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考任务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96 1.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已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认为发现的错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重大且具有广泛性时,应发
形考任务三
试卷总分:100 得分:96
1.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注册会计师已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认为发现的错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对财务报表的影响重大且具有广泛性时,应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是( )。
A.无保留意见
B.保留意见
C.无法表示意见
D.否定意见
6.某作家将自己的一部作品的使用权提供给一个制片厂,所取得收入应属于 ( )。
A.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B.稿酬所得
C.财产租赁所得
D.财产转让所得
1.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居民个人综合所得的有( )。
A.工资薪金所得
B.财产租赁所得
C.稿酬所得
D.劳务报酬所得
4.下列不属于流转税类的是( )。
A.印花税
B.增值税
C.关税
D.消费税
4.发生下列情形的会计人员中,应终身禁止从事会计工作的是( )。
A.因伪造会计凭证被县财政部门通报的李某
B.因变造会计账簿被处以3万元罚款的孙某
C.因授意会计人员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被所在单位撤职的王某
D.因隐匿财务会计报告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陈某
6.下列情况属于外部移送资产,需缴纳企业所得税的有( )。
A.用于职工奖励或福利
B.将资产在总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之间转移
C.改善资产形状、结构或性能
D.将资产用于生产、制造、加工另一产品
7.下列关于混合销售与兼营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混合销售指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货物又涉及服务
B.兼营是指纳税人的经营范围包括销售货物、劳务,以及销售服务、无形资产和不动产
C.混合销售行为是发生在一项销售行为中,兼营不发生在同一项销售行为中
D.兼营发生在一项销售行为中,混合销售行为不发生在同一项销售行为中
8.税收法律关系的保护对权利主体双方而言( )。
A.是不对等的
B.是对等的
C.保护征税一方
D.保护纳税一方
2.我国税法是由一系列要素构成的,其中三个最基本的要素是指( )。
A.纳税义务人、税率、纳税期限
B.纳税义务人、税率、违章处理
C.纳税义务人、税率、征税对象
D.纳税义务人、税目、减免税
10.税收权利主体是( )。
A.纳税义务人
B.税务机关
C.税务总局
D.征纳税双方
13.会计核算的基本要求包括哪些?( )
A.依法建账
B.真实核算
C.保证会计资料的完整、真实
D.正确使用会计记录文字
12.下列行为中,属于视同销售行为征收增值税的有( )。
A.企业将购进的红酒发给职工作为福利
B.企业将上月购进用于生产的钢材现用于建房
C.纳税人将委托加工的货物赠送给关联企业
D.企业将自产货物分配给股东
15.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所得税征收税范围的有( )。
A.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外的所得
B.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其机构、场所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C.未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外的所得
D.居民企业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14.下列关于我国会计职业道德要求的描述,正确的有( )。
A.爱岗敬业要求会计人员热爱本职工作。这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
B.坚持准则是指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所左右。
C.参与管理,就是间接参加管理活动,为管理者当参谋,为管理活动服务。
D.廉洁自律是指不收受贿赂、不贪污钱财,保持清白。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觉地抵制自己的不良欲望。
15.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出纳不得兼任的有( )。
A.会计档案保管
B.稽核
C.收入费用账目的登记工作
D.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20.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用于对外捐赠的货物,取得法定扣税凭证的,可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 )
17.中国境外单位或者个人在境内发生应税行为,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以购买方为增值税扣缴义务人。( )
18.原始凭证是经济业务最初发生之时的原始记录的书面证明,是记账的原始依据。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依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按照交易业务内容加以归类而填制的会计凭证。( )
18.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从购买方收取的价外费用,在征税时应视为含税收入。计算税额时应换算为不合税收入。 ( )
20.我国会计年度为每年公历的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
21.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独立计算盈亏,计算应缴企业所得税税款。( )
24.中央与地方共享税由中央税务机构和地方税务机构共同负责征收。 ( )
23.我国以公历年度为会计年度,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
21.会计凭证按照编制程序和用途的不同,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
19.企业在一个纳税年度中间开业,使该纳税年度的实际经营期不足十二个月的,以其实际经营期为一个纳税年度。企业依法清算时,应当以清算期间作为一个纳税年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