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开放大学24春刑法学#补修课形成性考核二【标准答案】

作者:佚名 字体:[增加 减小]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4-05-28 10:44

刑法学#补修课形成性考核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我国刑法的目的是( ? )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 A.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 ?? B.保护人民 C.预防犯罪? ? ? ? ? ? ?? D.惩罚犯罪 2.我国刑法的
刑法学#补修课形成性考核二
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
1.我国刑法的目的是( ? )刑罚的目的是预防犯罪。
A.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 ??
B.保护人民
C.预防犯罪? ? ? ? ? ? ??
D.惩罚犯罪
 
2.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 ? )
A.惩罚与教育改造相结合的原则? ?
B.罪责刑相适应的原则
C.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原则? ? ? ??
D.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
 
3.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其解决的途径是( ? )
A.通过外交途径? ??
B.通过国际法院
C.通过国际条约? ? ??
D.通过刑事诉讼
 
4.在犯罪的理论分类中,与法定犯相对应的是( ? )
A.自然犯? ??
B.行政犯
C.基本犯? ? ??
D.国事犯
 
5.认定犯罪的具体法律标准是( ? )
A.犯罪概念? ? ? ? ? ?
B.犯罪构成
C.犯罪的主观要件? ? ??
D.犯罪的客观要件
 
6.我国刑法规定,对于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采取的并罚方法是( ? )
A.先减后并? ??
B.先并后减
C.限制加重? ? ?
D.并科
 
7.我国刑法规定,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的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这在刑法理论上称为( ? )
A.时效继续? ??
B.时效延长
C.时效阻断??
D.时效中断
 
8.在刑法条文中指明要参照其他法律、法规中的规定,来确定某一犯罪的构成特征的是( ? )
A.简单罪状? ? ??
B.叙明罪状
C.空白罪状? ?
D.引证罪状(引用刑法的其它条款)
 
9.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行为构成( ? )
A.间谍罪? ? ??
B.资敌罪
C.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D.投敌叛变罪
 
10.放火罪与失火罪区别的关键在于( ? )
A.犯罪客体不同? ??
B.犯罪客观要件不同?
C.犯罪主体不同? ??
D.犯罪主观要件不同
 
11.假冒注册商标罪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的主要区别是( ? )
A.主观目的不同? ? ? ? ? ? ?
B.客观方面不同
C.犯罪客体不同? ? ? ? ??
D.犯罪主体不同
 
12.管制的特点是( ? )
A.罪犯享有完全的自由? ? ??
B.对罪犯不予关押,限制其一定自由
C.剥夺罪犯一定的人身自由? ??
D.罪犯应当接受人民法院和群众的监督
 
13.某甲在审判时被认定犯两个罪,分别判处有期徒刑4年和7年,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9年。执行3年以后,发现他还有1罪未经判决,又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这时,决定执行的刑期应该是( ? )
A.4~9年? ? ??
B.7~15年? ? ??
C.6~10年? ?
D.9~15年
 
14.以刑法有无明文规定为标准,可以将量刑情节分为( ? )
A.应当情节与可以情节? ? ?
B.法定情节与酌定情节
C.从宽情节与从严情节? ? ??
D.案中情节与案外情节
 
15.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可以适用假释的是( ? )
A.被判处管制的? ? ?
B.被判处罚金的
C.被判处拘役的? ? ??
D.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
 
16.参加恐怖组织后又杀人的,应定( ? )
A.参加恐怖组织罪? ? ? ? ? ? ? ? ?
B.故意杀人罪
C.参加恐怖组织罪与故意杀人罪中的重罪? ? ??
D.参加恐怖组织罪和故意杀人罪
 
17.丢失枪支不报罪的主观方面( ? )
A.既可以是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
B.只能是直接故意
C.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D.是疏忽大意的过失
 
18.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假药”不包括( ? )
A.超过有效期的药劣药? ? ? ?
B.变质的药
C.被污染的药? ? ? ? ? ? ? ? ?
D.未取得批准文号的药
 
19.关于区分罪数的标准,通常采取( ? )
A.行为说? ? ? ? ??
B.犯罪构成说
C.结果说? ? ? ??
D.犯意说
 
20.依照我国刑法,只能适用单处罚金的是( ? )
A.侵犯财产罪? ? ? ? ?
B.自然人犯罪
C.贪污贿赂罪? ? ? ??
D.犯罪的单位
 
21.新中国第一部刑法典自1979年7月1日起实施。?
 
22.刑法就是对违反法律的行为直接给予刑罚制裁。
 
23.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刑法仅适用于当地,不具有普遍性。
 
24.刑法具有不完整性。
 
25.在对刑法某一条款进行解释时,只能采用一种解释方法。
 
26.我国立法机关在特定情况下允许委任行政机关制定刑法规范。
 
27.判例法实际上是溯及既往的法律,所以判例不能成为定罪量刑的法律依据。
 
28.禁止溯及既往原则是立法原则,但不是司法原则。
 
29.罪刑相适应原则是适应人们朴素的公平意识的一种法律思想。
 
30.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适用大陆刑法。
 
31.少数民族地区对刑法进行变通或补充规定后,刑法典在少数民族地区则不再适用。
 
32.对根据普遍管辖原则所审理的犯罪,其实体法的适用根据是国内刑法,而不是国际条约。
 
33.我国现行刑法典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34.刑法明文禁止的行为即为犯罪。
 
35.自然犯的社会危害性的变易性较小,而法定犯的社会危害性的变易性较大。
 
36.侵占罪的主体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相同
 
37.被他人勒索而向国家工作人员给予财物的,也视为行贿罪
 
38.故意毁坏财物罪的主观方面不需要包含特定的目的
 
39.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需要公诉机关对巨额财产的来源作出证明
 
40.非法持有毒品罪的主观方面为过失。
 
Tag:  

作业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论文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8:30-24:00(工作日)