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原理(20秋)形考任务1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1.加德纳教授的多元智力学说,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如下多种智力的组合( )。
A.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
B.视觉/空间关系、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
C.解决问题的能力
D.人际交往智力
E.自我反省智力、自我观察智力和存在智力
当代社会存在的基本教育形态是( )。
A.社会教育
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
D.终身教育
E.高等教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师职业发展的特点是:( )。
A.教师职业职能的转变
B.教会学习是教师职业的新的工作方式
C.教师职业被认定为专业性职业
D.教师的终身教育得以实施
E.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因素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对教育产生的制约和影响,具体表现在( )等方面。
A.教育目的
B.教育的发展规模和速度
C.教学内容
D.教学方法、教学设备
E.教学组织形式
人口质量是指人口总体的( )。
A.职业素质
B.劳动能力
C.身体素质
D.科学文化素质
E.适应能力
下面哪些人是"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观的代表人物( )。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斯宾塞
D.孔德
E.马斯洛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核
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 )。
A.无歧视原则
B.保护儿童原则
C.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D.尊重儿童尊严原则
E.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决定教育目的地因素有(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质量
D.文化观念
E.文化传统
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E.人口质量
心理咨询与指导的内容包括( )。
A.学习方面
B.生活方面
C.人际关系方面
D.发展方面
E.就业方面
二、客观填空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
《##》是于 1986 年 4 月颁布的。
学校文化是一种##、##、微观组织文化。
培养学生的基础学力作为教学的任务之一,其核心或者说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向学生传
授系统的##和##。
14.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是##、##、##、教育手段。
##认为,儿童知识的增长和认识的发展遵循着认识结构不断建构的原理,这种建构是通过"##"和"顺应"两个过程实现的。
16.1972 年,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了##的教育目的,其目的是学会学习,实现的途径是终身学习。
近代以来,教师之间实行分工制度。制度有两种:一是##;一是##。
我们对"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方面是指##,第二方面是指##,
第三方面是指教育者。
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和##的潜在可能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主要由传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由“个体学习”转变为“合作学习”,由“##”转变为“研究性学习”。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