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导论18春在线作业1-0002
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 单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 )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A.公共政策
B.公共物品
C.法律
D.政府机构
2.人们把决策活动中冠冕堂皇地进行拖延的做法喻为()
A.新因效应
B.黄灯效应
C.红灯效应
D.乐队效应
3.在政策实践中,多数政策都属于(),往往着眼于整体和全局。
A.微观政策
B.宏观政策
C.整体政策
D.个体政策
4.以“破字当头,突破定势思维,一切从零开始”为宗旨的思维方法属于()
A.对演法
B.哥顿法
C.头脑风暴法
D.零起点法
5.对于政策对象的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政策对象只指政策直接作用和影响的对象;而广义的政策对象除了直接政策对象外,还包括与政策执行效果有关联的间接()
A.政策方法
B.政策对象
C.政策过程
D.政策主体
6.行动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J·福瑞斯
B.查尔斯·奥·琼斯
C.马克思韦伯
D.查尔斯
7.社会或公共问题只有在被提上政策议程的情况下,才成为()
A.政府问题
B.国家问题
C.公共政策问题
D.执政党问题
8.首因效应又称为()
A.新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定型效应
D.先头效应
9.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
A.渐进主义模型
B.理性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10.()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
A.环境
B.生态
C.公共政策
D.政策环境
11.政治系统中的公众共同讨论某一问题的是非好坏以及社会应持态度的过程是()
A.系统议程
B.政府议程
C.正式议程
D.规划议程
12.下列中实属政策问题界定,其宗旨是按照社会公益标准弄清问题的实质和严重性,为政府及有关组织决策议程做准备的是()
A.政策方案分析
B.政策问题分析
C.政策执行分析
D.政策结果分析
13.影响政策执行协调性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
A.主客观条件
B.所处环境
C.制度机制
D.人员素质
14.社会公共权威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既包括国家政府或执政党派,又涵盖宗教团体或宗族势力,泛指具有特殊权利、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
A.经济机构
B.政治实体
C.政治权威
D.社会组织
15.提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分配”的是( )。
A.哈罗德?拉斯维尔
B.伍德罗?威尔逊
C.戴维?伊斯顿
D.托马斯?戴伊
二、 多选题 (共 15 道试题,共 30 分)
1.传统理性模型所要求的最优选择应具备哪些条件()
A.把决策行为视为群体行为而非整体行为
B.决策者拥有绝对理性
C.决策目标单一明确
D.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
2.我国行政决策的合法化程序包括()
A.决策方案的提出
B.法制部门的审查
C.领导会议讨论决定
D.行政首长的签署发布
3.政策终结付出的成本包括()
A.沉没成本
B.终结行为本身的消耗
C.相关人员的抵触心理#沟通的成本
4.政策执行心理因素的障碍是()
A.知觉的选择性
B.个性冲突
C.情绪影响
D.否定逆言的心理
5.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有()
A.价值体系的排斥
B.政府体系的开放
C.承受能力的超重
D.表达方式失当
6.下列关于次优决策模型表述正确的有()
A.决策目标明确
B.期望水平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C.期望水平随个人体验的变化而变化
D.搜索方法基于满意原则
7.评估目标包括()
A.政治方面
B.经济方面
C.行政方面
D.方案方面
8.下列关于托马斯·戴伊精英主义理论表述错误的有()
A.精英人物主要来自经济地位较高的社会阶层
B.非精英阶层通过革命进入统治人的精英阶层
C.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方面精英阶层常常产生分歧
D.公共政策反映大众的要求
9.政策执行对象的适用性是指政策是()
A.时间效力
B.空间效力
C.政策对人的效力
D.主体效力
10.关于囚徒困境的表述正确的有()
A.囚徒面临的是一个两难选择
B.个人行为是自利的
C.政策结局为一个纳什均衡
D.只能通过串供方式获得最短刑期
11.下列属于衡量政策有效性条件的有()
A.排列并简化现实
B.提供有意义的沟通
C.指导调查与研究
D.指导调查与研究
12.在哪里可以发现政策分析人员的身影()
A.大学
B.压力集团
C.党内政策部门
D.独立的研究机构
13.下列关于公共决策规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绝对多数规则又称“一票否决制”
B.简单多数规则也称“比例多数制”
C.多数规则的决策成本低于全体一致规则的成本
D.简单多数规则一般要求决策群体的成员数量为偶数
14.评估主体包括()
A.决策者和执行者
B.专业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
C.政策目标群体
D.政府机构
15.政策执行中有效的沟通具有哪些方面的障碍()
A.语言方面的障碍
B.知识经验差距过大
C.组织结构不合理
D.曲解造成的障碍
三、 判断题 (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问题:世界各国和各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其他国家之间的相互关系。
A.错误
B.正确
2.逻辑思维表现为一种抽象思维和概念思维,其实质上是一种辩证思维。
A.错误
B.正确
3.政府执行政策时,付出的仅仅是实际成本。
A.错误
B.正确
4.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则是指那些通过市场选择而被个人消费的物品,而且只有那些为之付费的人才有权力对其进行支配。
A.错误
B.正确
5.评估标准不会影响评估结论。
A.错误
B.正确
6.问题界定需要把实质问题转化为情境问题
A.错误
B.正确
7.经费是保证政策执行的必要前提
A.错误
B.正确
8.确定评估对象就是要选择评估什么政策或政策的哪部分内容。
A.错误
B.正确
9.渐进模型多适用于稳定发展的社会形势,带有明显的保守主义偏见,不符合社会变革的需要。
A.错误
B.正确
10.理性模型源于经济学的理论,是以“行政人”的假设为前提的。
A.错误
B.正确
11.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与事实标准是相似的。
A.错误
B.正确
12.政策终结是指政策制定者经政策评估后,发现一些政策已经过时、多余、失效,或引发了重大的不良后果,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终止的行为。
A.错误
B.正确
13.政策执行首先应该弄清楚该项政策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否则就不可能达到政策目标
A.错误
B.正确
14.一般而言,政策主体可以被简单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A.错误
B.正确
15.渐进模型认为政策制定的过程并不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16.政策分析需要多元的评估标准。
A.错误
B.正确
17.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公共政策的制定主要有国家立法、总统决策、司法机构、政府决策。
A.错误
B.正确
18.政策客体研究的是公共政策的作用对象及其影响范围,即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的执行者。
A.错误
B.正确
19.公众议程往往出现在政府议程之前,是由一些片段的、零散的、不系统的或不完全成型的议论所组成的。
A.错误
B.正确
20.政策评估需要经过计划与准备、组织与实施、总结与报告三个环节。
A.错误
B.正确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