC涂膜表面要均匀、平整,喷涂必须达到一定厚度。一般工艺要求车底厚度在400~500μm,轮罩厚度500~600μm,为了保证喷涂厚度,生产线每日进行抽查检测,并做相应记录,以此保证喷涂质量。
二、PVC涂装各工序的作业内容
(1)粗密封工序作业内容粗密封工序主要作业内容:
更换车身工装辅具、安装随车堵件、车厢内焊缝打胶、刷胶、尾灯打胶、刷胶、刮胶、安装沥青板。更换车身工装辅具:将电泳车身工装拆卸,更换面漆工装。
安装随车堵件:将随车堵件和胶贴按照规定位置进行安装。
车厢内焊缝打胶、刷胶:用挤胶枪对车厢焊缝进行打胶作业,然后用刷子对胶条区域进行刷胶作业,刷胶需要将焊缝刷严,表面无堆积、无残胶。
尾灯打胶、刷胶、刮胶:用挤胶枪对车身尾灯区域进行打胶作业,对需要刷涂的区域用刷子进行刷涂,对需要刮涂的区域用刮板进行刮胶。
安装沥青板:将沥青板按照规定位置进行安装。
(2)底板防护工序作业内容底板防护工序主要作业内容:遮蔽、预密封、喷胶、卸遮蔽。
遮蔽:用遮蔽堵件、纸胶带对安装孔、安装螺柱进行遮蔽作业。
预密封:用挤胶枪对车底焊缝进行打胶作业,再用刷子进行刷涂。
喷胶:用喷胶枪对车底区域和轮罩区域进行喷胶作业。
卸遮蔽:用卸堵钳去除安装在车底的遮蔽堵件和纸胶带。
(3)细密封工序作业内容
细密封工序主要作业内容:前后盖打胶、四门外边打胶、四门内边打胶、顶盖打胶、尾灯流水槽刮胶。
前后盖打胶:用扁嘴枪对前后盖进行打胶,对胶条接头区域进行刮胶作业。
四门外边打胶:用扁嘴枪、弯头扁嘴枪对四门外边进行打胶,对胶条接头区域进行刮胶作业。
四门内边打胶:用尖嘴枪对四门内边进行打胶,对胶条接头区域进行刮胶作业。
顶盖打胶:用尖嘴枪对顶盖焊缝进行打胶,对胶条进行刷涂作业。
三、PVC质量控制
因PVC涂料的施工采用的是胶泵加压后挤胶枪高压喷涂的施工方式,施工压力参数相对固定,PVC涂料是由专业的生产厂商供应,只要来料供应符合技术参数要求,其余需工艺参与的部分和涂装电泳工艺、面漆工艺相比较少,故施工中品质控制方面,如密封不严、堆积、外观不良、残胶等质量缺陷对操作者的技能、质量意识依赖度较高。
首先在生产过程中要不断给员工树立正确的质量意识,这在PVC品质管理中尤为重要,以下三检意识需加强培养和灌输给操作人员:
(1)自检意识:产品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对PVC质量控制而言更为合适。PVC自检的秘诀是让每个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序,对自己生产出的产品要自我检验,只有自己检验是合格品,才可以流到下道工序,即“三不”原则中的“不制造”原则;
(2)互检意识:对于上道工序流过来的产品进行检查,无问题再接收进行本岗位操作,有问题及时反馈到上道工序进行解决,即“三不”原则中的“不接收”原则;
(3)专检意识:为了更好地控制PVC质量,对质量缺陷易发和重要部位要进行专门检查,不放过重要部位的任何细节,因此在PVC生产工艺的最后一道环节设置了专检岗位,最大限度地控制PVC缺陷的流出,即“三不”原则中的“不流出”原则。
其次,在生产前还要做好事前质量控制和生产中的过程质量控制:
(1)事前控制即首检控制:在生产开工前,班组长、操作员工要确认自己工序和岗位内的交接班首台车身遗留质量状况,确认无误后再开线生产;
(2)过程中质量控制(巡检控制):在生产过程中,班组长、工段长、质量和工艺人员要对生产中的车身进行抽检,关注操作中的薄弱环节,如新员工、关键岗位、经常出错的员工;
(3)末检控制:在一天的生产快要结束时,往往此时员工的心态急躁,对此时生产的车身要加强检查,重点控制。
四、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涂装PVC工艺的差别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涂装PVC工艺有一些区别,因新能源汽车车底安装电池包,车底电池包区域在底板防护喷涂时可以取消,车底电池包区域有电池包遮挡,可以保护车底钢板漆膜。取消电池包区域喷涂可以降低车身质量,提高车辆续航里程,同时也可以减少材料消耗,降低生产成本。
新能源汽车对车身防水性要求较高,进入雨季后,车身难免会行驶在不同程度的积水路面上,那么这就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电动车以300~600V的高电压驱动电机来获取动力,其电压甚至远远高于家庭用电的220V,电动车浸泡在水中或者涉水会有潜在的触电或其它危险。针对此问题,对车身涂装PVC工艺进行优化,增加焊缝刷胶区域,对车身底板焊缝进行打胶密封,对车身尾灯区域进行涂胶、刮胶作业。
五、结语
当前汽车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创造低成本、高价值的产品是每个汽车企业追求的目标,在新能源汽车生产过程中,我们应更加注重节能环保,注重车身质量性能,用完善的PVC工艺方案,提升车身防腐性,密封性。后续生产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对PVC工艺方案进行深入研究,探索低成本高性能的工艺方案。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