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东北师范 > 东师在线 >

东师公共政策导论18春在线作业2【参考答案】

作者:apycfd

公共政策导论18春在线作业2-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在政策规划中只有一种备选方案将造成() A.奎德选择 B.斯托基选择 C.帕顿选择 D.霍布森选择 2.研
公共政策导论18春在线作业2-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在政策规划中只有一种备选方案将造成()
A.奎德选择
B.斯托基选择
C.帕顿选择
D.霍布森选择
 
 
2.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
A.政治
B.经济
C.科学
D.文化
 
 
3.当原有政策由于内容繁杂,目标众多而影响政策效果时,比较有效的政策终结方式是()
A.分解
B.合并
C.缩减
D.替代
 
 
4.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A.功能取向
B.过程取向
C.结构取向
D.目标取向
 
 
5.下列中实属政策问题界定,其宗旨是按照社会公益标准弄清问题的实质和严重性,为政府及有关组织决策议程做准备的是()
A.政策方案分析
B.政策问题分析
C.政策执行分析
D.政策结果分析
 
 
6.西蒙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于他提出了()。
A.经济人假设
B.理性人假设
C.有限理性模型
D.国家干预论
 
 
7.采用渐进的方式,一步步对政策进行终结,其目的是有效缓解因政策终结所带来的巨大冲击,逐步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的是()
A.替代
B.合并
C.分解
D.缩减
 
 
8.从范围上讲,基本政策要么覆盖全国,要么覆盖整个领域,其影响面是非常大的。这体现了基本政策的( )特征。
A.层次性
B.广泛性
C.稳定性
D.权威性
 
 
9.公共政策的( )主要是指公众对其的认可和接受程度。
A.政治性
B.价值选择性
C.层次性
D.合法性
 
 
10.人们把决策活动中冠冕堂皇地进行拖延的做法喻为()
A.新因效应
B.黄灯效应
C.红灯效应
D.乐队效应
 
 
11.在任何决策过程中,什么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A.简化对象、理清关系
B.增加不确定性
C.消除各种局限
D.确定唯一的结果
 
 
12.公共政策权威性的基础是()。
A.阶级性
B.合法性
C.合理性
D.优越性
 
 
13.专家学者对问题的察觉也必须同时得到的______认同和支持才能进入政府议程。()
A.公民
B.利益集团
C.权威人物
D.军事集团
 
 
14.“因为??所以??”,因为A=B,B=C,所以A=C,这种思维方式属于()
A.经验思维
B.逻辑思维
C.直觉思维
D.创新思维
 
 
15.政策评估的核心是()
A.政策效果
B.政策方案
C.政策执行过程
D.政策保障
 
 
二、 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评估主体包括()
A.决策者和执行者
B.专业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
C.政策目标群体
D.政府机构
 
 
2.我国行政决策的合法化程序包括()
A.决策方案的提出
B.法制部门的审查
C.领导会议讨论决定
D.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3.下列关于渐进理论模型表述正确的有()
A.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
B.强调社会变革
C.在批判传统理性模型的基础上提出
D.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
 
 
4.评估目标包括()
A.政治方面
B.经济方面
C.行政方面
D.方案方面
 
 
5.界定政策问题时,要做的工作不包括()
A.找到解决方案
B.找到问题的成因
C.对解决方案进行评估
D.设计评估标准
 
 
6.政策评估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A.指标
B.信息
C.测定
D.分析
 
 
7.政策评估的步骤包括()
A.计划与准备
B.组织与实施
C.总结与报告
D.评审与创新
 
 
8.公共秩序主要包括()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A.社会管理秩序
B.生产秩序
C.工作秩序
D.交通秩序
 
 
9.政策终结付出的成本包括()
A.沉没成本
B.终结行为本身的消耗
C.相关人员的抵触心理#沟通的成本
 
 
10.创造性思维的各种基本形式包括()
A.顿悟
B.灵感
C.判断
D.直觉
 
 
11.国际环境是指一个国家问题: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地理
 
 
12.政治文化包括()
A.公众对政治过程所持的态度
B.信念
C.价值观
D.由这些观点所产生的行为和制度。
 
 
13.在哪里可以发现政策分析人员的身影()
A.大学
B.压力集团
C.党内政策部门
D.独立的研究机构
 
 
14.政策终结的作用()
A.有利于节约政策资源
B.有利于提高政策效率
C.有利于政策过程的优化
D.有利于政策质量的提高
 
 
15.从评估组织的活动形式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
A.非正式评估
B.正式评估
C.内部评估
D.外部评估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直觉思维具有整体性、直接性、跳跃性、随机性和突发性等特点。
A.错误
B.正确
 
 
2.同近因效应相反,首因效应使人们更看重新近信息,并以此为依据对问題做出判断。
A.错误
B.正确
 
 
3.对于公共事务的治理,有三种富有影响的模型为人民所熟知,即哈宝的公地悲剧模型、纳什的就困境模型以及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
A.错误
B.正确
 
 
4.人员调配是政策评估的组织保证。
A.错误
B.正确
 
 
5.评估对象是成本因素是评估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A.错误
B.正确
 
 
6.主观条件是指一种可以通过实证加以认识的情况。
A.错误
B.正确
 
 
7.社会环境指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包括地形、地貌、气 候、土壤、水系、矿藏甚至人种等自然构成。
A.错误
B.正确
 
 
8.评估对象是既定的,这就说明所有政策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评估。
A.错误
B.正确
 
 
9.政府执行政策时,付出的仅仅是实际成本。
A.错误
B.正确
 
 
10.公共政策的权威性是以其合法性为基础的,政策只有经过合法化的过程,才 能具有对公众的约束力。
A.错误
B.正确
 
 
11.有效地阐释问题就等于解决了一半的问题。突出了问题确认的重要性
A.错误
B.正确
 
 
12.渐进模型多适用于稳定发展的社会形势,带有明显的保守主义偏见,不符合社会变革的需要。
A.错误
B.正确
 
 
13.大众传播媒介可以扩大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但不能缩短公众议程和正式议程的时间。
A.错误
B.正确
 
 
14.理性模型源于经济学的理论,是以“行政人”的假设为前提的。
A.错误
B.正确
 
 
15.总统决策一般包括立法倡议、立法否决、委托立法、外交决策和防务政策这五种类型。
A.错误
B.正确
 
 
16.强调实施的灵活性,是为了取得更好的执行效果。
A.错误
B.正确
 
 
17.行政人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可能是有限的,其决策行为往往会受到其心理因素的制约,他们不可能也不奢望发现最优解,只要找到满意解即可。
A.错误
B.正确
 
 
18.评估是否准确取决于过程的有效性。
A.错误
B.正确
 
 
19.林德布罗姆在对传统理性主义总结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限理性模型或称最优模型。
A.错误
B.正确
 
 
20.在问题察觉过程中,人们普遍感到应该行动起来做点什么,以改变目前这种状态。并开始认真考虑究竟做什么和怎么做。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