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分析1470》21春在线作业2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60 分)
1.非精英者向精英位置的移动是( ),并且精英位置可以保持稳定而避免发生革命。
A.快速的
B.缓慢的
C.飞速的
D.按照顺利的
2.公共政策执行的意义不包括( ):
A.实现政策目标的关键
B.通过选择模型来实现政策效果
C.通过政策执行可以检验、修正政策
D.公共政策执行决定着政策的效果
3.( ),就会在执行过程中理解政策、支持政策,政策执行就比较顺利。
A.否定政策
B.认同政策
C.修订政策
D.宣传政策
4.政策分析的要素不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
A.政策问题
B.政策模型
C.政策决策
D.政策效果。
5.政策运行所要花费的代价和必需的各种条件,其中纳入政策活动的一切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被称为( )条件。
A.人员
B.信息
C.经费物资
D.权威。
6.现代政策制定体制不包括( ):
A.决策系统
B.监督系统
C.智囊系统
D.信息系统
7.政策平角标准的重点分析内容是( ):
A.投入工作量
B.公平性
C.绩效
D.效率。
8.对研究的对象、过程某方面的本质属性进行的抽象化描述被称为( ):
A.政策资源
B.政策方案
C.政策模型
D.政策问题。
9.公共政策的制订过程是一个( )过程,多方面在相互冲突中获得平衡。
A.冲突
B.协商
C.压制
D.博弈
10.政策制定集团结构不包括( ):
A.知识结构
B.年龄结构
C.能力结构
D.性别结构
11.( )是现代社会的目标。
A.效率
B.公平
C.正义
D.效率和公平
12.在政策执行前进行分析与判断并带有预测性的评估,应该注意的事项不包括以下哪项( ):
A.准确把握问题、实施对象的发展趋势
B.重视对政策效果的事先评估
C.决策模型的合理性
D.政策的可行性
13.新的政策如果与政策作用对象固有的价值差距不大,执行中受到的阻力会( ):
A.较小
B.较大
C.不变
D.归零
14.政策使其获益,政策作用对象就会( )新政策;政策使其受损,政策对象就会( )新政策的实施。
A.认同、抵制
B.认同、认同
C.抵制、 认同
D.抵制、抵制
15.政府行政发展的三个历程中第二发展阶段为( ):
A.行政管理
B.公共事务
C.公共行政
D.公共管理
16.政策制定的原则不包括( ):
A.效率性原则
B.社会公正原则
C.连续性原则
D.可行性原则
17.( )是基本的政治力量,在制订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A.公民
B.利益集团
C.政党
D.国际组织
18.由于政策的实施会对政策作用对象产生影响,政策涉及对象的范围越广,政策产生的社会震动就越大,在执行中的阻力就( ):
A.越小
B.不变
C.归零
D.越大
19.公共政策评价采取事后评价方法不包括( ):
A.收益法
B.质询法
C.调查法
D.实际比较法。
20.一般认为分析公共政策的专门方法的发展和“文明从部落或氏族社会中在很大程度上独立的区域中忽然产生”与( )有关。
A.生产力发展
B.人类文明进步
C.“世界历史上城市文明的扩张与分化”
D.经济
21.在系统决策模型理论下,社会的需求和支持为( ):
A.输入
B.输出
C.储存
D.治理。
22.政策方案调整的意义不包括( ):
A.通过政策调整可以纠正政策的偏差
B.有利于政策的相对稳定性
C.有利于社会发展
D.有利于政策执行
23.公共政策事前评价是带有( )的评估。
A.决定性的
B.预防性的
C.预测性的
D.否决性的。
24.集团决策模型是指( ):
A.公共政策看作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相互斗争以及彼此协商、定约和妥协的产物
B.一集团压倒另一集团的结果
C.集团利益控制的结果
D.统治者强制要求的结果。
25.系统决策模型是将( ):
A.公共政策看成是政治系统的输入端
B.公共政策看成是政治系统的处理中心
C.公共政策是看成是政治系统的记忆空间
D.公共政策看作是政治系统的输出。
26.政策作用对象对政策是否认同取决于( ):
A.统治者意志
B.对象意志
C.政策本身的优越性
D.政策使其获益还是受损
27.政策制定符合( ),政策执行主体具有法定的权威,会对政策作用对象产生一种威慑,而使其接受。
A.法定程序和法律原则
B.统治者利益
C.人民利益
D.少数人需求
28.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技术进步、需求结构变化、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 ),会造成经济和社会不稳定。
A.不规律的变化
B.周期性的波动
C.紊乱的波动
D.定期的变动
29.社会中一套可认知的制度与活动,其功能在于将需求转化为权威的决定,这个决定去要全社会的支持,是指( )的概念和内涵。
A.集团利益
B.系统
C.公共政策
D.决策。
30.可行性分析是指( ):
A.政策的规范性是通过国家的强制力量的监督执行来实现的
B.政策模型的选择和分析方法的确定
C.对实施组织的考察
D.对规范研究中所提出的方案进行考证,论述在客观实现的基础上是否具备了条件与能力。
二、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31.任何一项政策的实施都存在负面的影响。( )
32.在古代,政策分析不能对知识与行动间的联系进行明确和反省式检验。( )
33.利益集团是政策制定的核心力量。( )
34.所有的公共社会问题都是政策问题。( )
35.公共政策的功能是公共政策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中所发挥的作用。( )
36.公民对政策不能产生影响。( )
37.在当代公共问题都是非常复杂的,由于人们认知程度和方式的不同,它们被人们感知的程度也会迥然不同。( )
38.体制影响政策的制定;体制制约着政策的选择。( )
39.公共政策分析不需要评价政策本身的价值。( )
40.邓恩的分析模式下,政策分析被看作一个质询过程,它包括五种通过运用五种政策分析方法可以互相转换的政策信息成分。( )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