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学18春在线作业1-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20 道试题,共 50 分)
1.教师评价的核心目标就是教师的师德和()。
A.文化水平
B.业务水平
C.身心健康
D.交往能力
2.德育效果评价内容包括有( )。
A.师生满意度 、师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校风校貌建设水平
B.师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校风校貌建设水平 、环境建设水平
C.师生思想道德素质水平 、校风校貌建设水平、社会反映
D.校风校貌建设水平 、环境建设水平 、社会反映
3.学校管理工作评价应具有( )特点 。
A.整体性
B.统筹性
C.规范性
D.制度性
4.调查问卷一般包括标题、( )和正文等几个部分。
A.副标题
B.指导语
C.摘要
D.关键词
5.学生对班主任或班级的评价应主要用于促进班级工作的改善,而不能依据学生评价结果对班主任或班级进行( )。
A.奖励
B.惩罚
C.奖、惩
D.处理
6.班主任是处于学生教育工作前沿的教育者和组织者,在班集体的发展中起( )作用。
A.主导
B.组织
C.策划
D.全权
7.教师在尊重学生差异和主体性的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有利于将评价与教学( )。
A.平行起来
B.从外部转向学生
C.从对立转入统一
D.从脱离转向靠近
8.评价结果可靠性应用在( )描述。
A.信度
B.测验的长度
C.效度
D.区分度
9.在学校评价中,听取社会各界有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征求用人单位和高一级学校对毕业生的意见等都属于( )。
A.社会评价
B.家长评价
C.追踪评价
D.行政评价
10.每个前一级指标都是其下一级指标的( )。
A.指导方针
B.设定依据
C.标准
D.评价目标
11.评价信息反馈利用对象主要有被评对象、教育行政部门和( )。
A.领导
B.评价方案设计者
C.学生
D.教师
12.在同一个指标系统中,每个指标分解的层级不必相同,具有( )即可
A.共性
B.可操作性
C.连续性
D.层级性
13.思想道德教育评价的发展性原则,是指思想道德教育评价的内容、方法、结果的解释利用等,都要有利于( )。
A.学校的发展
B.未成年人的成长
C.思想道德教育的改进
D.师生的成长
14.学生评价班级应注意的问题是( )。
A.明确评价的目的意义 、问卷与座谈结合、不与班主任的奖惩挂钩、不与学生的奖惩挂钩
B.问卷与座谈结合、不与班主任的奖惩挂钩、不与学生的奖惩挂钩 、不与班级奖惩挂钩
C.明确评价的目的意义 、问卷与座谈结合、不与班主任的奖惩挂钩、不与班级奖惩挂钩
D.问卷与座谈结合、不与班主任的奖惩挂钩、不与学生的奖惩挂钩
15.学校管理工作评价具有( )特点。
A.制度性
B.统筹性
C.规范性
D.整体性
16.学生评价的基本原则有( )。
A.发展性原则
B.综合性原则
C.全息性原则
D.差异性原则
E.多元化原则
17.被评价者受到表扬或得到好评就容易从肯定的方面看待自己自信心会
A.改变
B.增强
C.不变
D.降低
18.人们在以往的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准备影响或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趋势,在心理学上称为
A.思维定势
B.心理定势
C.首因效应
D.近因效应
19.学校教学工作评价的对象包括学校总的教学工作评价和( )。
A.教师个体教学工作评价
B.管理工作评价
C.教学条件评价
D.学生评价
20.当原始分数为正态分布时,Z分数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因此对不同群体的同类评价值提供了( ),对于同一群体的不同项目评价值提供了
A.可比性 、可靠性、可加性
B.可靠性 、可加性 、联系性
C.可加性 、联系性、相关性
D.可比性、联系性
二、 多选题 (共 8 道试题,共 20 分)
1.评价中常用的相关系数有( )。
A.积差相关系数
B.肯德尔W系数
C.差异系数
D.等级相关系数
E.点二列相关系数
2.学校管理工作评价有的特点就是
A.整体性
B.全面性
C.协同性
D.主体多元性
3.教育评价模式一般具有特征:
A.反映一个完整的教育评价过程
B.只对某种教育评价类型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做框架性的描述,不是具体的评价方案
C.是教育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或中间环节,对教育评价实践活动具有导向和控制等功能
D.确定教育活动的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
4.教育评价标准结构有:
A.素质标准
B.职责标准
C.效能标准
D.评价标准
5.学校总的教学工作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对学校的( )等的评价。
A.办学指导思想
B.师资队伍
C.奖惩制度
D.教学管理
E.教学活动
6.同他人评价相比,教师自我评价的特点有
A.主客体同一性
B.自我评价的信息具有直接性、丰富性、生动性
C.自我评价具有反思性,是对教学行为、过程、结果以及自身发展的反思和检查
D.自评过程的循环性
7.常规教学活动评价内容主要包括教师的( ) 。
A.备课、上课
B.作业布置、批改、辅导
C.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D.课外活动指导
E.学习提高
8.搜集评价信息的要求是
A.真实性
B.准确性
C.全面性
D.次量性
E.灵活性
三、 判断题 (共 12 道试题,共 30 分)
1.人性化原则是指班级管理评价要以人为中心,评价双方相互理解、平等、双赢。
A.错误
B.正确
2.自我评价是指教育活动实施者作为客体的评价
A.错误
B.正确
3.教育目标是根据教学发展的需要,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的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它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教育活动成效的依据。
A.错误
B.正确
4.激励性原则是指评价应促使教学对象形成继续努力或在进一步的活动中克服不足之处,增强提高活动效果的动机或期望。
A.错误
B.正确
5.指标是反映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社会现象规格、程度和结构的数值常用绝对数、相对数、平均数表示。
A.错误
B.正确
6.定性评价是指采用教育的形式获取评价信息,运用定性描述的方法做出结论的评价。
A.错误
B.正确
7.分析是指将材料分解成各种组成要素或组成部分,从而使各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
A.错误
B.正确
8.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认知过程进行调节与控制的能力,包括学习者控制自己的注意、选择性知觉、调节编码方式、提高记忆质量等能力。
A.错误
B.正确
9.关系效应是性格和才能相同的人在相互爱惜的基础上产生的,由于人与人之间心理相容或相悖而无意识的产生误差。
A.错误
B.正确
10.教师自我反思是教师在教育方式实践中,以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之依据的“异位”解析和修正,进而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11.真实性评定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学生成绩评定方法,强调学生在从事真实的学习活动时收集学生行为表现方面的信息。
A.错误
B.正确
12.标准是主体根据自己的价值观以及事物发展的规律形成的对客体发展变化的一种期望,是判断客体的属性及发展变化达到主体期望的尺度,是主体对客体进行价值判断的依据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