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学18春在线作业2-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4 道试题,共 12 分)
1.( )不是政府调节的主要手段。
A.法律手段
B.行政手段
C.经济手段
D.市场手段
2.教育成本核算是运用一定的技术(),对学校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费用按照成本对象进行核算。
A.手段和方法
B.方式和办法
C.科学和方法
D.手段和形式
3.英国经济学家( )在其代表作《论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人的经验、知识、技能是国民财富的主要内容和生产要素的论断。
A.威廉?配第
B.弗里德里希?李斯特
C.阿尔弗雷德?马歇尔
D.亚当?斯密
4.( )应与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适应。
A.教育的布局结构
B.劳动技术结构
C.教育程度结构
D.教育的类别结构
二、 多选题 (共 4 道试题,共 12 分)
1.公共产品具有的特征: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消费的非竞争性
C.受益的非排他性
D.消费的竞争性
2.教育成本按教育成本形态不同分为:
A.教育固定成本
B.教育人员成本
C.教育物质成本
D.教育变动成本
3.教育成本的意义
A.教育成本数据是国家确定拨款数额,进行教育决策和预算管理的依据;
B.教育成本管理是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加强教育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C.进行教育成本核算能够促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D.教育成本核算得出的数据是公众对政府、学校进行有效监督的重要凭证;
E.教育成本核算有利于建立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机制;
4.教育效率评价中应注意:
A.指标选择坚持客观性
B.评价内容应有可比性
C.在考察微观教育单位内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时,必须以外部经济效益为前提
D.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和评价指标具有相对性
三、 判断题 (共 19 道试题,共 76 分)
1.生师比属于人力资源利用率指标 。
A.错误
B.正确
2.教育成本按成本支出的时间不同,分为教育资本性成本和教育总成本;
A.错误
B.正确
3.决定教育投资比例的最基本因素是政治因素。
A.错误
B.正确
4.我国现行中小学工资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工资模式和工资构成;职务(技术)等级工资;津贴制度;正常增资制度;奖励制度;对到艰苦地区工作的毕业生的鼓励政策;工资管理体制。
A.错误
B.正确
5.教育成本控制环节包括有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
A.错误
B.正确
6.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复苏,“知识经济”的到来,为人力资本理论提供了最有力的佐证和运用的广阔前景,人力资本理论再次为人们所关注,并由新经济增长理论使其得到进一步发展。
A.错误
B.正确
7.20世纪50—60年代,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形成了一个高峰,并逐渐形成了一种理论体系和学说,成为西方教育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A.错误
B.正确
8.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其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分析了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出了与“物质资本”相对应的“精神资本”的概念。
A.错误
B.正确
9.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是教育与经济相关的领域,故它的研究更多地采用经济学的原理和方法,这也就使得教育经济学具有了教育学和经济学交叉的特性。
A.错误
B.正确
10.在教育活动中,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教育做出科学的规划、制定相关的教育法律法规、创设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提供必要的监督和评估等方面。
A.错误
B.正确
11.教育效率就是教育资源投入与教育成果之间的比率 。
A.错误
B.正确
12.生师比较高 ,证明教师资源的供给能力较高。
A.错误
B.正确
13.教育结构是指初等、中等、高等各级教育程度在校学生数在整个教育系统在校学生数中所占的份额以及它们之间的比例关系。
A.错误
B.正确
14.教育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A.错误
B.正确
15.政府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主导职能 :要保持国民经济长期、快速和稳定的增长,政府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础性教育领域必须强势进入,担当主要角色,突出主导职能.
A.错误
B.正确
16.舒尔茨作为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他认为全部的资本概念应该包括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人力资本主要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劳动能力,这是现代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A.错误
B.正确
17.政府对整个教育领域的宏观管理职能:在教育发展中政府应由行政管理、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法制管理、间接管理为主,并逐步退出教育微观管理领域,这应该成为政府教育管理职能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A.错误
B.正确
18.在教育投资使用效率不变的情况下,教育投资量愈小,教育供给量就增加。
A.错误
B.正确
19.对于公平,人们不仅有对“量”上的要求,更有对其“质”上的追求,即要通过对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确保起点和过程的公平从而实现结果的公平。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