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18春在线作业2-0001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亲自履行原则是()
A.由劳动合同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
B.劳动合同是劳动合同法律效力的必然要求
C.诚实信用原则在劳动合同履行方面的反映
D.是公平正义原则的反映
2.关于综合计算工时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综合计算工时需劳动部门批准
B.适用于一般劳动者
C.总实际工作时间不固定
D.节假日安排工作不属于加班
3.劳动仲裁委员会组成人员不包括下列()。
A.劳动行政主管部门的代表
B.法院人民陪审员的代表
C.工会的代表
D.政府指定的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代表
4.在我国,中华全国总工会、地方总工会、产业工会是()。
A.国家机关
B.社会团体法人
C.其他非法人组织
D.企业法人
5.《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是()
A.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B.因工外出期间,由于自身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C.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辱骂
D.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无关的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6.具体承担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机构是()。
A.全国性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B.行业性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C.职业技能鉴定站(所)
D.职业技能鉴定专业专评小组
7.离休干部所发工资是原工资的()。
A.120%
B.100%
C.95%
D.90%
8.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
A.一天
B.半天
C.三天
D.一周
9.我国《劳动法》第34条规定:“集体合同签订后应当报送劳动行政部门;劳动行政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日内未提出异议的,集体合同即行生效。
A.30
B.15
C.7
D.3
10.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日
A.1
B.2
C.1.5
D.0.5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特殊工时包括()。
A.缩短工作日
B.延长工作日
C.不定时工作日
D.综合计算工作日
2.工伤职工在下列哪些选项的情况下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
A.丧失享受待遇条件
B.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
C.依法被判处管制
D.拒绝治疗
3.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作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门;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A.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B.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C.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D.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4.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是()
A.劳动关系是既是一种经济关系,又是一种法律关系
B.劳动关系是一种政治关系
C.劳动关系兼有平等关系和隶属关系的特征
D.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特征
5.某厂由于近期订单较多,经与工会协商作出了如下的延长工作时间的决定,问哪些违反了《劳动法》()。
A.哺乳未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不延长工作时间
B.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延长工作时间
C.除上述人员外,4、5月份所有人员每天延长工作时间2小时
D.延长工作时间期间的工资统一按照120%发放
6.下列做法符合规定的是()。
A.由于森林火险,某地消防人员连续工作一天一夜
B.为给受灾群众及时送达食品等物需,某运输公司安排员工当天加班5小时
C.由于某路段需抢修,修理单位已下班,单位安排人员过去,连续抢修4小时
D.无论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安排职工当天加班超过3小时
7.劳动争议的特征()。
A.劳动争议是基于劳动关系发生的、有关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方面的争议和冲突,是以劳动法律关系中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为争议内容的
B.劳动争议是发生在劳动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的争议
C.劳动争议的标的是劳动法中规定的,属于劳动关系的权利和义务
D.劳动争议的标的包括双方以其他主体资格、在其他法律关系中发生的权利、义务争议
8.用人单位可以从职工的工资中代扣的情况只限于()。
A.应由职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B.应由职工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和住房公积金
C.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D.法定可以从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9.关于试用期的表述正确的是()
A.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B..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C.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D..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否则不足并支付赔偿金
10.《集体合同规定》包含以下哪些内容?( )
A.补充保险和福利
B.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
C.职业技能培训
D.劳动合同管理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由于用人单位的过错致使劳动合同被确认无效,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用人单位可以承担赔偿责任。
A.错误
B.正确
2.劳动派遣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由劳动行政部门和其他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以每人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标准处以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A.错误
B.正确
3.劳动合同类型可分为: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A.错误
B.正确
4.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身自由方法强迫职工劳动,对直接责任人员,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A.错误
B.正确
5.治安管理处罚一般分为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四种处罚。
A.错误
B.正确
6.企业只要执行所签劳动合同中劳动条件与劳动待遇的标准,可不必考虑集体合同规定;
A.错误
B.正确
7.群众组织享有进入权,监督检查权、制止纠正权(制止和纠正违反劳动行为的权利)和行政处罚权。
A.错误
B.正确
8.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而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应由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承担举证责任。
A.错误
B.正确
9.群众的监督检查受法律保护,在一定情况下,对于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强制执行。
A.错误
B.正确
10.建设项目竣工,未进行职业中毒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或者未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存在高毒作业的建设项目的防护设施设计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查同意,擅自施工的。责令改正,不予罚款。
A.错误
B.正确
11.现有的劳动争议处理机制可作此归纳:协商先行,或调或裁,先裁后审。
A.错误
B.正确
12.劳动行政主管部门依法享有进入权,监督检查权、制止纠正权(制止和纠正违反劳动行为的权利)和行政处罚权。
A.错误
B.正确
13.劳动合同生效的法律拘束力表现在:1)当事人在合同中所确立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2)合同中所约定的义务具有法律的强制性,任何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不适当履行义务或者 任意变更、解除合同,都属于违约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错误
B.正确
14.职工婚丧假,用人单位可以不予支付工资。
A.错误
B.正确
15.劳动监督检查制度不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职业介绍机构和就业服务机构。
A.错误
B.正确
16.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下不得超过180日,处理结果应公诸于众。
A.错误
B.正确
17.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不缴的,责令限期补缴所欠款额外,可以按每日加收所欠款额千分之二的滞纳金。
A.错误
B.正确
18.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既不起诉,又不履行劳动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 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强制执行。
A.错误
B.正确
19.事业单位与其工作人员之间因辞职、辞退及履行聘用合同所发生的争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处理。
A.错误
B.正确
20.国家工作人员和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的工作人员挪用社会保险基金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