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纵论18春在线作业1-0004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世界统一于存在的观点,是
A.唯物主义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折中主义观点
D.辩证法观点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社会主义本质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三个有利于”标准
3.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
A.共同理想
B.最高理想
C.基本纲领
D.新世纪目标
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 已”,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辩证法观点
5.质和事物的存在是
A.相互对立的
B.相互包含的
C.直接同一的
D.相互转化的
6.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途径是
A.国家社会主义
B.国家资本主义
C.社会资本主义
D.社会国家主义
7.“一国两制”的构想起始于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西藏问题
8.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辩证统一的关系
B.因果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D.等同关系
9.概念、判断、推理是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人类意识的三种形式
10.安排国民经济计划的正确次序是:
A.按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次序
B.按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次序
C.按国家、集体、个人的次序
D.按东部、中部、西部的次序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在经济体制方面,苏联模式特点主要具有
A.政企不分
B.吃“大锅饭”
C.所有制单一
D.忽视市场机制
E.高度计划经济
2.下列现象哪些属于质 变
A.苹果腐烂
B.气温升高
C.社会制度变革
D.猿变人
E.植物生长
3.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是
A.相辅相成
B.互相促进
C.互相矛盾
D.对立统一
E.物质生产是基础,对精神生产起最终决定作用
4.“三通”是指
A.通邮
B.通商
C.通信
D.通话
E.通航
5.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特色体现在
A.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B.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和专政对象上
C.党派之间的关系上
D.概念的表述上
E.所担负的历史任务上
6.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B.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土地革命的成功
D.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E.“三座大山”的被推翻
7.共同富裕并不意味着
A.同等富裕
B.同步富裕
C.两极分化
D.平均发展
E.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8.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
A.改革是目的
B.改革是动力
C.发展是目的
D.发展是条件
E.稳定是前提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是
A.使我国现代化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B.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C.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文化支持
D.提供智力支持
E.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10.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说法正确的是
A.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矛盾
B.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
C.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和道路
D.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在矛盾运动而实现的事物的自我否定
E.辩证的否定是外部否定和内部的肯定的统一
三、 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实用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之一。
A.错误
B.正确
2.“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A.错误
B.正确
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广延性。
A.错误
B.正确
4.“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
A.错误
B.正确
5.在实行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程中,采取了相应的赎买形式。
A.错误
B.正确
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A.错误
B.正确
7.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力 量。
A.错误
B.正确
8.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不需要由科学的长期发展来证明。
A.错误
B.正确
9.世界统 一于存在。
A.错误
B.正确
10.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是人民利益标准。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