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教育研究方法基础》在线作业-0005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定性分析的思维方法有多种,其中( )是通过比较,找出不同类别的研究对象之间的共同点与差异点。
A.逻辑法
B.分类法
C.比较法
D.归纳法
2.( )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客观规律的一种认识或者实践活动。
A.科学实践
B.科学研究
C.科学方法
D.科学目的
3.在个案研究中,( )就是在一个较长时间内连续追踪研究单个的人或事,收集各种资料,揭示其发展变化的情况和趋势的研究方法。
A.个案追踪法
B.教育会诊法
C.产品分析法
D.个案临床谈话法
4.( )是指题目的难易程度,通常按平均得分计算难度。
A.测验信度
B.区分度
C.难度
D.测验效度
5.组成总体的基本单位称为 ( )。
A.个体
B.总体
C.变量
D.全体
6.定性分析的思维方法有多种,其中( )是按一定的标准,将研究对象分类进行研究。
A.逻辑法
B.分类法
C.比较法
D.归纳法
7.( )是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对教育本质与规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的正确认识、体验和技能。
A.教育知识
B.教育经验
C.教育现象
D.教育规律
8.( )是一种特殊的条形图,用于表示在某个范围内连续取值的变量在各组中的次数分布。
A.次数直方图
B.饼图
C.柱形图
D.次数直方图
9.( )是同一组被试使用同一份试题(以及相同的评分标准),前后两次测验分数的相关系数。
A.测验信度
B.分半信度
C.重测信度
D.复本信度
10.( ),是指以具体的单位(可以具体到一个人、一个群体或者一个现象)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具体状态和发生、发展过程。
A.问卷法
B.访谈法
C.抽样调查
D.个案调查
二、多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40 分)
11.根据记录状态不同,文献可以分为( )。
A.印刷型
B.微缩型
C.视听型
D.机读型
E.网络型
12.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和数据自身的特点,人们将统计图设计成了不同的形式,即()。
A.条形图
B.饼图
C.次数直方图
D.次数多边图
13.教育经验总结的实施步骤包括( )等。
A.确定总结对象
B.制定总结计划
C.积累、筛选、提炼经验资料
D.论证教育经验总结
E.撰写经验总结报告
14.教育研究成果是研究者对所从事的教育研究过程和结果的高度概括与科学总结的产物。包括( )。
A.教育经验总结
B.调查研究报告
C.实验研究报告
D.一般论文
15.根据变量在实验中的作用,可以分为( )。
A.双变量
B.自变量
C.因变量
D.无关变量
16.根据研究方法不同,可把教育科学研究分为( )。
A.定性研究
B.定量研究
C.应用研究
D.开发研究
17.教育行动研究的特征包括( )等。
A.以实践为导向
B.协同合作
C.反省思考
D.以理论为导向
18.一个完整的调查研究过程大致分为( )等阶段。
A.准备阶段
B.调查阶段
C.研究阶段
D.总结阶段
19.下列( )是针对整个测验而言的,是测验的质量指标。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20.关于无关变量说法正确的是( )。
A.无关变量是指自变量以外的对因变量会造成影响的非研究变量
B.与实验目的无关
C.与自变量无关
D.与因变量有关
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21.访谈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其中非结构式访谈是把问题和过程标准化,对所有被访者都问同样的事先准备好的。
22.作为一种教育研究方法,经验总结和一般工作总结的内容是一样的。
23.变量分为四种,其中定序变量可以看成定性型,也可以看成变量型。
24.在学科测验中,题目的质量指标主要是题目的难度和区分度。
25.变量分为四种,其中定类变量的级别最高,定比变量的级别最低。
26.根据文献的处理、加工程度不同,文献可分为一次文献、二次文献、三次文献。
27.定比变量是一种既有测量单位又有绝对零点的变量。
28.内容效度是指一个测验与选定的效标的相关系数。
29.次数直方图是在次数分布表的基础上做出来的。
30.整群抽样又称为系统抽样。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