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东北师范 > 东师在线 >

东师小学语文教学论18春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

作者:apycfd

小学语文教学论18春在线作业1-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狭义的语文,其根本的特性是 A.整体性 B.应用性 C.个体性 D.工具性 2.政府颁布的( ),以分科
小学语文教学论18春在线作业1-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狭义的语文,其根本的特性是
A.整体性
B.应用性
C.个体性
D.工具性
 
 
2.政府颁布的( ),以分科形式存在的小学语文课程已初见端倪。
A.《奏定学堂章程》
B.《钦定学堂章程》
C.《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
D.《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
 
 
3.班级授课制最早是17 世纪捷克的教育家( )提出。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卢梭
D.福禄贝尔
 
 
4.(  )是课改后小学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A.工具性
B.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C.实践性
D.人文性
 
 
5.( )文件的颁布,以分科形式存在的小学语文课程已初见端倪。
A.《奏定学堂章程》
B.《钦定学堂章程》
C.《奏定女子小学堂章程》
D.《小学校教则及课程表》
 
 
6.按照( ),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国际理解、环境教育、信息教育、福利教育。
A.活动形式
B.课题性质
C.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D.资源利用情况
 
 
7.狭义的语文,它的根本的特性就是它的
A.整体性
B.应用性
C.个体性
D.工具性
 
 
8.按( )为标准,语文综合性学习可分为讨论、演讲、辩论、参观、访问、调查、表演等。
A.活动形式
B.课题性质
C.活动的时间与空间
D.资源利用情况
 
 
9.( )应该集中注意力,从整体来把握阅读材料,善于捕捉关键信息。
A.精读
B.略读
C.朗读
D.默读
 
 
10.为了规 范普通话的语音,国务院于( )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
A.1949年
B.1939年
C.1958年
D.1978年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口语交际的特点 有( )
A.情境性
B.互动性
C.规范性
D.综合性
E.实用性、实践性
 
 
2.影响字音掌握的心理因素主要有(    )等。
A.听音辨调能力的发展
B.拼音能力的水平
C.汉字在口语中出现的频率
D.字义
 
 
3.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有
A.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B.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
C.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D.为课程与教学的评价提供依据
 
 
4.口语交际的意义有( )
A.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B.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C.有助于把握学科特性
D.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5.言语活动过程有两个基本过程:
A.认识过程
B.表达过程
C.实践过程
D.感知与理解过程
 
 
6.提高识字能力的有效教学手段由( )
A.音义联系法
B.形义联想法
C.查字典法
D.联系语境法
E.利用掌握汉字图形和构图特征来培养识字能力
F.利用口语基础培养识字能力
 
 
7.运用历史比较研究法应注意以下两点(     )
A.保证资料的可靠性
B.保证资料的清晰性
C.注意比较的全面性
D.保证资料的科学性
 
 
8.总体而言,语文课程的功能有
A.知识教育功能
B.审美教育功能
C.智能教育功能
D.文学教育功能
 
 
9.小学口语交际特点有( )
A.口语性
B.交际性
C.主观性
D.个性化
 
 
10.识字与写字教学标准内容的特点有(     )
A.准确定位汉语拼音的学习目标,适当降低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
B.强调多认少写、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学习目标
C.重视和加强写字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体会汉字的优美
D.给学生打下扎实而又可持续发展的识字基础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所谓个性化的阅读,就是指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动机、阅读能力、性格特点、情感特征和特有的生活经历,对所面对的文章产生自己的理解、感受和评价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2.跳摘训练型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力,让学生“跳”起来。张富认为“在学生身上展现的各种特征都处于变化之中,但不是已经到达发展的顶峰和终极,他们身上潜藏着各方面发展的极大可能性”。
A.错误
B.正确
 
 
3.言语活动的过程,有表达和感知与理解两个基本过程。
A.错误
B.正确
 
 
4.1960年为了规范普通话的语音,国务院颁布了《汉语拼音方案》文件。
A.错误
B.正确
 
 
5.语言是由语音(及文字)、词汇、 语素和语法构成。
A.错误
B.正确
 
 
6.音义联系方法就是在语言环境中教学识字。
A.错误
B.正确
 
 
7.学生的拼音能力对学生掌握字音没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A.错误
B.正确
 
 
8.默读方法就是通过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共同参与,将视觉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言语。
A.错误
B.正确
 
 
9.言语动机是推动人开口说话的内部动力,它表现为人渴望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想说,爱说。
A.错误
B.正确
 
 
10.《急就篇》属于文选教材。
A.错误
B.正确
 
 
11.《俗语难字》市委晋南北朝时期的书目。
A.错误
B.正确
 
 
12.综合性学习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它是超越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而按照水平组织的原则,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和学生关心的问题以单元的形式统整起来,通过学生主体的、创造性的问题解决学习过程,有机地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强调从外在的内容形式转化为内在实际的结果,实现从内容到形式、从手段到结果的统一。
A.错误
B.正确
 
 
13.实践观不属于小学语文教学论研究基本特点。
A.错误
B.正确
 
 
14.领导管理型型以钱梦龙等为代表的,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启发。钱梦龙提出“三主”“四式”语文导读法,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教学思想指导下的“自读式、教读式、作业式、复读式”四种训练形式。
A.错误
B.正确
 
 
15.五四前,“ 国语”改为“语文”。
A.错误
B.正确
 
 
16.访谈法就是研究者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对各个历史时期的语文教学情况作分析比较的一种研究方法。
A.错误
B.正确
 
 
17.语法主要是由语音(及文字)、词汇、 语素和语法几个部分构成的符号系统。
A.错误
B.正确
 
 
18.“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做准备,做简单的发言在交际中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表述的是小学第一学段的口语交际目标。
A.错误
B.正确
 
 
19.《急就篇》是古代语文教材著作。
A.错误
B.正确
 
 
20.学生阅读面宽阔看主要指学生要读各种各样的书籍,来开阔学生的眼界。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