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与教学论18春在线作业1-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30 道试题,共 75 分)
1.1924年匈牙利著名的电影理论家( )第一次在《可见的人类-论电影文化 》一书中首先提出“视觉文化”的概念。
A.贝拉●巴拉兹
B.尼古拉斯●梅尔左夫
C.弗里德曼
D.米尔佐夫
2.以下( )课程能使学生获得最一般的技术操作程序和技术发展意识?
A.音乐课程
B.体育课程
C.美术课程
D.英语课程
3.示范的主要目的是( )
A.行为的的展示和模仿
B.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
C.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D.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4.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是以( )为基础的,是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
A.劳动
B.知识
C.能力
D.技术
5.下列有关教学评价的论述中最准确的是( )
A.美术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使教师认识到“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的重要性
B.评价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要通过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个体的差异性等,建立
C.美术课程的评价主体,主要是学校的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
D.现代课程评价,已从动态评价转向静态,关注点从教学过程的分析和评价转到教
6.教案的作用是:( )促进周密的思考;获得备忘的效果;记录教学的过程;引导反思与改进;与他人更好地交流。
A.明确教学的目标
B.引导学生的学习
C.督促教师的授课技能
D.清楚教学流程
7.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试图根据学生生理发展状况进行年龄分期,实施基础教育。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帕里斯
8.古希腊著名哲学家( )在西方教育史上最早试图根据学生生理发展状况进行年龄分期,实施基础教育。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帕里斯
9.教师讲课要求使用规范语言。“规范语言”是指( )
A.普通话
B.方言
C.幽默语言
D.专业语言
10.有“近代教育之父”之称的( )尖锐地抨击中世纪的学校教育二号召“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提出统一学校制度,主张普及初等教育,采用班级授课制度,扩大学科的门类和内容,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得知识。
A.亚里士多德
B.阿尔伯蒂
C.丢勒
D.夸美纽斯
11.下列不是美术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
A.更新观念
B.转变方式
C.调整结构
D.重建制度
12.导入可分为?( )两类
A.举例导入、直接导入
B.直接导入、间接导入
C.故事导入、情景导入
D.试错导入、观摩导入
13.审美教育的价值有:( ),惩恶扬善的社会价值,诉诸思维的生活价值,助于宣教的政治价值。
A.引导创作的艺术价值
B.陶冶性情的精神价值
C.启迪人生的认识价值
D.培养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价值
14.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①帮助学生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激发探索和创新的积极欲望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存,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运用④良好的意志品质,并大胆想象。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教学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评价和教师( )的评价。
A.学习成绩 教学内容
B.学习时间 教学手段
C.学习环境 教学环境
D.学习效果 教学工作过程
16.创造价值体系包括:形成创造意识、提供多维模式、( )
A.提供发展空间
B.实施创造计划
C.提供创造的技能
D.实施发展计划
17.评价的功能不包括( )?
A.导引功能
B.导向功能
C.刺激功能
D.鉴定功能
18.美术课程标准的( )是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情操 ?
A.要求
B.目标
C.主旨
D.内容
19.组织管理好课堂教学要求不包括( )
A.教学计划要严谨
B.整节课都要经新课
C.掌控课堂
D.教学效益最大化
20.美术课程能让学生直接接触物质环境,这是因为美术课程学习的对象是( )
A.符号
B.概念
C.公式
D.形象
21.美术教育具有( )的特点
A.“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B.净化心灵
C.陶冶情操
D.提高修养
22.美术教育具有( )的特点
A.“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B.净化心灵
C.陶冶情操
D.修身养性
23.美术教师可以向民间艺人学习( )
A.纺织
B.铸造
C.舞蹈
D.蜡染
24.备受推崇的人类智慧要素是:人的创造意识,创造精神,( )
A.劳动能力
B.生活态度
C.意志品质
D.道德修养
25.导入可分为( )两类。
A.举例导入、直接导入
B.直接导入、间接导入
C.故事导入、情景导入
D.试错导入、观摩导入
26.美术教学中使用信息化资源与技术的原则包括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交互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和( )?
A.引导性原则
B.审美性原则
C.知识性原则
D.交流性原则
27.清政府于1904年1月颁布( )确立了图画手工课开始进入中小学课堂中
A.“癸卯学制”
B.洋务运动
C.教会教育
D.“新学”教育
28.下列组织形式中不是教材的组织方法是( )?
A.逻辑式组织
B.心理式组织
C.折衷式组织
D.中心式组织
29.课外美术教育是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及其理念,以培养“( )”为目标,以( )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积极开展第二课堂艺术教学的新型育人途径的探究型的美术教育。
A.情、人性
B.人、个性
C.人性、人
D.人性、个性
30.提问法的主要目的是( )
A.提起学生的注意力
B.考察学生的思考能力
C.让学生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
D.引发学习动机值得思维方向和深度
二、 多选题 (共 5 道试题,共 12 分)
1.在上层社会或文化人中,进行的博雅美术教育,主要的教学或学习方法是( )
A.注重学习者整体素质的提高
B.临摹、观察、记忆和写生相结合
C.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师徒式
D.技艺特色十分浓郁
2.创造过程由( )两个阶段构成
A.计划
B.直觉
C.实施
D.空间
3.社会之所以如此丰富,正是由于存在着丰富的个性差异,这种差异是指( )
A.有人是慷慨的、有人是吝啬的
B.有人是豪爽的,有人是苟且的
C.有人是善良的,有人是残暴的
D.有人是勤勉的,有人是懒惰的
4.美术教学评价的内涵提到,在美术教学中倡导教师( )
A.强调学习成绩,让“差生”感到羞愧
B.提高学生尊严、保护学生隐私
C.学生相互欣赏、教师时刻提供帮助
D.对学生欣赏和帮助
5.对教材的研究要达到懂、( )三个阶段的要求
A.透 # 熟悉
B.化
C.理解
三、 判断题 (共 5 道试题,共 12 分)
1.蔡元培中国绍兴山阴人,原籍诸暨。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 )
A.错误
B.正确
2.脑力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它体现的是,人类对周围事物观察的敏锐和创造意识的不断增长。( )
A.错误
B.正确
3.美术教材包括文字材料和视听材料,美术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 )
A.错误
B.正确
4.新中国成立后,高中一直没有美术课,国家教委于1996年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至此。普通高中才有了美术课。( )
A.错误
B.正确
5.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国家标准》的实验稿,力求体现素质教育。( )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