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东北师范 > 东师在线 >

东师统计学18春在线作业1【参考答案】

作者:apycfd

统计学18春在线作业1-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的数值()。 A.越小 B.越接近于0 C.越接近于-1 D.越接近于1
统计学18春在线作业1-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则相关系数的数值()。
A.越小
B.越接近于0
C.越接近于-1
D.越接近于1
 
 
2.用标准差比较,分析两个同类总体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的前提条件是()。
A.两个总体的标准差应相等
B.两个总体的平均数应相等
C.两个总体的单位数应相等
D.两个总体的离差之和应相等
 
 
3.中位数和众数是一种()。
A.常见值
B.代表值
C.实际值
D.典型值
 
 
4.某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600,又知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50,则末组的组中值是()。
A.100
B.500
C.650
D.700
 
 
5.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
A.确定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B.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C.确定组距和组数
D.确定全距和组距
 
 
6.某造纸厂2004年产量比2003年增长13.6%,总成本增长了12.9% ,则该厂2004年产品单位成本()。
A.减少6.2%
B.减少5.15%
C.增加12.9%
D.增加1.75%
 
 
7.有20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A.单项式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
 
 
8.对于同一变量分布,其标准差永远()。
A.小于平均差
B.大于平均差
C.等于平均差
D.不会小于平均差
 
 
9.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接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直线方程是()。
A.у=6000+24х
B.у=6+0.24х
C.у=24+6000х
D.у=24000+6х
 
 
10.若要观察现象在较长时期内展现出来的总态势,需要测定现象的() 。
A.季节变动
B.循环变动
C.长期趋势
D.不规则变动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在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中()
A.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只能计算一个
B.据同一资料,相关系数可以计算两个
C.据同一资料,回归方程只能配合一个
D.据同一资料,回归方程随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确定不同,可能配合两个
E.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均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无关
 
 
2.重复抽样的特点是()
A.各次抽选互不影响
B.各次抽选相互影响
C.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逐渐减少
D.每次抽选时,总体单位数始终不变
E.各单位被抽中的机会在各次抽选中相等
 
 
3.下列指数中属于质量指标指数的有()
A.工资总额指数
B.劳动生产率指数
C.单位成本指数
D.价格指数
E.农副产品收购额指数
 
 
4.统计分组是()
A.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性分类
B.在统计总体内进行的一种定量分类
C.将同一总体区分为不同性质的组
D.把总体划分为一个个性质不同的、范围更小的总体
E.将不同的总体划分为性质不同的组
 
 
5.在什么条件下,加权算术平均数等于简单算术平均数()
A.各组次相等
B.各组变量值不等
C.变量数列为组距数列
D.各组次数都为1
E.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相等
 
 
6.在直线回归分析中,确定直线回归方程的两个变量必须是()
A.一个是自变量,一个是因变量
B.均为随机变量
C.对等关系
D.一个是随机变量,一个是可控制变量
E.不对等关系
 
 
7.编制组距次数分布数列时,确定组限时应当考虑()
A.选择能反映现象本质差异的标志值为组限
B.最低组的下限应小于至多等于原始资料中的最小值
C.最高组的上限应大于至少等于原始资料中的最大值
D.任何数列相邻两组的组限必须间断
E.组限的取值必须是整数
 
 
8.下列哪些现象之间的关系为相关关系()
A.家庭收入与消费支出关系
B.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关系
C.广告支出与商品销售额关系
D.单位产品成本与利润关系
E.在价格固定情况下,销售量与商品销售额关系
 
 
9.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看,相关关系可分为()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直线相关
D.曲线相关
E.不相关和完全相关
 
 
10.单位成本(元)依产量(千件)变化的回归方程为yc=78- 2x,这表示()
A.产量为1000件时,单位成本76元
B.产量为1000件时,单位成本78元
C.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下降2元
D.产量每增加1000件时,单位成本下降78元
E.当单位成本为72元时,产量为3000件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60 分)
1.统计指标是客观实际的反映,因而不具有抽象性。
A.错误
B.正确
 
 
2.一览表是指一份表格上只体现一个调查单位情况的表。
A.错误
B.正确
 
 
3.重复抽样是指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到抽取n个元素为止。
A.错误
B.正确
 
 
4.平均指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算术平均指数形式,另一种是调和平均指数形式。
A.错误
B.正确
 
 
5.从广义讲,计划完成相对数也是一种指数。
A.错误
B.正确
 
 
6.某类商品的销售量上升10%,价格下降10%,则该类商品的销售额不变。
A.错误
B.正确
 
 
7.在抽样推断中,全及指标值是确定的、唯一的,而样本指标值是一个随机变量。
A.错误
B.正确
 
 
8.众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其代表性不好。
A.错误
B.正确
 
 
9.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中全国人口数是统计总体。
A.错误
B.正确
 
 
10.凡是一个变量相邻的两个变量值之间可以继续分割,取得新的变量值,那么,这样的变量称为连续变量。
A.错误
B.正确
 
 
11.平均数时间数列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形成的数列称为相对数时间序列。
A.错误
B.正确
 
 
12.饼图是以整个圆的360度代表全部数据的总和,按照各类组所占的百分比(频率),把一个“饼”切割为各个扇形。
A.错误
B.正确
 
 
13.如果时间数列呈直线趋势,则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相同。
A.错误
B.正确
 
 
14.众数都落在数据集合的中间区域。
A.错误
B.正确
 
 
15.四分位差就是两个四分位数之差。
A.错误
B.正确
 
 
16.统计假设是事先对总体参数的数值提出某种假设,然后利用样本所提供的信息检验假设是否成立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17.拉氏指数是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的综合指数。
A.错误
B.正确
 
 
18.采用整群抽样时,抽取的样本单位比较集中。
A.错误
B.正确
 
 
19.根据组距数列计算求得的算术平均数是一个近似值。
A.错误
B.正确
 
 
20.当相关关系的一个变量变动时,另一个变量也相应的发生大致均等的变动,这种相关关系称为线性相关。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