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法19春在线作业1-0003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一、单选题 (共 1 道试题,共 6 分)
1.经历数学是指“ 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的经验 ”。
A.有效
B.初步
C.理论
D.信息
二、多选题 (共 2 道试题,共 10 分)
2.教学方法选择的标准:
A.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B.根据学生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
C.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D.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3.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 ),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
A.定性把握
B.定量刻画
C.逐渐抽象概括
D.形成方法和理论
三、判断题 (共 28 道试题,共 84 分)
4.数学是人类的一种工具,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5.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 :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
6.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是不要独立思考 。
7.学习应用题时,可根据应用题的实际意义,选择实物、图片或模型,通过演示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8.通过纯数学知识的学习,逐步使学生掌握数学的思想和方法,特别是一些具体的、技巧性较强的方法,如换元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等。这类思想方法的取向倾向于技术方面,是帮助学生学习解决具体问题的技巧。
9.教材的编写理念主要是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特点 .
10.教师讲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信息来源,但课堂上学生可与教师、同学进行多向交流;教师对课要精心设计,考虑内容、时间、空间及人数等因素;教师可利用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直接影响学生并使他们产生相应的反映。
11.教材和教学大纲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本的教学手段,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主要物质依据,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12.在组织课程内容时 ,往往要考虑数学知识的外在联系和逻辑关系,按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安排课程内容。
13.学校的重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应当具备一定数学素养。对于学生数学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要求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14.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整体形式,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
15.根据班额的多少可以分为:大班教学和小班教学。
16.数学的表现形式具有抽象性,但数学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
17.课程内容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何选择和组织某一学科内容,也就是决定应该教什么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些需要教的内容。
18.学校教育要为社会发展需要服务,数学课程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发展对学生未来数学素养的需求,这是学校教育的功能决定的。
19.学习分数意义时,选择学生容易理解的圆形、长方形、线等实物和图形进行分数的演示;
20.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地位与作用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依赖性;制约性;差异性;发展性。
21.我们根据单元教学过程的阶段任务,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讲评课、考查课与实践活动课等基本类型。
22.从1978年、1992年、2000年的教学大纲到新课程标准,我们可以感受到我国在数学课程内容选择上认识的发展历程。
23.素质教育强调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课堂教学是实施其目标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课堂教学结构应全面体现课堂教学目标。
24.教学方法选择的标准 1.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2.根据学生的特征选择教学方法 3.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4.依据教师的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25.数学思想载体的转换,把数学思想由一种表达方式转换成另一种表达方式。
26.学校具备的物质条件和教学设备情况,也制约着教学手段的选择。
27.《大纲》要求 ,“认识算盘,掌握拔珠方法,会珠算加、减法”。
28.练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运用新知识,熟练技能技巧,发展解决问题能力。
29.学校具备的教师资源和教学设备情况,也制约着教学目地的选择。
30.教材的编写理念其中包括教材是怎样对定义、法则、计算公式和概念进行表述的、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每一道例题的编写意图,每一插图的用意,练习题的安排序列、层次、目的等。
31.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计划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