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东北师范 > 东师在线 >

东师教育心理学18春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作者:apycfd

教育心理学18春在线作业2-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它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
教育心理学18春在线作业2-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形式,它将要学习的大问题分解为一系列小问题,并将其按一定的程序编排和呈现给学生,要求学生学习并回答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后及时得到反馈信息。
A.发现学习
B.掌握学习
C.程序教学
D.合作学习
 
 
2.( )主张先陈述内部心理过程的目标,然后列出表明这种内部心理变化的可观察的行为样例,使目标具体化。
A.马杰
B.格伦兰
C.安吉尔
D.布卢姆
 
 
3.联结主义的学习观是由( )提出来的。
A.桑代克
B.华生
C.斯金纳
D.巴浦洛夫
 
 
4.()主要是指对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A.发展性教育
B.补救性教育
C.思想品德教育
D.理想教育
 
 
5.( ) 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Bandura,A)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A.认知好奇心
B.成就动机
C.自我效能感
D.成就归因
 
 
6.()是指一类事物的最佳代表,也就是某个概念的典型例证。
A.定义性特征
B.原型
C.概念
D.图式
 
 
7.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
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8.( )的思想来源于普莱西发明的教学机器,但程序教学的真正首创者应归功于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
A.掌握学习
B.程序教学
C.合作学习
D.发现学习
 
 
9.( ) 是指在黑暗中的一个小光点,即使是完全静止的,但看起来也似乎是在运动,因为缺乏参照物。
A.游动错觉
B.光点错觉
C.月亮错觉
D.黑暗错觉
 
 
10.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研究是建立在( )发展基础上的。
A.记忆
B.情感
C.知觉
D.思维
 
 
11.在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中,认知领域的最高级目标是
A.运用
B.分析
C.综合
D.评价
 
 
12.()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
A.资源管理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时间管理策略
 
 
13.( )是指对自认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或活动,个人愿意去做,并力求成功的一种内在推动力量。
A.认知好奇心
B.成就动机
C.自我效能感
D.成就归因
 
 
14.( )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
A.发现学习
B.掌握学习
C.程序教学
D.合作学习
 
 
15.( ) 是指一类事物的最佳代表,也就是某个概念的典型例证。
A.定义性特征
B.原型
C.概念
D.图式
 
 
二、 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有( )
A.群体的规模
B.群体意见的一致性
C.群体的权威性
D.反应的匿名性
 
 
2.学生在课堂中的注意特点 .
A.每课或每段的第一句话
B.看起来与众不同的内容
C.以多种方式呈现的内容
D.有趣的内容
 
 
3.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有 ( )和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A.及时复习
B.分散复习
C.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D.整体与部分相结合
 
 
4.动作技能与智力技能的区别有
A.活动的对象不同
B.活动的方式不同
C.活动的结构不同
D.活动的要求不同
 
 
5.弗拉维尔认为影响学习策略使用的因素有( )
A.可用性缺陷
B.产生性缺陷
C.认知结构
D.能力倾向
 
 
6.下列属于组织策略的有
A.概念图
B.图表
C.层级图
D.纲要法
 
 
7.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有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D.整体性原则
 
 
8.为了使成绩报告能起到加强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作用,教师在向学生及其家长报告测验成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分数报告力术准确、全面和( )
A.要对评分的标准或分数的含义作出适当的解释。
B.要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分数或等第通常不具有绝对的价值,只代表一种相对的意义。
C.鼓励学生本人参与对测验分数的解释,并用非测验因素如测验时的主观状态、平时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对取得的学习成绩加以补充说明或归因
D.从保护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的角度,成绩的报告不要采取公开的形式,而应采用一对一的形式。
 
 
9.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
A.计划策略
B.监控策略
C.自我调节策略
D.注意策略
 
 
10.奥苏伯尔认为在有意义学习的过程中原有观念对新观念加以同化的方式有.
A.类属学习
B.派生学习
C.总括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三、 判断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自我效能感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一个人对自己在某一活动领域中的操作能力的主观判断或评价 。
A.错误
B.正确
 
 
2.桑代克被誉为“ 教育心理学之父”。
A.错误
B.正确
 
 
3.注意策略是注意在学习过程中的运用,其主要功能是保证注意指向于重要信息。
A.错误
B.正确
 
 
4.从高水平的思维技能上来看,掌握学习通常更有助于培养学生问题解决、创造性和独立学习能力。
A.错误
B.正确
 
 
5.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素构成。内驱力和诱因是动机存在的必要条件 。
A.错误
B.正确
 
 
6.道德认识是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意义的认识。
A.错误
B.正确
 
 
7.陈述性知识的获得与程序性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过程中的两个连续的阶段。最初获得的通常是一些陈述性的知识,而经过大量的练习,这些知识具有了自动化的特点之后,就变成了程序性知识。
A.错误
B.正确
 
 
8.掌握了知识就等于形成了技能 。
A.错误
B.正确
 
 
9.动作就是运动技能。
A.错误
B.正确
 
 
10.精制和组织都是在工作记忆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但又是两种不同的方式。精制性复述有助于建立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组织则是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 。
A.错误
B.正确
 
 
11.资源管理策略是指个体为实现最佳的认知效果而对自己的认知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A.错误
B.正确
 
 
12.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即向着与认知主义更为对立的另一方面发展。
A.错误
B.正确
 
 
13.个案研究法是对一个人或一组人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方法 。
A.错误
B.正确
 
 
14.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
A.错误
B.正确
 
 
15.品德是一种个体心理现象,是人的个性中的一部分,是个性心理特征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部分。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