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其他院校 > 四川农业大学 >

川农《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21年6月作业考核【标准答案】

作者:pyfdzj

《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21年6月作业考核 试卷总分:100 得分:8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喜光树种的同龄林,林下往往缺少同种更新的幼苗幼树,常存在一代就被其它树种所
《森林生态学基础(本科)》21年6月作业考核
试卷总分:100  得分:80
一、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喜光树种的同龄林,林下往往缺少同种更新的幼苗幼树,常存在一代就被其它树种所代替。这种种群称为( )
A.进展种群
B.衰退种群
C.稳定种群
D.增长型种群
 
2.次生演替有不同的途径,植物种类成分替代的演替途径为( )
A.促进途径
B.抑制途径
C.忍耐途径
D.顺行途径
 
3.磷循环属典型( )
A.气态循环
B.沉积循环
C.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D.养分直接循环
 
4.水生植物的特点是( )
A.通气组织发达
B.机械组织发达
C.叶面积小
D.根系发达
 
5.在寒冷地区土壤粘重、含水量过大、地表温度容易剧变的立地条件下,苗木最易受到的的伤害是( )
A.寒害
B.冻裂
C.冻举
D.冻害
 
6.两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样的有限资源时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称为( )
A.种内竞争
B.种间竞争
C.干扰性竞争
D.利用性竞争
 
7.单元顶级学说中的“顶级”是指( )
A.气候顶级
B.偏途顶级
C.土壤顶级
D.地形顶级
 
8.喜温植物北移的主要障碍是( )
A.低温
B.高温
C.皮烧
D.根颈灼伤
 
9.同龄林是组成种群的林木年龄基本相同,如有差异,其差异范围在( )之内。
A.二个龄级
B.10年
C.20年
D.一个龄级
 
10.使生态系统、群落或种群的结构遭到破坏和使资源基质的有效性或物理环境发生变化的任何相对离散的事件在生态学上称( )
A.破坏
B.干扰
C.灾难
D.失调
 
11.森林的蒸腾作用主要发生在( )层次。
A.林木
B.灌木
C.草本植物
D.灌木和草本植物
 
12.植物排放的各种生物化学物质对其它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抑制和对抗作用称( )
A.竞争
B.共生
C.异株克生
D.对抗
 
13.以绿色植物为基础,以草食动物为开始的食物链是( )
A.草牧食物链
B.腐生食物链
C.寄生食物链
D.分解食物链
 
14.高斯假说是反映两种之间的一种现象是( )
A.相互竞争
B.互利共生
C.寄生
D.偏害作用
 
15.种内竞争可能导致种群成( )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团块分布
D.嵌式分布
 
16.常常将处于幼年阶段的乔木层个体统称为( )
A.乔木层
B.草本层
C.更新层
D.活地被植层
 
17.一个树种的相对基面积是该树种基部底面积与( )之比。
A.全部调查树种胸高断面积
B.该树种胸高断面积
C.所占土地
D.全部树种基部底面积
 
18.植物群落演替由高级阶段退向低级阶段的演替称( )
A.进展演替
B.逆行演替
C.循环演替
D.原生演替
 
19.危害性最大的森林火是( )
A.地表火
B.地下火
C.林冠火
D.急进地表火
 
20.植物群落分类基本单位是( )
A.群丛
B.植被型
C.群系
D.种群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21.酸雨对树木的危害( )
A.侵蚀树木叶子角质层
B.使树木正常代谢和生长受到干扰
C.花粉活力下降,受精过程受到影响
D.叶和根分泌过程改变
E.改变表土的化学性质
 
22.根据栖息地,通常把植物划分为( )
A.挺水植物
B.浮水植物
C.湿生植物
D.中生植物
E.旱生植物
 
23.互利共生主要有( )
A.连体互利共生
B.非连体互利共生
C.防御性互利共生
D.协同进化
E.偏利共生
 
24.植被分布的三向地带性是指植被类型在三个方向上有规律的带状分布,三个方向分别是指( )
A.纬度
B.经度
C.海拔
D.坡度
E.高度
 
25.按照演替的延续时间划分群落演替的类型,包括( )
A.世纪演替
B.长期演替
C.快速演替
D.进展演替
E.逆行演替
 
26.森林植物群落的层次结构的基本层次主要包括( )
A.乔木层
B.灌木层
C.草本层
D.苔藓层
E.层外植物
 
27.中性树种有( )
A.红松
B.水曲柳
C.侧柏
D.落叶松
E.冷杉
 
28.以下非节律性变温对植物的危害中,属于低温危害的是( )
A.根颈灼伤
B.皮烧
C.生理干旱
D.冻举
E.寒害
 
29.寄生可分为( )
A.体外寄生
B.体内寄生
C.全寄生
D.半寄生
E.桑寄生
 
30.按旱生植物对干旱的适应方式可分为( )
A.避旱植物
B.抗旱植物
C.中生植物
D.浮水植物
E.湿生植物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31.亚顶极指达到土壤顶极以前的一个相对较长的稳定演替阶段。
 
32.他感作用指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内分泌代谢过程中的化学物质,对其他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现象。
 
33.种群指在同一时期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异种个体的集合。
 
34.警戒色是指动物能在身体內储存有毒物质时即具有自我保护的能力,同时以较鲜艳的色彩來告知捕食者。
 
35.寄生指一个种寄居在另一种的体内或体表,从而摄取寄主养分以维持生活的现象。
 
36.生态幅亦称生态价,即每一个种对环境因子适应范围的大小。
 
37.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的效率与光强成正比,但是到达一定强度,倘若继续增加光强,光合作用的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下降,这点称为光饱和点。
 
38.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39.优势种是指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植物。
 
40.互利共生指互利共生是两物种相互有利的共居关系,彼此间有直接的营养物质的交流,相互依赖、相互储存、双方获利。
 
四、简答题 (共 2 道试题,共 20 分)
41.群落的基本特征包括?
 
42.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