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形考任务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某公司设有:一名总经理,一名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一名主管营销的副总经理和一名主管财务的总经理。则该公司的组织结构是按(??? ) A.区
第二次形考任务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某公司设有:一名总经理,一名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一名主管营销的副总经理和一名主管财务的总经理。则该公司的组织结构是按(??? )
A.区域划分部门
B.职能划分部门?
C.顾客划分部门?
D.设备划分部门
2.所谓授权,是指( )
A.在组织设计时,规定下属管理岗位必要的职责与权限
B.在组织调整时,规定下属管理岗位必要的职责与权限
C.主管人员给予其下属完成其所分配任务的必要的权力
D.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
3.对于规模较小.任务较为单一且人员较少的组织,一般适宜于采用:( ??)
A.直线制的组织结构形式
B.职能制的组织结构形式
C.事业部制的组织结构形式
D.矩阵式的组织结构形式
4.某公司设总经理一人,副总经理四人,下设六个科室和三个车间,分别由副总经理直接负责。由此可以看出,该公司总经理的管理幅度为:( ??)
A.3人
B.4人 ?
C.5人
D.15人
5.矩阵结构的组织违背了以下哪个原则:( ???)?
A.统一领导
B.管理幅度?
C.责权一致
D.分工原则
6.许多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企业,在其发展的初期通常采用的是直线制形式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所具有最大优点是:( ???)
A.能够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
B.加强了横向联系,能够提高专业人才与专用设备的利用率。
C.每个下级能够得到多个上级的工作指导,管理工作深入细致。
D.命令统一,指挥灵活,决策迅速,管理效率较高。
7.层次划分主要解决的组织问题是( ?)
A.横向结构问题
B.纵向结构问题
C.横向协调问题
D.纵向协调问题
8.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必须建立工作组与部门,这属于( )
A.工作设计
B.形成部门
C.建立层次
D.协调活动
9.某小型塑料彩印厂为取得市场优势,计划高价引进高科技型生产线。厂领导为使引进设备早日投产,决定从生产.销售等部门临时抽调人员,采取“大会战”的形式保证生产线安装工程的管理先进性,由此可以推测长期以来该企业最有可能采用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
A.直线结构
B.直线职能结构。
C.事业部结构
D.矩阵型结构
10.在企业人力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组织层次在数量上的关系是(?? )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线性关系
D.非线性关系
11.在团队里,领导让团队成员做他们擅长的工作,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力,这属于团队工作的优势中的( ???)。
A.充分利用成员的技术和技能 ?
B.协作
C.增加团队的使命感?
D.能够灵活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12.李雷在工作中经常是调动所有角色推动工作进程,就像管弦乐队的指挥,根据角色理论,他的角色是(?? )。
A.创新者
B.实干者
C.协调者
D.凝聚者
13..创美公司成立了一个新的团队,但团队中缺少一个能帮助人们相处并能解决棘手问题的人,所缺少的这个角色是(?? )。
A.凝聚者
B.创新者
C.实干者
D.协调者
14.王总所在的团队中,成员之间互不信任。当遇到突发情况时,有的十分焦虑,有的表现得局促不安。这让他感觉到很头疼。据此,你认为此团队正处在( ?? )。
A.波动阶段
B.规范化阶段
C.形成阶段
D.成熟阶段
15.邵经理所在的团队有一个公开.信任的工作氛围,团队成员之间相互理解,并能领悟工作的实质。这说明邵经理的团队正处在( ? ? )。
A.波动阶段
B.规范化阶段
C.形成阶段?
D.成熟阶段
16.小黄所在的团队内经常发生冲突。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小黄提倡冲突发生时大家应采取(??? )的行为方式来解决。这种方法可以得到最好的解决结果和很高的团队承诺,但可能比较耗时。
A.妥协
B.竞争
C.合作
D.迁就
17.方总作为团队的领导,经常要处理团队内发生的冲突。最近他采用了(?? )的方式来解决冲突,这种方法虽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但还是能有所收获的,是一种中等程度的合作。
A.迁就
B.妥协
C.合作
D.回避
18.下列选项中所采用的方法,对预防或解决团队冲突没有帮助的是( ?? )。
A.江总在团队中努力营造一种公开.信任的工作氛围 ?
B.李总鼓励团队成员为别人着想
C.在发生冲突后,王总禁止团队成员再议论这件事 ?
D.赵总在解决团队冲突时,做到对事不对人
19.六顶思考帽法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法,这种思考法本质上是讲( ? ?? )。
A.带上不同的帽子再思考
B.用六种不同的思考方式思考
C.思考前必须要有帽子
D.根据颜色的不同来思考
20.周经理喜欢用六顶思考帽法来讨论问题。在这种思考法中,蓝色的帽子代表( ? ? ? )。
A.中立和客观?
B.警示与批判
C.整体与控制 ??
D.乐观与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