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工业大学23级24秋期末考试(正考)《现代控制理论》【标准答案】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5-01-05 10:56

一、 单选题 (共 20题,40.0 分) 1. (单选题, 2.0 分) ()的发展是趋向于采用多级综合法,即首先运用分解法或探试法得到一个较好的初始流程,然后再借助调优法对它逐步进行修正。 A 计算
一、 单选题 (共 20题,40.0 分)

1. (单选题, 2.0 分)

()的发展是趋向于采用多级综合法,即首先运用分解法或探试法得到一个较好的初始流程,然后再借助调优法对它逐步进行修正。

A

计算机技术

B

工程技术

C

综合技术

D

最优化技术

2. (单选题, 2.0 分)

()是自然系统和人工系统的组合。

A

控制机构

B

优化目标

C

复合系统

D

组织结构

3. (单选题, 2.0 分)

系统思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根据系统的本质属性使系统()。

A

最优化

B

人口论

C

军事论

D

系统论

4. (单选题, 2.0 分)

()是在确定评价问题及评价对象后所确定的用于对其基本情况进行描述表示的载体。

A

系统安全

B

评价体系

C

评价指标

D

优化目标

5. (单选题, 2.0 分)

()结构有while型循环(也称当型循环)和until型循环(也称直到型循环)两种,要注意这两种循环的联系和区别。

A

编译

B

数组

C

循环

D

函数

6. (单选题, 2.0 分)

()是指用计算机技术处理信息,计算机运行速度极高,能自动处理大量的信息,并具有很高的精确度。

A

数组处理技术

B

循环处理技术

C

函数处理技术

D

信息处理技术

7. (单选题, 2.0 分)

()是由J. Kennedy和R. C. Eberhart等于1995年开发的一种演化计算技术,来源于对一个简化社会模型的模拟。

A

人机界面设计

B

系统硬件设计

C

快速原型模型

D

粒子群优化

8. (单选题, 2.0 分)

()作为一种数据分析处理理论,在1982年由波兰科学家Z.Pawlak创立。

A

连续变量

B

粗糙集理论

C

模糊信息

D

编译程序

9. (单选题, 2.0 分)

贝塔朗菲强调,任何()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

A

系统

B

价值

C

知识维

D

效用理论

10. (单选题, 2.0 分)

人们改造()的活动,都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需要,所以就要运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

A

系统同构学

B

系统工程学

C

客观自然界

D

组织结构

11. (单选题, 2.0 分)

()是模拟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自然选择和遗传学机理的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模型,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方法。

A

编译算法

B

数组算法

C

遗传算法

D

符号算法

12. (单选题, 2.0 分)

()是表示观测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A

循环

B

精度

C

数组

D

函数

13. (单选题, 2.0 分)

科学技术更多地指的是()。人们也常常称工程技术为工科,而称科学技术为理科。

A

危险源识别

B

系统安全分析

C

科学理论技术

D

计算机技术

14. (单选题, 2.0 分)

()是研究系统中元素的可靠性和由多个元素组成的系统整体可靠性之间的关系。

A

系统同构

B

系统可靠性工程

C

危险源识别

D

系统安全分析

15. (单选题, 2.0 分)

在系统的数学模型和目标函数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可用()选择便目标值最优的控制变量值或系统参数。

A

交叉影响法

B

时间序列法

C

主观概率法

D

最优化方法

16. (单选题, 2.0 分)

信息论以通信()的模型为对象

A

人口

B

军事

C

系统

D

经济

17. (单选题, 2.0 分)

()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是人类在适应外部环境时以及在感知外部环境时而作出协调时与外部环境交换内容的总称。

A

符号

B

编译

C

信息

D

函数

18. (单选题, 2.0 分)

()最早出现在1921年建立的格式塔心理学理论中,1925年英国数理逻辑学家和哲学家N.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一文中提出用机体论代替机械决定论,认为只有把生命体看成是一个有机整体,才能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

A

系统安全

B

系统思维

C

控制机构

D

优化目标

19. (单选题, 2.0 分)

()指的是工程实用技术。工程技术亦称生产技术,是在工业生产中实际应用的技术。

A

最优化技术

B

评价技术

C

计算机技术

D

工程技术

20. (单选题, 2.0 分)

用统计理论方法所得到的多变量模型一般是非物理模型,对象也常是非结构的或()。

A

半结构的

B

结构的

C

体系的

D

最优化的

二、 多选题 (共 10题,20.0 分)

1. (多选题, 2.0 分)

霍尔三维结构集中体现了系统工程方法的()和标准化等特点,是系统工程方法论的重要基础内容。

A

系统化

B

综合化

C

最优化

D

程序化

2. (多选题, 2.0 分)

在数字信号处理的理论中,人们把能()数字信号的实体称作系统。

A

加工

B

分析

C

消除

D

变换

3. (多选题, 2.0 分)

系统工程从全局、整体上处理系统。要以()为理论基础,又必须具备每一类系统工程的专业理论

A

系统论

B

5W1H法

C

控制论

D

信息论

4. (多选题, 2.0 分)

在信息安全领域,信息有

A

公开的信息

B

一般保密信息

C

绝密信息

D

非结构化信息

5. (多选题, 2.0 分)

常用的结构模型法方法有:

A

解释结构模型法

B

主成份分析法

C

决策实验室法

D

图论法

6. (多选题, 2.0 分)

系统工程不仅研究物质系统,也研究非物质系统,如()等系统,应用广泛

A

教育

B

文化

C

新闻宣传

D

经济

7. (多选题, 2.0 分)

信息处理就是对信息的()等。

A

接收

B

存储

C

转化

D

传送

8. (多选题, 2.0 分)

一般系统论主要任务是以系统为研究对象,从整体出发研究系统整体和组成系统整体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从本质上说明其()。

A

结构

B

功能

C

行为

D

动态

9. (多选题, 2.0 分)

启发式算法以仿自然体算法为主,主要有()等。

A

蚁群算法

B

顺序结构法

C

模拟退火法

D

神经网络

10. (多选题, 2.0 分)

最优化问题似乎自然地分成两类:

A

连续变量

B

微控制器

C

文本信息

D

离散变量

三、 判断题 (共 20题,40.0 分)

1. (判断题, 2.0 分)

只读文件,指的是表示这个文档只能打开来观看,可以储存。

A



B



2. (判断题, 2.0 分)

浮点算术可以进行控制应用中计量、平衡和统计等所牵涉的复杂计算

A



B



3. (判断题, 2.0 分)

数字控制系统,采用数字技术处理信号的控制系统称为数字控制系统。

A



B



4. (判断题, 2.0 分)

空间技术的发展迫切要求建立新的控制原理,以解决诸如把宇宙火箭和人造卫星用最少燃料或最短时间准确地发射到预定轨道一类的控制问题。

A



B



5. (判断题, 2.0 分)

现代控制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迅速兴起的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A



B



6. (判断题, 2.0 分)

电气控制系统一般称为电气设备二次控制回路,不同的设备有着不同的控制回路,主要分高压电气设备与低压电气设备的控制方式。

A



B



7. (判断题, 2.0 分)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通常是通过系统对特定输入信号的响应来满足的。

A



B



8. (判断题, 2.0 分)

最优控制理论是设计最优控制系统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受控系统在指定性能指标实现最优时的控制规律及其综合方法。

A



B



9. (判断题, 2.0 分)

现代控制理论的核心之一是最优控制理论。

A



B



10. (判断题, 2.0 分)

在对模糊控制、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和遗传算法等理论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多种智能方法综合应用的集成智能控制算法。

A



B



11. (判断题, 2.0 分)

系统参数是指与系统状态、功能和行为等有关变量,在计算机科学中,变量是指一个表示某个存在内存中的值的名称。

A



B



12. (判断题, 2.0 分)

控制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A



B



13. (判断题, 2.0 分)

现代控制理论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迅速兴起的空间技术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A



B



14. (判断题, 2.0 分)

控制系统意味着通过它可以按照所希望的方式保持和改变机器、机构或其他设备内任何感兴趣或可变的量。

A



B



15. (判断题, 2.0 分)

与开环系统相比,闭环系统具有突出的优点,包括精度高、动态性能好、抗干扰能力强等。它的缺点是结构比较复杂,价格比较贵,对维修人员要求较高。

A



B



16. (判断题, 2.0 分)

控制理论的发展历史可分为两个阶段经典控制理论与现代控制理论。

A



B



17. (判断题, 2.0 分)

1958年,苏联科学家Л.С.庞特里亚金提出了名为极大值原理的综合控制系统的新方法。在这之前,美国学者R.贝尔曼于1954年创立了动态规划,并在1956年应用于控制过程。

A



B



18. (判断题, 2.0 分)

现场总线在结构上只有现场设备和操作管理站2个层次,将传统DCS的I/O控制站并入现场智能设备,取消了I/O模件,现场仪表都是内装微处理器的,输出的结果直接送到邻近的调节阀上,完全不需要经过控制室主控系统,实现了结构上的彻底分散。

A



B



19. (判断题, 2.0 分)

预测控制是在工业实践过程中独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控制方法,它不仅适用于工业过程这种“慢过程”的控制,也能适用于快速跟踪的伺服系统这种“快过程”控制。

A



B



20. (判断题, 2.0 分)

输入与反馈信号比较后的差值(即偏差信号)加给控制器,然后再调节受控对象的输出,从而形成闭环控制回路。

A



B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